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政府投资审计风险的防控

06.11.2015  18:12

寿光市审计局 楼志强

政府投资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等规定,对使用财政资金、国有企业资金等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实施的监督行为。政府投资项目财政投入大,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社会关注度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质量和效益,决定着经济能否又好又快发展。这些投资是否合规、高效使用,直接关系到中央宏观调控的实施效果,政府投资审计意义重大。首先,加强政府投资审计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通过政府投资审计,深入比较分析项目投资结构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取向的一致性以及项目投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建立科学效益评价体系。最终提供高质量审计信息产品,帮助政府在促进投资结构的调整优化上正确决策。其次,加强政府投资审计是促进工程项目规范管理和提高投资效益的重要方法。加强重大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通过对建设项目决策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等环节全过程跟踪审计,有利于提高项目论证的可靠性、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从而在源头上保证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及时发现项目实施中的漏洞和问题,查错纠偏,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建设项目规范管理,防止发生因决策失误造成的重大损失浪费的问题,提高公共投资的质量和效益。第三,加强政府投资审计是推进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和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背后,往往有着深刻的廉政问题,潜藏着贪污受贿、决策失误、损失浪费等违法违纪问题。政府投资审计可以紧紧抓住项目决策、规划审批、招投标、质量安全管理等关键环节,促进工程建设领域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发挥审计监督在国家经济运行中的“免疫系统”功能和社会管理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政府投资工程规模快速增长,政府投资审计工作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的召开把审计监督地位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对审计工作的标准和成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机关投资审计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面临的审计风险也越来越大。

目前,政府投资审计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审计机关牵头,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参与;  二是在审计机关内成立相应的机构,招聘专业人员进行审计;三是以上两种模式的结合,审计机关人员完成部分审计任务,  同时也把部分审计任务外包给中介机构。政府投资审计风险是在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中,由于审计人员或者采用的方法程序不恰当,对政府投资项目作出了不正确的审计结论,导致审计质量达不到预期目标,根据审计职责承担相应责任,造成一定影响的风险。在审计工作中,审计风险无处不在,有廉政风险,质量风险,程序风险,问题披露风险,审计人员个人工作水平的风险等等。

政府投资审计风险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现有制度规定的审计范围过于局限带来的风险

政府投资审计遇到的情况复杂,其中既有定价核价的确认,又有遵循基建程序和管理方面的评价,客观上导致审计将面临各种风险。在政府投资审计工作中由于受到制度的限制审计人员侧重于工程决算审计,而未深入研究整个项目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造成的审计风险。政府投资审计的大部分为事后审计,主要起揭露和监督作用,所起的作用不够全面,对建设过程中已经造成的损失浪费,只能是“秋后算账”,从而导致政府投资审计存在不确定的风险。

 二是审计方法过于局限带来的风险

从近些年的审计情况来看,施工单位的财务管理普遍比较薄弱,财务问题比较多,有的单位出现部分资金被转移挪用等问题。部分审计项目中,审计方法过于局限,只是侧重于工程造价审计,而未能将其与财务审计及建设项目直接相关单位资金的真实、合法、合规性审查相结合,进而忽视掉了一些重大的违法违纪问题及案件线索,造成国家资金的损失浪费,无法更好的服务绩效审计。

三是审计人员因素产生的风险

审计人员的素质是实现审计目标,保证审计质量的关键,但现行审计人员素质上仍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问题。一是现行的审计体制下,政府投资审计的任务繁重,覆盖面广,需要能综合运用工程、财务、经济、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复合型审计人员。而目前能全面胜任审计工作的人才短缺,相对较少的审计力量承担大量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任务,造成了超负荷的运转,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投资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二是部分审计人员存在审计理解误区,单纯的将工程造价审减额作为衡量审计工作的主要业绩指标,进而忽视其他的工作指标。

