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都市外乡人生存调查
在城市化进程中,有人义无反顾地踏上异乡,追寻梦想,用他们的双手雕琢着城市,同时也被城市所改变。他们就是,城市里的外乡人。在济南,大约有200万追梦的外乡人。本报记者力求从一个小人物的8年异乡路入手,讲述他一点一点实现的梦。
11月16日,在济南热电开元供热中心接受记者采访时,身为检修员的韦金昌将检修工具放在身边,随时准备出发去现场检修。
在10分钟之内,他连接8个供暖咨询电话,采访只能时断时续。
他掏出一个记录本,将辖区市民的要求一一记下,他才28岁,头上的两大撮白发在黑发丛中格外刺眼。
济南热电有限公司有2000多人,他如今是这个大型国有企业的“白发标兵”。他来自徐州,今年是他为济南人服务的第8个供暖季。回顾这8年异乡路,他这个外乡人走得艰难,但很踏实。
来济求职
被一句“老师儿”感动了
韦金昌是徐州市沛县下辖的一个村庄的农民。和很多农村的孩子一样,自学校毕业之前从未出过远门,对外面的世界懵懵懂懂。2005年,他考上德州一个中专学校,学习数控技术。2007年,济南热电有限公司到德州招聘派遣工,他和20多个同学一起来到济南。
他说,他之前对济南毫无印象。他之所以来济南,是因为负责招聘的人喊他“老师儿”,把他感动了。至今,他仍觉得“老师儿”这个称呼表达出了济南人的厚道和友善。
刚到济南,韦金昌的生活捉襟见肘。说起当时的工资待遇,他脱口而出:“600元的月薪拿了一年,800元的拿了半年,还有半年拿的是900元的工资。”
那时,他几乎存不下钱,每顿都自己煮清汤面。刚开始,他住在一个省厅宿舍的换热站里,常常帮人拔花坛里的杂草,对方则请他吃顿饭。有一次,他帮一对老年 夫妇干活,老人家把他请到家里吃饭。他吃了一碗,准备放下,老人家又去给他盛。“他们人很好,见我把饭菜席卷一空,知道我饿坏了,后来还经常喊我去吃 饭。”说起往事,韦金昌仍心怀感激。
误入传销
侥幸逃脱后露宿街头
2009年夏天,当初来济南的20多个同学,几乎全部走光,只剩下三四人坚守。韦金昌也打起退堂鼓,决定辞职不干了。
“那时,我觉得我无法在济南立足,心里很迷茫,就想逃离济南。”韦金昌告诉记者,当时他的一个同学给他打电话,让他去青岛发展,说那边有一家大公司招聘,每个月工资3000元,还缴纳五险一金。
他揣起1000多元现金,仅穿着裤头和背心,拿上简单的行李,奔向梦想的下一站。等待他的,是一屋子的陌生人,全是搞传销的。每天,两个人陪着他拉呱, 给他讲传销挣钱的道理,并防止他逃跑。放在行李包的1000元现金被对方搜走,他只剩下贴身放置的100元钱和身份证。他几乎绝望。
一 个星期之后,传销的头目组织那些传销成员去看大海。他苦苦哀求对方,说:“带我一起去吧,我长这么大,从来没看过海呢。”韦金昌告诉记者,他当时真的很想 去看一看大海。对方决定带上他。中途,他匆忙下车,摆脱了传销组织的控制。当天晚上,他悄悄地来到海边,躺在沙滩上睡了一晚。虽然是夏天,但他感觉快被冻死了。
举目无亲的他随后花50多元钱买了一张返回济南的火车票。传销头目给他打电话,让他回去拿行李和那1000元钱。“我哪里还敢回去?我说,行李和那1000元钱,交给我的那个还在搞传销的同学就行。据我了解,后来我的那个同学被抓进了派出所。”
回到济南的韦金昌觉得无脸见人,在泉城广场露宿了两个晚上。
服务7000户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
“回到济南的第三天上午,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一个小卖部,给热电公司的一个领导打电话求助。领导说,‘你抓紧回来吧,到供暖抢修队报到’。”
那一天下午,韦金昌在趵突泉公园附近看见一个拉二胡的流浪歌手,便坐在旁边静静地听,泪如雨下。“我哭了整整一下午,留下了2元钱坐公交车,其他几十元钱全部给了拉二胡的。”
2010年,韦金昌被调到开元供热中心。此时,开元供热中心刚刚被济南热电有限公司接收,几乎是一个烂摊子。如何让开元供热中心成功运转,是当年济南市市政公用局的一号供暖工程。
“一共调来了7个人,韦金昌是我们特意要来的,而且是必须来的。”邵东是当时刚刚组建的开元供热中心的负责人,那个时候他已经发现了韦金昌的才干。
开元供热中心约有7000户居民,韦金昌用了3年的时间将他们几乎全部记住。如今,他和这里的居民已经打了近5年交道,他一接电话,就知道他们是谁,住哪个小区,家里暖气主要有啥问题。
久而久之,辖区居民把韦金昌的私人手机当成了“问暖热线”。为了接听电话,他准备了两部手机,备下5块电池,仍然不够用。
