农N代的新生活:城里有房 家里有车 银行有存款

13.02.2016  21:53
农N代的新生活:城里有房 家里有车 银行有存款

  舜网讯 记者在农村有很多同学朋友,初中或高中毕业后就上班挣钱,早早的走上了社会。他们的父辈祖父辈都是地道的农民,他们也是农业户口,我们暂且称呼他们为“农N代”。

  这些年轻的“农N代”们有着许多共同点,他们很多人都在城里买了房,出入有汽车,手里也有存款;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国家分给了土地,但他们却从未和土地打过交道,甚至连自家的田地在哪里也不知道。

  农村小学衰落 城里高价买学区房

  小丽姐是记者姨父的侄女,今年三十五岁了,生活在濒临海边的一个小镇,家里有一条价值七十余万元的渔船,公公和老公以前也是渔民,后来由于过度捕捞,海穷了,只能弃船打工。

  小丽姐从十八岁初中毕业就在纺织厂织布,两年前潍坊市的一个纺织厂老板把她“抢”到了自己的厂里,每天早晚专车接送,每月四千多块钱的工资,只为了留住她们这些有经验有技术的纺织工,而老公则被以每月一万元的高薪请到了日照的渔船上,但要好几个月才能回一次家。

  “市里最好的小学是不是一实小?你帮我打听打听,我准备去买房子。”在亲戚家,记者遇到了小丽姐和她的女儿小琪。小琪今年五岁了,明年九月份就要上小学,小丽姐嫌家门口的村小教学质量太差,决定送女儿上城里上学,这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买房的问题。记者告诉她一实小的房子要比其他区域的贵一两千,建议他可以在相对便宜的西边买,“买房就是为了让孩子上个好学校,贵点不是问题”,平时生活节俭的小丽姐在买房问题上的大方让我们都吃了一惊。

  小丽姐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城里新扩建学校,农村很多老师都考到了市里的学校,剩下的很多都是年轻刚分配来的或者是年纪太大快退休的老师,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的薄弱又倒逼家长们把孩子纷纷送入了市里的学校上学,如此恶性循环,让年轻的父母们对农村的教学质量更没有了信心。记者在自己村里粗略地调查了一下,过去的六年里,村里共有19个小学适龄儿童,其中有8个通过考试或买房到城里去上学了,而市里的中小学每年学费加上住宿费生活费要将近1万元。

  记者给小丽姐粗略地算了一笔账,她每年在纺织厂收入四万多元,老公每年年底能拿回家五六万元,公婆帮他们看孩子,全家人一年的收入除去生活开支能剩六七万元,夫妻俩结婚六年的全部积蓄想要在城里全款买房还有10万元左右的差额。除了钱,谁在城里照顾孩子也是个问题,公婆年纪大了故土难离,而且去了城里公交怎么做电梯怎么做电脑怎么用都不会。

  “我们也不种地,在哪里住都一样”,小丽姐说,自己和老公现在要一边物色房子一边再筹集十万块钱,虽然累一点,但是为了孩子上个好学校,一切也都值得。

  农N代小老板不愿种地却用土地赚钱

  近年来,国家提高了粮食作物的价格,但是由于人力物力成本的同步提高,农民辛苦耕种一年一亩地也就赚个一两千块钱,有些人不愿出力就干脆把土地承包给了种植姜蒜等经济作物的人,图个省事省力,这种土地流转就催生了农业合作社这一盈利模式,86年出生的孙磊就是记者家乡一个姜蒜农业合作社的主要负责人。

  孙磊的父亲叔叔们是较早就开始种植生姜的农民,经历了“姜你军”、“蒜你狠”等事件,家庭经济情况前些年也像坐过山车。孙磊从小体验了锄禾日当午的辛苦所以高中毕业后打死也不子承父业跟着父辈们种植生姜,但是他却不排斥用土地赚钱。

2011年,亲戚家的土地想对外承包,孙磊在网上发了一条承包信息,没想到真有一个外地人看到后联系他们,

并最终以每亩地高于本地承包价300元的价格签订了六年合同,给对方建养猪常

  偶然的成功让孙磊得到了启发,后来他又连续帮助其他人进行土地的租赁承包,按照成交总价收入一定的中介服务费。后来,他和几个同学一起,利用父母亲戚多年种植姜蒜的优势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利用网络等渠道进行经济作物的预定和销售,并给来本地承包土地搞种植养殖业的人提供技术指导。目前,已经有本乡镇附近七八个村庄的21户农村和农业合作签订了入社合同,所辖固定土地200余亩,包含了生姜、大蒜、玉米、苹果等农产品,2013年冬天还帮邻乡的几家农民解决了白菜滞销的问题。

  “我知道自己不是个种地的料,我吃不了那个苦”,一身耐克运动装的孙磊自嘲道,但这并不影响他作为一个农N代利用土地赚钱。现在,孙磊已经在城里买了房,而且还娶了城里媳妇生了孩子。每天早上他开车到位于镇政府旁边的农业合作社办公室上班,下午下班后再开车回城。

  近年来,时有媒体和个人唱衰农村现状,在他们笔下农村仿佛到处是破败的房屋、贫瘠的土地和萧条的经济,以及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但是我们可以用一种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农村的变化,当下的农民,不一定非得是日夜在地里耕作,住在农村活在农村了。这些农N代们仿佛一座座桥梁,桥基一边在农村,一边跨越到了城市,他们的子女则通过这些桥梁顺利的走进了城市,未来也将在那里扎根然后枝繁叶茂。这些跨越了农村与城市的农N代,是城市化进程的受益者,同时也要忍受衔接不恰带来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