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难觅传统裁缝店 “最后一代”裁缝即将谢幕
传统的裁缝店在街头已然很难看到。
在如今的济南,传统的裁缝店已越来越少,尤其是新建小区周围,这样的店铺更是难觅。偶然遇到几家,对于修修补补的“小活儿”,不是不接,就是要价太高。这让很多市民犯了难——老裁缝店咋都变味了,老裁缝店去了哪里?
济南难觅传统裁缝店
市民李女士很苦恼,尤其是最近几年,她很难找到一个能修改衣服的地方。“你看,这个裤子腰有点肥,想在两边加个松紧带,根本找不到给做的地方。”她住在大明湖附近的一处新建小区内,为了改裤子几乎跑遍了济南的各大商场。最终,在和谐广场附近找到了一个裁缝店。“其实很多商场都有修改衣服的店,可不是不给修就是收费太高,那些老裁缝店都去了哪儿?”
无独有偶,市民苏女士也有同样的苦恼。“去年家里被套的拉链坏了,都过去一年了,还没找到能换拉链的地方呢。”她告诉记者,过去住开放式小区时,一条街上有很多家裁缝店,可如今,几公里范围内找不到一家这样的店铺。
女报记者调查发现,与过去相比,传统的裁缝店在街头已然很难看到。尤其是新建小区周围,这样的店铺更是难觅。只有在老住宅区的巷陌中,可以找寻到几家裁缝店。
“大活”不来“小活”不干
郑师傅是江苏人,1999年在二七中路开了家裁缝店,一干就是16年。当年,与他一起来济南干裁缝店的老乡有五六百人,而今仍从事此行当的仅有三四个人。
在他眼里,裁缝是一个已经没落的职业。平时,他会在店里上上网,玩玩手机,而过去这是“根本不可能的”。“那时候,从早晨一开门,一整天都坐不下,不停地给顾客量尺寸、裁剪,但现在可能几天都没有一个生意。”即使生意冷清,有时遇到顾客拿着衣服来店里定暗扣、换拉链,除非是熟人,不然郑先生绝不招揽这样的“小活儿”。
“这种改衣服的活儿,我从来不做。你想,换个拉链能跟顾客要多少钱。要多了,顾客觉得我心黑。要少了,还不够工夫钱。”郑师傅说。
郑师傅觉得,裁缝店几乎没有活路。“过去1000元找个工人,现在给到三四千也没人做,这还不算计件的提成。”他给记者算了笔账,做套1000元的西装,刨去代工费、物料费,他能挣400元,而每月的租金要8万元,“做出200套以后挣得才算我的,冬天还算旺季,夏天几乎没生意,这还怎么干。”
成本高、顾客群体萎缩、款式落后、货料积压,这些原因交织在一起,让传统裁缝店的生存步履维艰。
“最后一代”裁缝即将谢幕
“搞不好,我就是最后一代裁缝。”四十多岁的郑师傅如此说道,“年轻人哪还有做这个的。”
郑师傅的父辈也是裁缝,但他的孩子已不再从事这个职业。在他眼里,如果要做裁缝这个职业,首先是热爱,其次是能吃苦。“没个几年工夫,很难能干出头。现在的年轻人,能吃苦的少,想挣钱的多,而这和裁缝这个行当的特征正好相反。”
裁缝行业的没落,与很多传统手工业的凋零一样——受工业化和互联网的双重挤压,在夹缝中艰难度日。另一家裁缝店店主告诉记者,如果只干修修补补的“小活儿”,一天确实能接不少,“但一天得干十几个小时,一天也不能休息。再除去房租、商业用电的费用,就剩不了多少了。”
“改衣服的还是以上了年纪的人为主,年轻人很少。东西坏了,我们那代人靠修,现在的人靠扔。”郑师傅说,再过两年,眼睛看不清了,就关店回老家。“干了一辈子裁缝,感情还是有的。但真不干了,也没啥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