有一次,英雄山路附近一居民家中暖气片不热,韦金昌先后去检修了7次。可他每次走后不久,暖气片又慢慢地变凉。韦金昌赶紧向公司的一个老师傅请教,搞明白了暖气片不热的原因。当天晚上10点多,他骑上自行车,第8次赶到居民家,十分钟后,居民家里终于热了起来。
独在济南
妻儿从未到过泉城广场
韦金昌的忠厚老实远近闻名,他也是靠这个把妻子追到手的。2010年,他有了几天难得的假期,便回徐州老家看望父母。沛县的一个80多岁老奶奶在他们村租房子住,喜欢和他聊天,见他既老实又能干,便把自己的孙女介绍给了他。
“我老婆怎么埋怨我都不过分。两年之内,我们从第一次见面到结婚,总共只见了7次面。每到春节,都是我最忙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回去看她。”两年前,他的儿子出生,结果脐带绕颈,严重缺氧,在保温箱里待了很长时间。“现在没有问题了,能跑,会说,可调皮了。”边说,他边把手机递给记者,屏幕上是他儿子可爱的照片。
今年夏天,因为忙着检修锅炉,他无法回家探亲,便邀请老婆带着儿子来济南玩。妻子在济南玩了40多天,他竟然一次都没带她出去逛过,没看过趵突泉,也没到过泉城广场。每天下班后,他就带着老婆孩子在锅炉房周围溜达。
苦熬8年
转正了还将入住公租房
说起业余生活,韦金昌深有感触地说,在异乡奋斗,要甘于寂寞。这8年来,他几乎都住在搭建在供暖锅炉房旁边的简易宿舍里。头几年,没有电视机,也没有电脑,别的工友回家了,他就在单身宿舍里看各种各样的工具书。如今,单位给配备了电脑,他学习起来更方便了。这些年,他在锅炉边自学了钳工技术、电焊技术,已经拿到了钳工证、焊工证。
8年来,韦金昌从来没有被人投诉过,并且获得了“优秀派遣工”称号,并连续两年成为济南热电有限公司的杰出员工。
8年来,全国的用工政策也在发生变化,不但可以同工同酬,优秀的临时工也可以转正。今年5月,他这个“白发标兵”便成为了公司的一名正式员工。
8年来,他也赶上了好的保障房政策。去年开始,济南公租房的申请门槛取消了收入和户籍的限制,外来人员首次纳入济南市住房保障范围。去年年底,11990户(含单身职工)家庭取得了摇号资格,其中,外来人员占到了36%。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市户籍人员申请公租房实现了“同城待遇”。韦金昌也成功地申请上了西蒋峪公租房的一套房子。今年11月18日,西蒋峪公租房即将陆续入住,韦金昌开心地邀请记者,到时候一定去给他“温锅”。
站在二楼的宿舍门前,望着楼下杂乱无章的“饭局”,韦金昌说,济南这座城市在不断地包容他,改变着他,让他的命运发生着变化。【政策】济南将探索“积分入户”
200万外乡人将逐步享市民待遇
8年打拼,韦金昌这个外乡人即将拥有自己的一套公租房。这得益于济南住房政策的变化。近年来,济南保障房门槛多次降低,并允许外来务工人员申请公租房。韦金昌赶上了好政策。
在采访中记者获悉,韦金昌给两岁的儿子起名韦玉鲁,希望儿子能够融入山东,把济南当家,在济南学习、生活、落户。其实,这个目标正越来越近。
据相关统计,2002年,济南外来人口只有60万,2009年达到了150万,2012年则达到了192万。今年3月,济南市政府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目前,济南还有近百万进城务工人员没能在城镇落户,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没有统计为常住人口,无法享受与城镇户籍人口平等的薪酬福利和公共服务。今后,济南将探索建立阶梯式落户通道,也就是“积分入户”。也就是说,将来,地方政府制定一种户口准入政策,大多是根据个人学历、纳税、社保、房产、社会荣誉、志愿者服务时间等对个人进行评分,达到一定的分值可以申请把户口迁移至该市。
济南热电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8年来,韦金昌用他的踏实、勤奋、敬业感动了公司很多人以及辖区客户,同时,公司也给韦金昌以各种帮助,支持他考取各种技术证件,并根据他的工作表现给他各种荣誉,帮他“积分”。(记者黄智义)
【感言】包容与归宿
一句“老师儿”,让一个陌生的外乡人选择了济南。因为这句话的包容,他有了归宿感。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韦金昌从一家门头房经过,被店里的一个女员工拦下。对方请他帮忙看看哪里有房子出租。“她认为我和辖区居民都熟悉,经常往居民家里跑,肯定知道很多家庭的住房情况。如果有人有房子出租,她让我通知她一声。”韦金昌向记者解释。
看得出,他已经融入了这里的生活。(记者黄智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