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开展美丽乡村行动 扮靓5056个村庄
路畅、街洁、树绿、葫芦挂满街,曲阜市吴村镇葫芦套村,游客真不少。10月26日中午,村口饭店人声鼎沸,老板娘孔红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应答着记者:“越忙越开心!要不是修路、整治环境,哪能来这么多游客。你说是不是沾了美丽乡村的光!”
从2012年8月起,济宁按照阳光财政普惠制原则,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5056个村庄像葫芦套村一样翻天覆地。今年初,济宁又启动了美丽乡村行动,生态美、生活美、乡风美正从梦想照进现实。
五年的任务两年完成
打赢攻坚战 乡村速变“美”
长年在浙江经商的鱼台县窦阎李村村民张峰,最近邀请浙商朋友到老家投资。多年前他就有此想法,但坑坑洼洼的路让张峰一度打消了念头。“垃圾乱堆,进一趟城,得多绕四五里路,能让人家来么?”去年,窦阎李村从内到外捯饬了一遍,路都硬化到家门口了。一年没回家,张峰差点没找到自家门,引项目的事重新拾起。
长期以来,由于财政投入不足等原因,农村环境脏乱差没有根本性改变。济宁市委书记马平昌说:“‘美丽中国’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向往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成就美丽济宁刻不容缓。”2012年济宁打响整治攻坚战,力图三至五年,使全市村庄道路全部硬化、主次干道全面绿化美化。市财政拨付专项资金,县市区按照1:1比例进行配套;建立“财政补一点、村居筹一点、群众出一点、社会捐一点”多渠道筹资机制。
先变化的村庄让农民看到了实惠,邻近村庄动了起来,群众呼声高,标准也一再提高。金乡县后史屯村等计划只做“三化”的村装上了监控和路灯;不少未纳入整治范围的村建起了文化广场,村里的娃娃玩上了滑板。
计划五年的任务两年就完成。至今年6月,济宁累计投入资金54亿,整治村庄5056个,硬化道路1.65万公里。2013年,济宁荣获“山东人居环境范例奖”,现正申报国家人居环境奖。
垃圾清运车用上了GPS
市场化运作 乡村长久“美”
整治让大部分乡村换新颜,但如何让环境长久“美”下去成为更大难题。
“今年4月,任城区引进一家环卫公司,将全区所有村庄、镇街驻地环卫工作进行托管,实现清扫、运输一体化。”任城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徐广富说,托管给环卫公司后,每100户配1名保洁员、每15户配一个垃圾桶,垃圾实行日产日清;同时对清运车启用GPS定位系统,对人员采用对讲手机通话定位系统,采用三级考核管理办法,破解原先清运方式链条长、主体多、管理粗放等弊端。
像任城区一样,济宁其他县市区也进行着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市场化改革,嘉祥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月考评制度,对“脏乱差”的村庄、乡镇分管负责人实施“职务代理”;金乡县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采用BOT模式建立垃圾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将农村环境卫生保洁托管给杭州申花清洁服务有限公司;邹城895个村居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并被列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典型案例。济宁11个县市区和三个功能区,已有6个完成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6个正在组织招投标。
卫生有人管、垃圾有人清、效果有人考核,农村环境“三级跳”。在今年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中,济宁村内保洁员配备、村内保洁效果两个单项列全省第一位。
家风家训牌挂进农家院
提品质 乡村美上加“美”
走进子莫故里邹城市香城镇小莫亭村,带有乡村印记的石碑、水清草绿的小河、随处可见的儒家名句都让人怦然心动。村支书李启富说,村里重修了排水沟、新建人工潜流湿地,环境上了一个档次。村里还为每家每户制作了家风家训牌,定期评选美丽家庭标兵户,让村民感受文化熏陶。
“像小莫亭村一样,济宁深入挖掘村庄文化资源,结合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功能定位等深化村庄内涵,提升村庄品味,让村民记得住乡愁。”济宁市市长梅永红说。
今年济宁启动美丽乡村建设,集中打造3个市级示范片区和14个县级示范片区,向着“村庄布局协调美、村容整洁生态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身心美、村稳民安和谐美”的目标努力。市里明确了绿化提升、文化广场、村民服务中心等14项建设任务。
从孔子故里到佛都汶上,从邹东山区到梁山脚下,从泗河两岸到南四湖畔,示范区已大有看头。曲阜吴村镇依托九仙山景区发展休闲旅游,在龙尾庄等村发展农家小院130户;邹城香城镇北齐村新建了社区服务中心,配套了农家书屋……“美丽乡村、宜居宜家”逐步变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