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老建筑如何焕发青春?盘活的被指缺乏创意活力

11.08.2015  12:49

  在距离济南近500公里的北京,一则关于古建筑的新闻挑拨着人们的心弦——拥有600余年历史的燕翅楼变成了24小时营业的书店。很多济南人在点赞的同时也在心里默默地问了一句:为什么济南没有这样的地方?

  近日,记者走访了济南很多古建筑,它们有的被重新开发利用、焕发新生机;有的被小心翼翼地保护起来,让人们感叹珍贵的同时也被认为是花钱的“机器”,还有的断壁残垣,自生自灭着。有专家说,对于古建筑来说,只有“活化”才是最好的保护,就像燕翅楼、万松老人塔等。那到底是什么在阻碍济南古建筑新生?又该如何让他们尽快长出新的嫩芽,重焕青春?

  [现状]

  有的被建成博物馆却被指缺乏创意和活力

  济南市规划局8月3日发布的规划信息显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征集和专家审议,他们近日筛选出的济南历史建筑212处、历史建筑群1处,将被编入历史名城规划。当然,没有列入的老建筑,济南也还有很多。

  这些建筑中,有的成为办公地点,比如现由中国人民银行山东分行使用的德华银行旧址、被济南市京剧院使用的山东民生银行旧址等。有的被相关政府部门部分开发利用,成为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场所,比如老舍故居被济南市文物局买下建成老舍纪念馆;“五三惨案”蔡公时殉难地经过维修,被改建为蔡公时纪念馆和商埠文化博物馆;府学文庙大修后对开外放,经常举办成人礼、开笔礼等活动。不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这种公益性博物馆经营缺乏活力,既不能带来盈利,也难以吸引大量游客参观。

  还有一些被个人、企业租赁或其他方式承接下来,在保留外立面等重要风貌的同时,内部被用作具有文化创意的餐厅、旅店、咖啡馆,但数量偏少,形式不多。比如,位于老商埠区被誉为棉花行大宅门的“阜成信东记”,经过改造后,临街区建起了棉花咖啡店,不仅文艺气息浓厚,无形中还给人们讲述了阜成信的故事,四合院内则出租给了广告公司,装饰也很具有文艺范儿,唯一不足的是,周末时广告公司休息,紧闭的大门阻挡了很多想进去一探究竟的游客。同样的情况还有被改成电影主题餐厅的“小广寒”、被建成青年旅社的路大荒故居以及即将被建成主题旅馆的经六路老洋行。

  有的贴着“危房”通知单有的修好一直闲置

  尽管只有一路之隔,但阜成信西记显然没有东记这么好的运气。

  近日,记者在位于经二纬七的阜成信西记看到,这座与东记建筑风格类似的老建筑十分斑驳,临街的房子被租赁给多家小商户,有服装店、美容店也有理发店。店主们并没有因为使用这座老建筑而感到骄傲,一位服装店店主无奈地告诉记者:“本想来建个试衣间,但这老房子连个钉子都钉不住。”拱形的大门里面同样凋敝,两层高的老楼里依然住着人,但每家门前都贴了一张由槐荫区住房保障局房屋管理服务中心发布的《危房通知书》,上面写道:“经鉴定,该房屋墙体、木结构老化,存在安全隐患被鉴定为C级危险房屋”。类似情况的老建筑,在济南还有很多,比如成为大杂院、破败不堪的陈冕状元府、有“山东蔡元培”之称的鞠思敏故居等。

另外,还有一部分老建筑被相关部门或单位重新修复,但至今仍然闲置或未被充分利用。比如,早在1979年就被公布为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北方现存最大的清代戏楼题壁堂,由于缺乏资金等问题,一度年久失修。2013年开始,相关部门对其启动修缮保护工程,今年年初一期工程修缮完毕,但至今未被开发使用,题壁堂里依然住着不少居民,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