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济南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扫描

24.09.2015  12:53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深改”啃下了哪些硬骨头,释放的改革红利能否为广大群众共享,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全面深化改革系列报道,深入分析报道“深改”及各专项领域改革进展和成效,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7月29日,济南市级政府部门单位责任清单向社会公布。这份责任清单明白无误地向公众告知了50个部门(单位)的338项主要职责、7381项追责情形,划定了部门职责边界91项。拿着这份清单,市民群众对政府部门是否尽职尽责可以作出判断,是否追责也有了依据和抓手。

  2015年是“深改”攻坚年,这一改革进程带来的红利正在深深影响济南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态。无论是一览无余的政府责任清单,还是全程无纸化通关、PPP基金、土地托管服务、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审理、义务教育阶段“零择校”,济南700万市民的工作生活正在因“深改”红利的逐渐释放而改变。

  一年来,济南坚持问题导向,借助“深改”之矛深化各领域改革,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5年工作要点确定的各项任务基本按照计划节点达到进度要求,承担的49项国家级和省级改革试点已完成12项,市委、市政府出台各类改革文件53件,全市改革保持了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

   制度破冰——打破制约发展的“桎梏”

  好的体制机制犹如合脚的运动鞋,跑起步来自然舒适;落后的体制机制犹如挤脚的小鞋,别说跑步,就连走路都难受。“深改”就是要改掉挤脚的小鞋,为经济社会发展“穿上”跟脚舒适的运动鞋。

  市场要素快速流动,经济发展瞬息万变,新常态下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加快释放市场活力,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中小微企业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力量。为了让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壮大,济南发布了“支持小微企业成长发展若干政策”,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总数达到37家,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框架初步形成。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目前普遍流行的项目建设模式。济南建立了PPP项目库,首批公开的17个PPP项目总投资额588.43亿元,拟吸引社会资本398.15亿元,迈出了PPP重要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可以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直接动力,济南支持设立了山东省首只科技型天使投资基金——山东科融天使投资基金,同时加强孵化器与众创空间建设,新认定6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163家。

  对外开放是济南的短板,更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潜力股。济南海关进一步完善通关便利化措施,建设跨境电子商务通关管理平台,目前已完成综合服务平台、海关管理平台、国检管理平台搭建,启动了实货测试工作,实现了跨境电子商务海关、国检的全申报、全备案、全程无纸化通关。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的复制推广也在加快推进,综保区口岸功能区也在加快建设。

  一个产业的兴起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引导。然而,政府“有形之手”如何“扶一把”而不“乱插手”却大有学问。这就需要持续推进产业引导资金股权投资改革,而这也是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今年,具有政府背景的济南财金集团参与9只产业投资基金组建,基金总规模约为22.5亿元,首期约15亿元,其中引进社会资本达到11亿元,真正起到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作用。城市发展基金的启动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济南财金集团将代表市政府出资10亿元,吸引190亿元社会资本共同设立总规模为200亿元的济南财金投资发展基金。这只基金也是我市向PPP项目投资的PPP基金。

  农村综合改革牵涉面广,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目前,我市已经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产权交易流程等配套文件,产权交易、融资担保和信息管理三大平台建设有序推进。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成4355个村工作任务,占总数的98.7%。做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发证面积65万公顷,已完成90%以上。深入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和乡村连片治理,新启动30个市级示范村立项工作,集中打造12条美丽乡村示范线路。

   理顺体制——清除阻碍发展的“中梗阻”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可以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体制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生改善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公布权力清单,杜绝有权“任性”。3月31日,市政府正式公布了市级行政权力清单。这份清单列出52个部门单位的3729项行政权力事项。按照“翻箱倒柜”的要求,将所有行政权力事项“兜出家底”、应列尽列,并分为行政审批、行政处罚10种权力类型。市民群众如果想查询或办理业务,可以通过权力清单看看相关部门有没有“任性”。4个月后,济南市级政府部门单位责任清单面向社会公布。这份责任清单明白无误地向公众告知了50个部门(单位)的338项主要职责、7381项追责情形,划定了部门职责边界91项。拿着这份清单,市民群众对政府部门是否尽职尽责可以作出自己的判断。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我市积极推进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等工作,2014年以来共承接省下放的行政权力事项94项,根据省规定取消8项。进一步做好2015年第一批省级消减行政审批事项工作,市级消减行政审批事项9项,承接省级审批事项5项,将21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调整为后置审批。

  民主法制领域和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由市法院承担的“建立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审理制度”试点工作,去年已在全市基层法院全面推开,截至目前共审结刑事速裁案件595件,平均审限6.4天,案件当庭宣判率达到100%,一审服判息诉率97%。“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进展顺利,全市人民陪审员总数已达1459人,参审率达94.6%。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事关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第一书记”驻村工作三年夯实了基层党组织基础,投入帮扶资金5.9亿元,落实帮扶项目3569个,大批薄弱村的发展状况得以根本改变。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我市不断创新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实行综合考核与专项考核相结合,在全面考核的基础上,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棚改旧改、征地拆迁等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作为专项内容。

  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事关党风廉政建设。为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我市扎实开展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和选人用人问题自查工作,经排查发现“裸官”13人,其中2名市管干部进行了岗位调整,1名企业领导人员辞去了公职。将中央和省属驻济单位纳入党风政风行风民主评议范围,参评单位由161个增加到191个。

   分享红利——让“进步”“实惠”摸得着用得上

  改革带来红利,不仅是人民群众的普遍期待,更是持续改革的直接动力。城市建设管理、生态建设进步、文化事业繁荣、社会民生改善,改革在经济社会全领域的不断前进,直接提升群众的生活水平。

  城市建设管理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当前,我市正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通过专家评审,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编制完成,章丘市被确定为省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有序推进,已完成现状调研和实施评估。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绿色交通运输发展的意见,完成无轨电车规划编制,正在制定加强公共停车场监管的相关措施。以海绵城市试点为契机,我市积极引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借助社会资本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水平。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方面,我市对南部山区、沿黄湿地、城市水系、生态隔离区等重大功能区域划定地理生态红线,为市民守护住绿水青山。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美丽精神家园。为此,我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了由26个部门组成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启动100个特困村文化大院建设、40个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示范点创建工作,全市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突破180座,全市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加大文化企业和园区建设招商力度,深圳文博会期间签订6个文化创意产业合作项目,引进项目总金额达10.8亿元,文化产业“211工程”顺利推进,省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达12家,国家级动漫企业达4家。

  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关系群众生活质量。我市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改薄”资金管理,上半年“改薄”工作投入资金1.1亿元,覆盖150处学校(教学点)。实施小学“划片入学”、学区无缝隙覆盖、初中“整体对口入学”的免试招生办法,实现义务教育阶段“零择校”。与此同时,我市还着力推进分级诊疗工作,逐步实施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新模式。此外,我市还不断完善就业创业制度改革,全市共建成省、市、区三级创业孵化基地108家,吸纳创业人员2.67万人,带动就业11.49万人。为了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筹建济南市创业大学并试运行,全市基本形成以“创业大学+学院”为架构的创业培训实训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健全我市创业指导专家库和创业项目库,现已录入创业指导专家110多名,创业项目355个。

  “深改”无止境。在容许犯错、宽容失败的宽松氛围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推动改革走出一片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