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趵突泉水位跌破橙线 创复涌以来同期历史最低
趵突泉水位首次在12月跌破橙线,有气无力地喷涌着。
12月8日,趵突泉,27.98米。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意味着趵突泉在复涌之后首次在12月份跌破橙色警戒线。降水太少,泉水水位将持续走低,一年内三次跌破橙色警戒线的趵突泉是否会停喷?这是个令人不安的未知数。
今年第三次跌破橙线
12月8日下午,趵突泉三股水仍然是一副娇弱无力的样子,这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驻足观泉的人们大概很难想象它以往声势浩荡的样子。当天的趵突泉水位跌到了27.98米,是今年第三次跌破橙色警戒线。
根据《济南市保持泉水喷涌应急预案》,趵突泉地下水位降至28.15米时,发布黄色预警。趵突泉地下水位降至28.00米时,发布橙色预警。趵突泉地下水位降至27.60米时,发布红色预警。
“不是都和橙色警戒线有过亲密接触了吗?”不少人感觉这个看起来熟悉的数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5月8日,趵突泉水位首次跌破黄色警戒线后,由于汛期降水较往年偏少,导致济南泉群一直喊渴,趵突泉更在6月9日失守橙色警戒线。8月5日,再次跌到27.97米,第二次跌破橙色警戒线。
然而,如果将它放置于趵突泉历年水位曲线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2003年趵突泉复涌以来,其水位从未在12月份就跌至橙色警戒线。而12月8日的这个数字,将保持了11年的纪录一下子打破了。
回灌补源水量不足
在以往的数据中,2006年是一个水位比较低的年份,但就是在这一年,12月趵突泉水位最低也有28.09米。2007年3月27日,趵突泉水位跌至红色警戒线。
济南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根据历年情况,春夏之交趵突泉水位还会有大幅下降。按照以往经验,由于卧虎山水库存水较少,难以持续大量回灌补源,趵突泉将面临停喷危险。
“明年春天,泉水确实面临停喷的危险。”今年9月5日,济南市名泉保护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曾对记者说,从当时起到明年4月份,济南的降雨量都会比较少。明年春天,农民还需要灌溉农田,因此在这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降水量如果跟不上,泉水喷涌很难维持到明年夏天。
除了回灌补源之外,限采地下水和用地表水置换地下水也成为保泉的常规动作。“封井对保泉工作来说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当年正是无度开采地下水,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和亏空,才致使济南泉水停喷。”济南市水利局水政监察支队副队长王少东11月中旬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说,从2003年开始,济南已经封闭深层自备井370眼,封闭浅层井3300余眼。
玉符河卧虎山水库输水工程今年就能完工,这可以将济平干渠内的黄河水和长江水调至卧虎山水库,日输水能力30万方。并且,在输水管道沿线,水利部门还预留了6个出水口,可以直接放水至玉符河渗漏带,实施回灌补源。这似乎成了趵突泉“续命”的唯一希望。
保泉三问
趵突泉水位为何今年持续走低
“泉水水位持续下滑还在于今年降雨减少。”济南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气候异常,本来气象部门预计今年雨水偏多,但没想到从去年秋天开始,济南秋旱连着冬旱,冬旱连着春旱,甚至汛期也陷入干旱。
今年全市累计降水量平均为430.1毫米,比常年同期633.8毫米少203.7毫米,少32.1%,较去年少了4成。
记者从山东省气候中心获悉,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受此影响,秋季和冬季,山东省气温或偏高,降水减少,如果厄尔尼诺现象持续到明年,北方的降水情况仍不乐观。
从3月3日开始,卧虎山水库就开始向玉符河放水,这是该水库连续12年实施回灌补泉。但没想到遭遇大旱之年,本来到6月份就该停止回灌工作一直持续到现在,卧虎山几乎放空了半座水库,补源量达到了5400万立方米。由于放水量过大,降雨少导致进水量较少,水库的存水只有2900万方。
锦绣川水库在3月份也开始首次回灌补源,为补源贡献了不少水量。但由于还承担着供水重任,作为“小兄弟”的锦绣川水库目前已停止补源。
除了补源工作之外,为应对严峻的保泉形势,济南市严格落实地下水取用水单位控采限用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地下水开采。按照《济南市保持泉水喷涌应急预 案》,在水位跌破相应的预警水位时,执行对重点工业用水大户和企事业单位计划用水核减工作,日减少地下水开采近1万立方米。
保泉只能靠天吃饭吗
虽然为了保泉济南市做出不少努力,但是趵突泉水位还是面临着靠天吃饭的难题。一旦遇到降水较少的年份,趵突泉就会喊渴。
“其实,趵突泉的水就是来自于南部山区的地下岩溶水,地下岩溶水也是由地表水转换而来的。所以,趵突泉和降雨量存在十分明显的正相关。”济南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11月末济南的一场降雨让人们以为趵突泉可以告别橙色警戒线之忧。当时济南的降雨量达到大雨级别,全市的降雨量达到21.8毫米,降雨之后趵突泉水位有 所上升,从11月26日的28.03米回升至12月1日的28.06米。但是,这一年欠下的账太多,12月1日之后趵突泉水位再次下跌,最终在12月8日 大跌7厘米,再遇橙色警戒线。
然而降雨量也不能解释一切。
从1972年枯水期趵突泉第一次出现断流,1975年以后每年都连续出现泉水断流,断流期最短二个月,最长一年半。然而,记者发现,目前济南地下水开采量已经回落到上世纪50年代水平,但即便是多雨年份,济南地下水位仍低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高度。这是为什么呢?
1958年到1967年,济南平均年降水量为717毫米,市区内地下水开采量为每天16.89万立方米,平均泉流量为每天36.66万立方米,平均地下水位为30.48米。
而2002年到2010年,济南平均降雨量为776毫米,较1958年到1967年多。由于采取了严格的限采措施,并实施水源替换,济南市区的地下水开 采量在2013年进一步缩减为每天13万立方米左右,低于之前开采量。但是,市区泉群的平均泉流量只有每天26.2万立方米,平均地下水位也仅为 28.08米,相比前一时间段降低了2.4米。
“一方面原因是济南南部山区五六十万亩的农田依赖地下水。”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专家认为,“更重要的是,泉域补给区下垫面条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谁拦下了趵突泉的水
1997年和2001-2002年,山东省和济南市水利部门通过两次实验证明了南部山区是济南泉水的“娘家”,南部山区和济南地下水是联通着的。
近些年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济南市建成区面积不断向泉域直接补给区扩张,导致补给区硬化面积增加,减少了降雨入渗补给量。研究显示,泉水直接补给区内不透水面积每增加1平方公里,就会减少入渗地下水25万立方米,多增加45.73万立方米的地表径流。
南部山区是济南泉水的重要补给区。据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今年一月份发布的《济南泉域重点强渗漏区调查与保护修复规划》显示,1995年到2000年期间,济南市城区向东南、西南以及南部方向扩展的面积占同期城区总扩展面积的42.5%。
记者从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了解到,24个重点强渗漏带基本保留自然状态的只有14个。目前济南市五个重点渗漏带正在进行开发,其中有两个位于济南市南部,一个位于济南市的东南,城市建设显然在与泉水保护工作“抢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