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一号议案”聚焦大气污染防治

10.02.2015  19:26

  近日,在济宁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由任城区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全面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促进济宁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议案》,正式成为大会“一号议案”。议案提到,根据市委、市政府印发的《生态济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确保今年年底前济宁市大气污染的重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灰霾天气大幅减少,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该议案将由市环保局会同市经信委、市住建委、市公路局、市煤炭局共同承办。

  近年来,济宁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相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目标还存在不少差距,造成大气污染的根本性问题仍然存在。结构性污染严重,煤烟型大气污染突出。境内现有及在建的42处电厂总装机容量达1050万千瓦,年燃煤量及由此造成的二氧化硫、烟尘等排放量居高不下。全市汽车保有量目前已突破120万辆,机动车尾气污染比重增大。城市管理较为粗放,仍然存在工程施工和渣土运输扬尘污染等现象。总体来看,雾霾天气依然多发,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面临形势依然严峻。

  根据议案,今年全市将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力度,支持环保、经信等部门强化前置审批,加强源头污染控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在有序推进城市及周边燃煤发电机组搬迁改造的同时,以火电、焦化、水泥、化工等企业为重点,大力推广脱硫、脱硝、除尘工艺及清洁生产技术,严格环境执法。实施环保设施运行绩效考核,奖低罚高。在加强城市扬尘污染防治方面,加大对各类施工作业的监管力度,做到施工现场设置围挡率、进出道路硬化率、工地物料篷盖率、场地洒水清扫保洁率、物料密闭运输率、出入车辆清洗率、垃圾及时清运率100%。加强交通运输管理,杜绝运输过程中的“抛、洒、滴、漏”现象。加大环卫保洁和道路清扫力度,大力推行城市道路湿式清扫和高压冲洗,切实降低道路积尘负荷。在加强机动车环保监管方面,严格新车、外地转入车的环保监管,对不达标的不予办理入户;机动车环保标志发放率达到85%以上,严格落实黄标车区域禁行措施,全面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加强城市和城际路网建设,大力发展公交,完善公共自行车系统,鼓励绿色出行;加强油品质量监测管理,开展加油站、储油库和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同时,加快推进集中供热步伐,加大城区及周边现有燃煤发电机组供热改造力度,大力发展热电联产,大幅提高城市集中供热率,力争2015年底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65%以上;推进有条件乡镇村庄发展集中供热;加大执法力度,严查小锅炉烟尘污染,2015年底前限期淘汰、改造城区分散燃煤、燃重油锅炉;对集中供热达不到的区域,鼓励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热。继续加大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力度,积极开展综合利用,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饲料开发、气化、沤肥的同时,堵疏结合,进一步遏制秸秆焚烧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