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 威海市全力打造“海上粮仓”建设核心区
近年来,威海市抢抓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机遇,深化蓝色经济区建设,强化经略海洋意识,全力打造 “海上粮仓”建设核心区,积极推动海洋渔业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跨越。“十二五”期间,全市海洋渔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9%,高出GDP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2015年达到1010亿元,占GDP的33%。其中水产品产量248万吨,达到粮食产量的2.7倍;渔业经济总产值1200亿元,渔业经济主要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先后成功创建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和中国海洋食品名城、中国海参之都、中国休闲渔业之都、中国远洋水产品加工物流基地。
一、突出“三个抓手”,夯实海洋渔业发展基础
牢固树立“大海洋”理念,从空间布局、载体平台、项目资金等关键环节入手,加强顶层设计,长远布局,精准发力,促进发展要素和创新资源向海洋渔业汇集。一是抓考核激励。出台《关于促进现代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将海洋渔业发展作为全市重点工作事项,纳入目标绩效管理考核,营造了发展海洋渔业的浓厚氛围。二是抓规划引领。按照陆海统筹、人海和谐、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思路,在全省率先制定并组织实施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规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海洋渔业规划,推动海洋渔业科学高效布局。三是抓资金保障。市级设立5000万元专项资金,组建海洋产业基金,累计发放海域抵押贷款150亿元,支持11家涉海企业在区域股权市场挂牌。2012年以来,累计争取海洋渔船更新改造中央预算内资金10.2亿元(占全省的85%、全国的21%),带动企业投入40多亿元。今年,争取省里重点支持我市海洋与渔业44项工作,落实资金8亿元。
二、打造“五大产业”,提升海洋渔业发展层次
坚持产业先行,推动海洋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促进海洋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一是做强远洋渔业。推行“船队+基地”发展模式,大力培植远洋渔业龙头企业,推进远洋渔业开发与合作,全力打造中国北方远洋渔业基地。2015年,全市专业远洋渔船达到352艘,实现产量28万吨、产值32亿元,远洋渔业总体规模占全省的80%、全国的20%。我省在国外重点建设的4处综合性远洋渔业基地(印尼、斯里兰卡、加纳、乌拉圭)全部由我市企业承建,沙窝岛获批北方唯一的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作业渔场拓展到三大洋公海和加纳等20多个国家管辖水域。二是做优近海养殖业。持续优化海水增养殖发展布局,构建良种体系,集中打造国家级综合性海洋生物遗传育种中心、10处专业性育种基地。全市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达到16处,占全省的23%,其中牙鲆、大菱鲆鱼卵供应量分别占国内市场的70%和40%。培植了海参、海带、牡蛎等6个年产值过10亿元的养殖品种,其中海带产量占全国一半,海参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2015年,实现海水养殖产量163万吨,产值220.8亿元。三是做精食品加工业。推动海洋食品产业精细化发展,重点培育海藻食品、海参食品、冷冻调理食品、远洋水产食品、罐头食品、休闲即食食品等产品,提升海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建设全国知名的海洋食品生产加工与销售基地,打造中国海洋食品名城。2015年,全市海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100家,年加工能力达到550万吨,实现产值700亿元,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冷冻调理海洋食品、海带食品、海产品罐头生产基地,被确定为国家级水海产品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四是做活休闲渔业。在全省率先制定专项规划、设立专项资金,连续三年对休闲渔业项目进行奖补,打造环千公里海岸线的休闲渔业产业带。发挥钓具及游艇配套件主产地的优势,通过展会、钓鱼比赛等方式,加强相关产业衔接,完善产业配套,增强发展合力。创建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17处、省级休闲海钓场17处和省级休闲海钓示范基地5处,分别占全省的41%、57%和70%。2015年,休闲渔业游客超过320万人次,实现产值50亿元,年增30%以上。五是推动海洋经济与市场融合。实施“互联网+现代渔业”战略,引导200多家渔业企业开办网上商城,打造了专业电商平台蓝色海洋商城,注册企业7000多家,促成交易额2000万元以上。成功打造中国海参交易中心和渔具交易中心,海参、渔具交易量分别占全国的1/4、1/2以上。威海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正式上线运营。
三、强化“三项建设”,增创海洋渔业发展优势
切实提高海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加快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努力打造特色品牌,不断增强我市海洋渔业发展核心竞争力。一是创新平台建设。成立了全国唯一的海产贝类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现代海水养殖、海参、海带、海洋食品等四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打造院士工作站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0多家,全国唯一的浅海海上综合试验场和海洋生物碳汇研发基地正抓紧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与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开展共建,与威海市渔业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科研院所超过100家。加强研发推广,实施了包括海洋863、973等项目在内的科技项目300多个,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所辖区市全部纳入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县,先进实用技术得到全面推广。二是园区载体建设。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做好服务,结合双岛湾科技城、东部滨海新城等重点区域开发,规划建设了35个省级现代渔业示范园区,渔业园区水产品产量、产值分别占全市的37%、40%。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协会)+养殖户(渔船)”的运行模式,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全市年收入过亿元渔业企业超过60家,其中过10亿元的20家;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32家,其中国家级8家。渔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80多家,入社渔民5000多户,纳入公司化管理体系的渔船达到70%。2015年,实现渔民人均纯收入2.6万元,达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倍。三是品牌建设。以重点龙头企业为依托,培育省级以上名牌产品65个,其中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5个。坚持地域品牌与企业品牌共创,不断加大对威海刺参、荣成海带、乳山牡蛎等“威海八珍”的宣传推介力度,在2014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评选中,“威海刺参”品牌评估价值为50亿元,在海产品品牌中价值最高。
四、落实“三项保障”,增强海洋渔业发展后劲
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强化海洋开发利用的统筹协调和综合管控,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一是落实生态保障。在全国率先成立海岸带协调管理委员会,加强海域用途管制;率先出台水产养殖场、渔港码头环境卫生规范,推行清洁生产。建成7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大乳山生态修复项目成为我国向联合国气候大会提交的3个典型案例之一。威海被授予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二是落实安全保障。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在全省率先对渔船安全采取计分考核,实施“黑名单”管理,与涉外入渔资格、燃油补贴等挂钩。加强渔船动态管控,陆上推行大马力渔船包保责任制,港上落实渔船进出港签证制度,海上强化监控平台密集检查。加强涉外渔业管理,全面排查“三无”和“套号、假号”渔船、异地挂靠渔船等特殊渔船,摸清底数,制订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7月份,省政府在威海市举行涉渔“三无”船舶拆解工作现场会,推广了威海的做法。三是落实质量保障。在全国率先出台《食用水产品管理办法》,开展育苗、养殖、加工、流通、消费等全产业链监管,推进海产品质量管理制度落实,严查违规行为。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水产品达到316个,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养殖产量占总产量的80%。以海参等主导品种为重点,在全省率先推行水产品质量管理追溯体系试点,水产品抽检合格率始终在全省、全国稳居前列。
下一步,威海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厚植引领发展的优势、夯实率先发展的基础,加大“海上粮仓”建设力度,实现种粮于海、产粮于海、存粮于海,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