四是中介机构参审产生的风险。

由于审计机关限于投资审计力量不足,一些审计项目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计,审计机关是审计的执法主体,其执法的权力在聘请中介机构后并未发生转移。中介机构提供的审计结果一旦采纳,审计机关就需要承担审计结果带来的一切风险。目前对中介机构的管理仍存在一些的问题。一是在整合利用审计资源时,审计机关对中介机构只是简单的委托,未制定有效的方案和制度,进而造成了中介机构人员工作散漫,无法将审计机关的力量和社会审计的力量科学、高效的结合,造成资源浪费。二是由于中介机构的特殊性,存在着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只注重工程造价审减额的大小,进而忽视了项目建设程序的违纪违规问题及大要案的线索。

为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可采取如下应对措施,尽量把审计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

一、明确审计目标、多角度的开展工作,杜绝程序风险。

政府投资审计普遍存在项目建设周期长、投入资金大和复杂的建设关系等特点,特别是对于大型的投资项目而言,审计项目耗时耗力,必须明确审计目标、抓住重点环节。所以在审计前应做好审计调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审计机构自身的能力制定缜密的审计方案、明确审计目标,用以加强审计效果、避免审计风险。

科学合理的确定跟踪审计项目,尝试加大对重点工程、关系民生的工程进行跟踪审计,把政府关系、社会关注、投资额度大的项目纳入跟踪审计范围来有计划的实施。在工程开工前,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真实、合法、科学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程序的合法合规性,投资概算的真实合理性,建设力量等情况进行审计;在施工期间重点对工程建设管理、隐蔽项目的工程量、工程质量控制、施工进度和资金管理等情况进行审计,对现场变更签证等内容进行监督控制;在工程验收及竣工决算后,对项目的概算执行、财务收支及竣工决算进行审计。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管理,抓住资金流程这个主线展开审计工作,避免工程管理中的损失浪费;从资金源头介入,对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着手检查,审查资金筹集的合规性、资金运用的配套性,重点审查有无转移、侵占、截留、挪用资金等问题,降低审计风险。

二、加强廉政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杜绝廉政风险

首先不间断地强化廉洁自律,规范审计机关人员以及参审中介机构人员行为,定期开展廉政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审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的规定,全面履行自身廉政承诺,使之自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和金钱观,强化其审计责任心。其次加强对参审人员及中介机构执行廉政纪律的检查,一旦发现有可能影响公正执法,造成审计结果重大错误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三、整合提高审计人员力量,注重质量,降低质量风险。

一是以国家审计机关为主导,整合社会审计组织的专业人员参与到政府投资审计工作中来,缓解审计专业人员不足的问题,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二是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加大内部培训和实践锻炼,通过传、帮、带,不断提高投资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适应审计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审计队伍。学习先进投资审计的工作方法和经验,着力培养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三是在面对审计人员力量和任务过重时,审计机关可引进先进设备,促进技术进步,进而推动审计事业的发展;四是加强审计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避免人身安全受到非法侵害。四是强化审计复核,推行审计复核前置。成立审计复核小组,强化复核程序。

四、加大对中介机构的管理力度,杜绝问题披露风险。

一是健全中介机构相关的制度规定,使项目从立项到督查审计整改落实情况等各个环节都有了严格的规范制度,并定期对协审单位人员进行培训,规范约束其行为,引导中介机构人员能脱离只注重工程造价审减额的大小,转而对程序的合法合规性、投资概算的真实合理性、工程质量控制等情况进行审计。实现以制度促规范,以规范促提高的目标。二是建立可靠的现场监督体制,以审计准则等准则法规为引导规范协审人员的行为,促使其提高工作效率,使双方合作审计的机制良好实施。

审计风险在审计工作开展中总是存在的,但也是可以控制的。正确的把握审计方法和尺度,从微观入手,把握各个环节,促进相关单位规范化、系统化管理。审计人员要廉政科学的审计,将审计风险降到最低,发挥审计机关作为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树立审计机关的威信,更好地为政府投资决策服务,为促进经济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