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连下三天雨趵突泉还是渴 地表太干雨水渗得慢
淅淅沥沥的小雨把济南变成了“江南”。在这场降雨的助力下,17日趵突泉地下水位达到了近半年来的最高值。然而,即便如此保泉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趵突泉水位涨到28.36米
“这几天感觉像南方似的,趵突泉这次可喝饱了吧?”雨淅淅沥沥下了3天,让济南人提早体会到了秋的凉爽。这样不急不缓的降雨便于渗透,对于补充地下水无疑是最有力的。17日早上,记者从趵突泉景区的天尺亭看到,趵突泉地下水位已经上涨到28.36米。
翻阅今年的趵突泉水位记录发现,这样一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数字却已是近半年来趵突泉水位的最高值了。记录显示,今年3月28日,趵突泉水位曾经达到过28.36米,随后就开始逐渐走下坡路,甚至多次跌破28米的橙色警戒线。
地表太干雨水渗得慢
“我们的人工增雨作业从14日下午就开始了”,济南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工作人员黎明告诉记者,这次降雨过程,工作人员在3300平方米的泉水涵养区和水库补给区内,进行了两轮人工增雨作业,先后发射了186枚增雨火箭弹,令作业区的过程平均降水量超过45毫米。“理论上来说,这次降雨过程每小时的降雨量比较平均,有利于土壤吸收水分,补给泉群。”黎明说。
不过,现实情况没有理论上那么乐观。14日以来,趵突泉水位分别抬升了1厘米、1厘米和3厘米。也就是说,3天下来,趵突泉水位仅上涨了5厘米。
“其实这也不奇怪。”济南市名泉保护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说,由于前期一直没有有效降雨,整个地表含水量很低,因此造成降雨后的整个渗透过程比较缓慢。
连绵秋雨没能彻底止渴
据了解,在降雨后,地下水位的上涨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济南市名泉办的工作人员预测:未来几天,济南市的地下水位应该还会有所提高。
尽管如此,这场降雨仍然无法改变目前严峻的保泉形势。记者查阅复涌后历年9月17日当天的地下水位记录,发现28.36米的地下水位仍然是历史同期最低值。此前的历史同期最低值是2006年的9月17日,当时的趵突泉地下水位是28.62米,比现在还高了26厘米。
“今年春天夏天都很旱,降水比常年少了近三成,比去年少了四成。因为前期‘欠账’太多,所以这场降雨还起不到‘解渴’的作用,保泉形势依然严峻。”济南市名泉办的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