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海信发展经济学" 周厚健:慢思维 不盲从
想必每一个见过周厚健的人,都能在他身上感受到浓厚的鲁商气息。
经济导报记者见到这位颇具传奇色彩却有些过于“低调”的海信集团董事长时,对鲁商有了一个形象的认知:朴实却又思维活跃,内敛而又胆大精干,面对成绩淡然处之,讲起专业滔滔不绝。
周厚健身上的这些特点在海信集团都能找到。海信,给众人的感觉亦是过于“低调”。大家很少能在报道中看到海信,而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在2017年实现了销售收入1110.65亿元,同比增长10.7%;实现利润总额82.35亿元,同比增长13.26%。
有人开玩笑说,海信是在闷声发大财。周厚健坦言,由于自己不习惯抛头露面,“影响了海信的‘宣传’”。
大学毕业后就分配到海信的周厚健,在海信已干满35年,做了26年“当家人”。在周厚健眼中,不管市场如何变化,技术立企是根本。他倾向基于常识去思考和判断,但他同样也坚持每天学习,不停地更新自己。
当年,周厚健是山东省青岛市高考理科状元。
读书时,老师曾经嘱咐他两点,一是工作后要多读历史书,读史明智;另一件事就是不要“管人”,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两点似乎对周厚健影响颇大。周厚健以无线电系毕业生的身份进入当年的青岛电视机厂(海信前身)当设计员至今,几乎做遍了每一个岗位。
说到自己和企业的短板,周厚健笑着说:“可能恰恰因为自己作为理工男,技术思维比较强,唯恐把话讲大,绝不允许夸大宣传。”也许因为这个原因,他和团队在对外宣传上一直相当低调。
其实,这一点是不少山东企业家共有的性格特点。“和广东、浙江、江苏等相比,‘笨拙’的山东人确实没赚到‘热钱’。但‘高质量增长’发展导向的机会是山东的,也是海信的。山东人‘实’,擅长‘制造’。”周厚健说。
周厚健深信:高质量发展和智能制造2025的机会在山东。“海信的发展不算快,有些还很慢。但即使是新产业板块也有十年以上的积累,比如海信国内绝对领先的智能交通、光通信技术等,都有很深的技术积累。”
周厚健的低调是出了名的,但是他的思维却非常清晰而直接。对于很多问题,他都有着非常独到的看法。在海信的关键时刻,尤其是行业形势严峻时,他总是敢于大胆决策。
自2004年以来,海信连续14年占有率位居中国平板电视市场第一(中怡康数据),电视出货量2016年全球第三(IHS数据)。在2017年,海信电视全球平均出货尺寸超过索尼跃居全球第一。
在B2B领域,海信实力也不容小觑。其中,城市智能交通市场占有率连续9年居国内市场第一,宽带接入网光模块市场占有率连续7年居全球市场第一,商用POS机市场占有率连续13年居中国第一。
采访中,周厚健提到了海信目前主推的医疗显示和海信CAS(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他极力向经济导报记者推介着:“上海复旦儿科医院做了一个将肝脏连体婴儿分开的手术,手术重点在于要将肝脏分开。大家都知道,肝脏的血液很丰富,手术较为困难。手术中使用了海信CAS,那么它可以很精确地按照影像上表现出来的没有血管的地方切开,这两个连体孩子一共320毫升血,手术只失血30毫升。”
这项技术让周厚健感到很自豪。目前,医疗显示和海信CAS已进入全国40多家三甲医院,68家三级医院,成功救治2000多例疑难手术患者。
慢思维带来快发展
周厚健接手海信时,正好赶上中国彩电业的严冬。
“彩电以前属于各地骄子,大家都买不到,但那个时候,彩电突然就卖不出去了。1992年,我经历过海信发不出工资的时期。我跟我们总会计师讲,先把生产资金留下来发工资。”他说。
类似的严冬,在互联网电视大潮出现时,也曾让传统电视生产企业感到阵阵寒意。
那时,在外界眼中,传统制造企业正在成为“保守”的代名词,小米、乐视正在成为“颠覆者”的同义语。“好像到了你不是互联网企业就很自卑的地步。”周厚健调侃说。
对于互联网企业挑起的价格战,他的态度和上世纪90年代末期应对长虹价格战时一样,采取了不跟随的态度,“我不跟他,一跟就进入了他的逻辑,死定了。”这是周厚健的坚持。
近年来海信围绕智能化转型,在产业链上下游、国内国际市场都进行了多方布局。与TCL、创维不同,外界把海信的道路归纳为“造船出海”,而其他厂家多为“借船出海”。
曾与周厚健是大学同学的海信宽带公司黄卫平这样评价他,“他比我们好在哪呢,他平衡能力比较强,知道什么东西应该坚持,什么东西应该变化,变要坚决变,不能变一定要保持住,这是最难的事情。”
在这样的思维下,海信集团给众人一种印象,不管外界“概念”如何波涛汹涌,一直在冷静淡然按照自己的节奏走。
“有很多事儿我们是很认真地分析、对待的,比如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我们会立刻动起来,因为我们认为这是必须要做的东西。”周厚健说,而有一些东西我们不盲目跟随,比如“互联网思维”等等。
“我从来就不认为有什么互联网思维,就一个思维,就是市场经济思维。市场经济最终主宰是技术与消费者,互联网企业最大的优势就是他们知道消费者在干什么,知道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这是我们必须学会,必须掌握的东西。互联网本来就是一个工具,每一个产业都应该加互联网。”他说。
或者说,周厚健的“经济学”中贯穿始终的是慢思维,它更倾向于一种长期思维和理性思维。“一个企业不能盲目去跟一些东西,还要自己思考,所以我是认为这个学习是很重要的,就像我们这些人,一天不看书都觉得少了什么。”周厚健说。
2016年,在海信集团高管内部会上,总裁刘洪新传达了青岛市的决定:延长周厚健退休年龄,退休时间不定,主要看身体状况。由此,周厚健的“加时赛”就此开始了。此时的周厚健,满心满眼要把激光电视、智慧城市、医疗、金融四件事做好,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激光电视。
从电视领域来看,整个显示技术又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了,就像当年等离子跟LCD的状态一样。这次,海信把注押在了激光电视身上。
对于这个选择,周厚健似乎并不后悔。“为什么海信当时没有选择OLED呢?OLED本身是很好的技术,但是白光OLED一直存在烧屏、功耗高、亮度不够等问题。现在海信通过与国外公司合作减轻了烧屏的问题,同时海信还在跟量子点电视。但在大中屏幕以上,激光电视肯定是一个方向。”
尽管不少人都认为周厚健是海信发展的灵魂人物,他却一直对经济导报记者说,“我希望不要把海信的发展说成是周厚健在哪一件事上做的多么正确。昨天,我工作到凌晨一点半时,公司还有很多人在工作在忙碌。当时,我就写了封邮件发给自己:海信发展到今天,任何人没有理由说是某个人的功劳。”
“海信能够做的比很多企业要好的原因是风气,海信把风气、技术、治理结构看得很重。再一个,海信对技术十分重视。从企业治理结构方面来说,海信考虑比较早,考虑比较多,包括我们决策的过程、决策的程序,海信在这些年大的决策没有过失误,这不是依靠哪一个人,而是依靠一个比较好的决策程序。”
“不要形成小圈子。我把风气当中看得最重的是小圈子。我们禁止给领导送礼,不提倡节假日大家凑到一块儿喝酒吃饭,更不准用公款在一块吃饭。海信绝对没有公款吃饭,不是今天没有,是从1992年开始就没有。”周厚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