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济南信息技术产业收入要达5000亿元
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背景下,齐鲁软件园被寄予太多希望。
4月28日,眼神科技山东分公司的员工欢呼雀跃,这一天,他们搬进齐鲁软件园,办公空间从500平方米骤增至1000平方米。这一家在人脸识别领域全球领先的企业,去年底,在山东大学公寓楼上安装了一套刷脸智能通道机,因实现“刷脸进宿舍”,一度成为“网红”。
同时,齐鲁软件园园区发展中心副主任孟林则长舒了一口气:又引进一家像样的企业,离完成任务又近一步。此前为协调本就非常紧张的办公空间所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
站在“数字风口”挑战新动能
孟林的“压力山大”是有原因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互联网百强企业,山东只有两家,排名还都在60位以后;“独角兽”更是一家没有。要改变这种现状,在电子信息领域具有传统优势、被誉为“中国软件名城”的济南,被寄予厚望。
据《济南市十大千亿产业振兴计划》显示,到2020年,济南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要达到5000亿元。这不是个小数目,因其他九大千亿产业中,到2020年,最大目标产值也只有2000亿元。
齐鲁软件园认为自己要承担起重任。公开信息显示,这个成立于1995年的软件园,经过23年发展,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是“中国软件名城”济南的核心区。2017年,园区的技工贸总收入225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则为1560亿元,占济南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收入的60%。
在“新”方面,从事信息技术的园区一直在探索。他们遇到的问题不是“新”的问题,而是要挑战“最新”和“更新”。园区发展中心规划发展部主任张丽介绍,如今齐鲁软件园的主导产业从一变五,细分领域达到17个。
看起来已是最新的软件,过了一夜,或许已陈旧。当你还在为实现一种目的攻克算法难关时,别人已将多种叠加功能的东西拿了出来。产业也是如此。在这里,一场场看不见的赛跑每天都在进行。对手并不一定是邻居,或许在千里之外。
“产业新大陆”就在转角处
漂亮的目标总是很美好,关键如何实现?
前一段时间,齐鲁软件园规划发展部走访园区内的数百家企业发现:这些企业早已在新动能方面有动作。比如天元数据网,探索出“公司+创客”大数据产业模式,建立起从数据生产、数据交易到数据应用的大数据产业生态链。
目前,浪潮集团已在全国36个重要城市建设大数据创客中心,发展A创客(从事大数据应用开发)1553家、B创客(从事大数据采集加工)超过1万人,开发创新应用100余个,创造经济价值超过百亿元。再比如神思电子,原来靠做身份认证起家,主要为公安系统服务,如今又扩展到金融、通信、社保、医疗等行业,实现批量应用。
张丽说,有时候轻轻一转,就能发现巨大市场空间,产生新动能。
山东无“独角兽”局面必将改写
前面提到,山东没有一家网红“独角兽”企业;现在,齐鲁软件园已经提出,到2020年,要打造一家“独角兽”企业。做精、做大,成为齐鲁软件园现有企业的共同诉求。独角兽的培育,并不容易,但技术积累之后实现的创新已让新经济企业尝到甜头。
被寄予厚望的“独角兽”企业,可能是园区里的任何一家企业。
知名电商——韩都衣舍在齐鲁软件园是个不简单的存在。目前,齐鲁软件园已经将其称之为“潜力独角兽”。“很多人可能还是认为,我们只是在网上卖衣服的。”韩都衣舍相关负责人说,实际上,转型早已开始。通过开放赋能型生态系统构建,形成全链运营,孵化出“鲸灵说”“共读书房”“红透社”等200多个创业品牌,直接和带动就业人数超过3000人。
这里,华天、费斯托、鲁能智能、翼菲自动化、尤宝特、旋几、万腾、云晟等50多家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发领域企业,涵盖智能识别、电子支付、智能通信、自动化控制等嵌入式软件产品及应用系统的制造,以及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广播电视设备、智慧医疗、智能仪表、工业机器人、工业软件和系统解决方案、智能安防系统等诸多领域……
大数据、机器人、智能制造研发领域,很多专有名称,对普通人来说,可能看不懂,但一些填补空白的目标,却是清晰可见。
一个企业创新带动一群企业奔跑
这个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济南高新区齐鲁软件园,在考察浪潮集团高端容错计算机生产基地时强调,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我们能否过坎的关键。
浪潮集团深受鼓舞,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说,今后将突破更多的关键技术,实现全球第一的目标。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努力把浪潮的技术在各行各业推广应用。
“过去园区很多企业都是单打独斗,如今合作密切,实现产业融合。”齐鲁软件园相关人士说,其中园区很多企业就与浪潮合作紧密。浪潮主导下的大数据产业链正在形成。
齐鲁软件园的另一家企业——山东顺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也是浪潮的合作伙伴。这家创立于2012年的公司为省内120多家医院开发官网及APP的挂号、查询、缴费系统。
该软件园将围绕大数据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集成电路设计、机器人与工业物联网等战略新兴产业关键基础技术、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发展,鼓励关键软件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首席记者刘彪)
网络编辑:颜甲 值班主任:颜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