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规避企业审计风险

24.05.2016  20:20

阳谷县审计局  李明

企业审计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保证企业经营安全,还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巨大的保障。然而,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复杂化,企业的审计受到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企业的审计在较多方面存在风险,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规避企业的审计风险,最大化发挥企业的审计作用,保证企业审计的质量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企业审计风险概述

企业的审计风险,是指企业的审计部门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审计结果并没有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且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造成企业审计工作的不到位,使得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出现相应的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用和持续发展。

二、企业审计风险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对审计工作的认识不足

企业对于审计工作的认识不足是形成审计风险的一大原因,尤其是企业的领导者,只重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提高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我国许多私营企业的领导者大都缺乏专业的管理经验和素质。在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时,只认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而忽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将现代管理体系运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

(二)监督管理落实不到位

当前,我国一些企业由于在财务管理理论上相关知识不足,工作技能不能满足现代财务的需要,出现了财务控制和财务管理不规范的现象。还有一些企业只设置了财务部门却没有设置相关的监督和管理部门,这样就给一些不法分子以可趁之机,给他们对财务报表做手脚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些现象造成了企业的资金和资源配置没有得到优化,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同时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使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三)企业审计部门受到巨大干扰

由于我国企业的审计体制尚不完善,审计部门的具体职责和权限不明确且没有得到有效保证,一些企业的行政部门强行干预审计部门的审计工作,或者在对其工作的配合上存在严重不足。审计部门无法全而掌握企业的审计信息,且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受到巨大的干扰和影响,造成审计工作的判断力失准,使得审计结果出现较大偏差,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

(四)审计人员的素质达不到审计发展的需求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一部分企业审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素质,提供虚假的审计资料或故意放弃对重大问题的追查。同时,企业审计工作的发展,对企业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审计人员除了具备审计知识,财务知识外,同时还要对企业的经济业务流程相当熟悉,具备法律和管理、计算机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并不断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但是现有的审计人员主要是财务会计人员转化而来,综合素质较低,对于企业的经营业务不能进行有效的风险判定,缺乏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足够了解,给现代企业审计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三、有效规避企业审计风险的方式

(一)提高企业对于审计工作的认识

要想有效规避企业的审计风险,必须要提高企业对于审计工作的认识,提高企业领导和管理者对于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企业领导者应当进行自我提高,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实现自我综合素质和认识的提高。企业领导者应当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并充分保证审计工作落实到位,加强企业的财务监督,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保证企业对于审计工作认识的正确性,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避免审计风险的发生。

(二)完善审计流程,规范审计程序

随着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在进行企业审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完善审计流程,规范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指进行审计的时候所依据的步骤,严格按照审计程序进行企业审计,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提高审计证据的收集质量,注重每个审计程序的审计方法和技巧,可以有效规避企业的审计风险。

(三)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加强企业审计队伍建设

企业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除需要保证审计人员拥有专业的审计知识,还需要保证其掌握金融、法律和会计等相关专业的专业知识,保证其在开展审计工作时能够掌握审计内容,并保证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同时,审计人员还需要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能够在审计工作当中恪守企业规范,不受他人的干涉和金钱的诱惑,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公平性。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管理、培训和考核,能够有效保证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企业应该提高企业审计风险的规避意识,通过企业审计的有效利用,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烟台市委统战部助力海外山东籍企业渡过难关
    日前,获悉海外鲁籍企业遇到困难,外事侨务办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1月10日,省委常委会利用一天时间,外事侨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