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限塑令”的七年之痒
菜市场绝大部分摊点还在使用不可降解的超薄塑料袋。 (杨宁 摄)市民超市购物使用塑料袋的习惯已根深蒂固。(王依然 摄)
“限塑令”,“痒”7年了——自2008年6月1日实行至今,除少数商场、超市推出付费塑料袋外,在更多的餐饮、集贸市场,不达标的超薄塑料袋一直在以免费提供的形式大行其道。
“限塑令”一纸成空,“痒”点到底在哪?为什么挠了7年挠不到“点”上?5月28日,本报记者探访“限塑”执行最好的几大商超发现,当年曾剧降六七成的使用量如今已大幅“回潮”,超过八成济南人宁愿花钱也不愿“离开”塑料袋。
7年“限塑”,俨然让多年习惯了塑料袋的市民又习惯了付费使用,“限塑令”的明天去哪儿?
记者探访
大多数济南人超市购物“离不开”塑料袋
记者调查发现,受访市民对“限塑令”所知甚少,大部分人将其理解为付费使用。其实,“限塑令”不仅如此——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当初“限塑令”的出台可谓轰轰烈烈,效果也是立竿见影。2008年7月,“限塑令”满月之时,本报记者探访发现济南超市塑料袋使用量减少了一半多。然而,随着出台时间的逐渐远去,公开报道显示,“限塑令”一纸成空的尴尬愈发凸显,除少数商超推出付费塑料袋外,在更多的餐饮、集贸市场,不达标的免费超薄塑料袋一直在大行其道。
5月28日,本报记者探访几大商超发现,“限塑”之初因为付费而使用量锐减的塑料袋大有“回潮”之势:
据了解,自“限塑令”执行以来,济南几大商超均执行了塑料袋有偿使用。为何超市购物袋使用量“回潮”?诸多市民表达了类似的说法——使用塑料袋的习惯已根深蒂固,收费之初会有不适应,时间长了在习惯的作用下也就不计较几毛钱了。
来自几大超市的现场收银员的感受可能更为直观,据介绍,按照一人一天5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计算,一个收银台的塑料袋售卖量在50个/班左右,高峰期可达75个/班左右,较之“限塑令”颁布之前已无太大差异。换句话说,“限塑令”首年的成效被习惯给“吃掉”了。七年之“痒”
不达标塑料袋仍在大行其道
宁愿花钱也要买的塑料袋,在一直免费提供超薄塑料袋的餐饮、集贸市场上,情况可想而知。5月28日,记者探访胜利大街、舜玉小区等餐饮、集贸市场发现,如历年来媒体反复报道的一样,超薄塑料袋仍在大行其道。
“不提供塑料袋就不买你的菜,换做你怎么办?”探访中,众多的市场摊贩如此表示,而且,即便有一家、两家提供付费使用的达标塑料袋,在整个市场免费的大环境下也不可行,“曾经有一家摊贩尝试过,一天都没坚持下来。”舜玉小区菜市场的摊贩大倒苦水。
其实,头疼的不光是摊贩,还有职能部门。早在“限塑令”出台前的2008年5月22日,济南市贸易服务局、市工商局、市物价局就出台了有关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的相关文件。按照分工,商务、价格、工商等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过程中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但尴尬的是,商务部门负责的是大型超市和商场“限塑”,工商部门负责的是塑料购物袋在市场流通环节的监管,质监部门负责的是塑料购物袋的生产企业监管,城市执法部门负责的是街头摊点塑料袋的治理等,但经过非正规企业生产的、在市场上免费提供的、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不达标塑料袋,谁来管呢?
诸多餐饮、集贸市场摊贩表示,超薄塑料袋的超低批发价几乎让所有人“无法拒绝”。每过一段时间,就有专门的卖家到市场上向他们兜售,每500克大约6元左右,有200个,平均0.03元一个。“有需求就有市场啊”,有摊贩一语双关地道出了现实。
来自市民的需求反馈则表示,尤其购买生鲜时,即便自备了环保购物袋也得需要塑料袋,“不用塑料袋隔着很容易脏了,动不动就清洗(环保购物袋),麻烦!”据介绍,很早之前,济南人购物大都使用提篮、筐子等,因其携带不便、样式老土,所以塑料袋一经出现即呈席卷之势。
有相关行政监管部门认为,一直以来,“限塑令”主要受制于三个方面:一是超薄塑料袋的生产源头没控制住,地下黑工厂隐秘性强,查处难;二是市民的环保意识差,只图方便,没环保观念,纠正难;三是农贸市场及小商店、餐饮店等普遍免费赠送超薄塑料袋,法不责众,治理难。
延伸阅读
“限塑令”明天去哪儿?
事实上,“限塑令”的目的不是杜绝塑料袋的使用,而是为了环保,倒逼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退市。因此,如何能让可降解塑料制品普及应该成为“限塑令”的明天。
据业内人士分析,与不可降解的塑料袋相比,可降解的塑料袋、一次性餐具等的价格会高出二三倍,大部分消费者不愿埋单。市场是理智的,在可替代的环保产品价格落差没有抹平之前,谁也不会自觉选择它,这必然导致监管在流通环节的干预和限制作用有限。
有观点指出,市场的问题应当用市场的办法解决,即通过提高生产和销售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税率、费率,并对可替代产品实施政策补贴、税收优惠等,通过经济手段,设置不同的入市门槛,来调节生产、销售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