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乙类药品自付比例再降10% 145种一次性耗材新入保

10.08.2016  03:06

  

   中国山东网8月9日讯  (记者 张敏敏) 记者从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经市政府同意,济南市自2016年8月1日起将药品目录中乙类药品15%、20%的自付比例,分别下调为5%、10%;同时扩大普通门诊统筹支付范围,增加了90项诊疗项目;进一步扩大一次性医用材料医保支付范围。

  市民体验:新政策实施,拿药省了近一半的钱

  济南市民张先生患糖尿病多年,近几年一直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我现在一个月得用两支胰岛素,一支“诺和锐”73块钱,在社区办的门规,医保报销了以后,我自己一个月花30块钱。今天来拿药,这个药才收了8块多钱,合着以后每个月只花16块钱,这个新政策真好!”张先生说。

  济南市人社局工作人员介绍,基本医疗保险目录内的药品分为甲类、乙类。参保人在选用乙类药品时,个人负担相对比甲类药品要重一些,这次政策调整统一把乙类药品自付比例降低了百分之十,降低个人负担的作用非常明显。据了解,本次调整是济南市第三次调整乙类药品自付比例。通过近年来的调整,这一比例从40%降低到了目前的水平。

  算笔账,参保人使用“乙类目录”药品时,先由参保人自付一定比例后,剩余部分再纳入统筹支付,按规定报销。以张先生为例:“诺和锐”胰岛素每支单价73元,自付比例15%,则支付方式为:个人首先自付10.95元(73元×15%),其余62.05元为统筹支付范围,按规定比例进行报销。调整后张先生只需先自付3.65元(73元×5%),剩余的69.35元纳入统筹支付范围按规定报销。

  亮点:门诊统筹诊疗项目再增90种 145种一次性耗材又入医保支付范围

  济南市门诊统筹政策自2014年5月开始实施,当时仅有195种诊疗项目。随着参保人治疗需求的不断提升,济南市社保部门也随之扩大诊疗项目范围,提高保障水平。2015年4月,新增38种医疗服务项目;2015年7月,济南市调整增加了25种中医适宜技术;2016年4月调整增加了72种诊疗项目,这次又增加了90种诊疗项目,达到了400余项。通过动态调整,济南市医保门诊统筹诊疗项目政策在不断升级中,越来越好的保障参保人门诊治疗需求。

  本次是济南市首次对职工医保一次性医用材料的医保支付范围进行调整,一次性增加了145个医用耗材种类。这些医用耗材种类,又涉及4000多个耗材单品,实实在在的降低了参保人医疗费用负担。

  答疑:什么是门诊统筹?

  门诊统筹,是指参保人在签约的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起付线以上部分纳入统筹支付范围的保障形式。

  参保人可选择一家市(部队)三级以下定点医疗机构作为自己普通门诊看病就医的定点医疗机构,并持社保卡与之签订《济南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医疗服务协议》,签约后即可享受普通门诊统筹医疗待遇。参保人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看病时,凭社保卡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门诊统筹医疗费用,参保人可使用个人账户金或现金支付个人负担部分,其余部分由定点医疗机构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结算。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门(急)诊医疗费可使用医保个人账户金或现金支付,统筹金不予报销。

  门诊统筹签约小贴士:

  (1)参保人首次签约不受时间限制,只要正常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签约当日即时享受普通门诊统筹的相关待遇;

  (2)参保人拟选择的普通门诊和门诊规定病种定点医疗机构为同一级别的,应当选择同一家(门诊规定病种定点医疗机构为专科医院的除外);

  (3)变更下一医疗年度定点医疗机构的,参保人于每年12月中下旬(具体时间请关注市社保局通知)持社保卡到新选择的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办办理变更手续;

  (4)处于社保卡挂失期的参保人,需携带社保卡挂失单及复印件到市社保局医保门规病种管理服务处开具无卡证明,凭无卡证明及身份证办理定点医疗机构签约或变更手续。

作者:张敏敏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