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委书记:宁舍经济翻番也要保绿水青山

26.01.2015  12:42

    从已经拉开帷幕的多地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所透露的趋势看,从实际出发、辩证下药,地方政府在2015年都倾向于紧抓各自发展矛盾的“牛鼻子”来主动适应“新常态”。

  宏观看准理性定位   1月25日,上海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召开。但当天上海市市长杨雄在会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却找不到GDP增长目标的踪迹。   作为全球知名的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上海市的GDP在2014年已经达到23560.94亿元,早已超过了中西部的大多数省份。去年11月在接受《金融时报》专访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被问到上海是否还关心GDP指标,他说,上海在五六年前已经不再考核区县GDP指标。   不看GDP,上海发展看什么?杨雄在上述会议上给上海的定位是,“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科学发展先行者,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不断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   除了上海不再关注GDP增速外,更多的省份今年加入了下调GDP增速的队伍。最先召开两会的河北省率先将经济增速从去年的8%下调到今年的7%,此后,新疆、宁夏、浙江、重庆等省份也纷纷调低增速目标。   中部省份一名发改委官员25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调低经济增速是尊重经济常态的做法。随着整个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地方经济也将步调不同地步入这一常态。   但在陕西“两会”上,陕西省今年确定的GDP目标是10%,这应该是一个高于国家目标两到三个百分点的安排。   作为西部重镇,陕西在2014年曾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贯穿全年的严峻形势。为了让经济在上升通道的合理区间稳健运行,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过去的一年“老陕”也是“蛮拼的”,最终以全年GDP9.7%的增长速度稳居国内“第一方阵”。   为什么今年要设定10%的经济增长目标?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在陕西“两会”做政府工作报告时解释,经济增速按高于国家两到三个百分点安排,既是促就业、保民生的刚性需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追求;既是凝聚发展信心的需要,也符合了多年来增速领先全国的实际,兼顾了需要和可能、当前和长远。娄勤俭进一步给陕西提出要求,“保持定力,主动作为,切实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习总书记提出‘不唯GDP论英雄’,但我们不能理解为不要GDP。各地发展情况不一,但都要在各自的不同经济基础上完成经济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质变的过程中,做实了内涵,自然而言就引出了新发展亮点。”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对本报记者说,“各地根据自身特点确立不同的目标,正是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的具体表现”。   微观做实发展内涵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在张春晓看来,各地实际情况不同,有的转方式的分量更重一些,有的调结构的需求更紧迫一些,有的改革攻坚的压力更大,落实到今年工作就是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在宏观看准方向、微观充实内涵,抓住工作的“牛鼻子”。   作为京津冀“雾霾”治理的首要推手,钢铁大省河北在去年压减炼铁产能1500万吨、炼钢1500万吨以超额完成国家任务的基础上,今年安排再压缩粗钢产能500万吨。   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在河北“两会”上指出,生态环境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河北形象。一定要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力度、投资力度、政策力度,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力争三年有好转、五年大改善。   作为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浙江的经济形势一直备受关注,浙江省已经在2014年跃入了4万亿GDP俱乐部,浙江发展看量更求质。   浙江省省长李强在浙江“两会”期间谈及今年工作重点时强调,“突出一条主线,就是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看经济效益,浙江将继续集中精力抓工业,重点支持工业大市大县、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坐拥阿里巴巴等一大批电商企业的浙江还将继续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看发展质量,浙江今年全力打好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攻坚战,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倒逼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作为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在今年浙江“两会”期间参加丽水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期间的一番“宁舍经济翻番也要保绿水青山”表态,凸显浙江争做绿色生态发展先行者的发展理念。   而在首都北京,发展的首要问题则直指人口。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在北京“两会”期间表示,全北京人口问题是第一位的,人口问题处理好了,生态、环境、交通拥堵、污染治理等系列资源约束问题就可能得到缓解和解决。   前述发改委官员表示,2013年以来,“变化”成为地方工作感受最深刻的词汇,由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客观环境发生变化,客观实际正倒逼政府的工作思路和方式随之发生个性化改变。   由量到质筹备五年新规划   张春晓对记者表示,做好2015年的工作,实际上承担了调节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的重要任务,因为这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的筹备之年。   “如果说‘十二五’时期的战略发展完全还是在量的提升的话,那么‘十三五’战略的核心就是一个主动实施的提质过程。”张春晓说。   重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也是一个内部区域间发展差异较大的地区。做好区域的协调发展是重庆跨越“十二五”、奔向“十三五”的基础。在今年的重庆“两会”上,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就提出,推动五大功能区域协调发展。围绕各功能区域发展定位,坚持产业跟着功能走、人口跟着产业走、建设用地跟着产业和人口走,完善和实施配套政策措施,夯实全市一体化发展基础。   青海的跨越式发展或许更关系到整个中国的生态基础。为了保护中国的水塔,从2005年开始,青海的三江源地区就逐渐不再考核GDP。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但也部分形成了青海经济结构“偏重偏短”的特点。   在青海两会期间,青海省省长郝鹏就把青海今年的思路总结为几个“点”,把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键点、把握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点、加速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把握宏观政策与主动作为的结合点。   在这样的平衡发展思路下,投资成为青海这类基础设施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顶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