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养老模式单一、设施滞后等问题仍亟待解决
中国山东网4月8日讯 (记者 马文文) 8日,济南市民政局举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集中面复活动。济南市民政局局长赵玉海表示,近年来,济南市养老服务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养老模式相对单一、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指导不到位、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滞后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赵玉海表示,济南市养老服务业发展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在济南的老年消费市场中,除老年教育发展较为完善外,在老年人服装、老年人保健品、老年人旅游、老年人理财、老年人保险和老年人生活用品方面真正适合老年人的产品并不是很多。总体上看,济南老年健康服务、金融服务、休闲旅游服务、文化娱乐等产业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养老服务消费市场还没有形成规模。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规划。
“按照省民政厅下达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任务要求,今年我市还需完成新增养老床位5000张。”赵玉海表示,去年省国土资源厅、省民政厅分配给济南市375亩的养老服务用地指标,最后落地的新增用地只有102.3亩,剩余土地由市国土局统一调配使用,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市级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养老机构建设单位在项目选址上难以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导致项目难以落地。
赵玉海表告诉记者,此外,还存在事业与产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的不够到位的问题,制约了产业做大、做实、做强。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之间竞争缺乏公平性。公办养老机构基本实行政府财政托底,没有后顾之忧,而民办养老机构基本上都是靠自有资金投入,自负盈亏,资金压力较大,导致民营养老机构与公办养老机构很难竞争,缺乏公平性。二是民间资金注入缺乏积极性。民营养老服务机构虽然也是公益事业,但最终还是以盈利为目的,养老服务机构投入成本高,回报周期长,影响了民间资金注入的积极性。
此外,赵玉海强调,养老模式相对单一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养老形式主要集中在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结合还不够充分,养老机构中供养型占绝大多数,医养结合的功能尚未充分体现,为居家养老提供医疗服务保障不足。下步还需在医养结合模式、实现途径和保障服务等方面继续加大探索。
赵玉海表示,根据《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重点任务分工的通知》,由市民政局牵头,市发改委、城乡建设委等8部门参与,编制《济南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16—2020年)》,目前规划编制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力争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同时制定出台加强专项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打通制约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瓶颈。配合市发改委编制"十三五"全市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年底前编制完成。
此外,济南要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医疗资源优势,推动医疗、养老资源结合,从单纯供养办院模式向构建养老、照护、康复、临终关怀服务相互衔接的服务模式转变。在符合本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原则下,支持社会资本举办护理院、康复医院和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医疗机构。山东济南养老服务中心委托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经营就是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有益探索。结合推进省级养老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聚焦城区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建设,聚焦城区社区居家养老,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推进医疗养老融合发展,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
同时,赵玉海强调,下一步要与养老服务专业机构联动,依托院校和养老机构建立培训基地,由政府出资,让培训组织和学校定期对从事护理工作的大龄下岗、失业职工,进行免费培训。建立完善养老从业人员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制度,想方设法提高服务人员待遇,增强从业人员的职业光荣感和成就感,让优秀的养老服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作者:马文文 编辑:邱忠珲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