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海绵城市建设 揭秘二环南路“海绵宝宝”是怎么工作的
二环南路上的全市首块高架路上的绿化带总绿化面积约26万平方米,在吸水、蓄水的同时,可缓解视觉疲劳。 记者郭尧 曹莫 摄
当你行驶在二环南路快速路上时,两侧绿化带从身旁一闪而过,可不要以为它跟其他道路常见绿化带一样,这里面其实暗藏玄机。若干“海绵高手”正摩拳擦掌,等待将降落在这条路上的雨水“一饮而尽”。它们不但能吸水、蓄水,在道路需要时,还能吐水,为人所用。
中央绿化带300个收水箱专“吸”高架路上雨水
9日,记者来到二环南路看到,地面道路沿线体量较大的绿化带当属中央绿化带。在海绵城市概念中,大多数绿化带被建设成下沉式,有助于路面雨水流入,在二环南路也不例外。不过,这里的中央绿化带吸收的可不是地面的雨水,而是来自“天上”——高架路上的雨水。
市市政公用局相关人员介绍,降雨时,桥面雨水经过沿高架墩柱安装的雨水管,首先排入桥下墩柱间的收水箱,雨水蓄满后,会通过收水箱上方的溢流口排到绿化带的土壤中。记者看到,每隔30米左右,墩柱一侧留有溢流口,一旦中央绿化带的雨水也超过达拦蓄深度,雨水就会通过溢流口排入排水系统,不会滴落到地面道路上。
据了解,二环南路全线设置了150组共300个收水箱,每个容量约10立方米,足以满足高架排水需要,收集起来的雨水可用于绿化。此外,在英雄山路立交东南角还修建了3000立方米容量的蓄水池,能收集立交匝道雨水,使高架雨水“无处可逃”。
机非隔离带立沿石“开门” 快车道雨水无处可藏
如果在二环南路行驶时放慢车速,稍微留意一下路边机非隔离带,靠近机动车道一侧的立沿石,就会发现它们的与众不同。每隔不远,就会有两块相邻的立沿石分别被开了一个“门”,“门”上还安装了金属“栅栏”,这些就是机动车道雨水的收水口。这一位置的道路还被加大了横向坡度,以增大收水能力。
机动车道雨水通过这些“门”进入机非隔离带后,随着慢慢下渗和积蓄,土壤饱和后无法被吸收的雨水才会通过隔离带中间设置的溢流井进入排水系统。有的路段立沿石中还会偶尔出现几个“矮子”,它们的上沿比其他立沿石低,相应位置的快车道上还安装了雨水篦子,就是让雨水蓄满隔离带后可通过这些“矮子”的头顶流到雨水篦中排走。
与其他道路机非隔离带不同,这里还给树木花草设置了“隔间”,每三五棵树之间会有一个挡水墙或溢流井将它们分开,增加其蓄水能力。
山谷蓄水坝路边还能赏水景 山体雨水别想上路
山东大学兴隆校区北门东侧原来有一条小山谷,长期无人打理,破败不堪。二环南路工程开工后,建设者将这里作为道路整体的一部分,重新为它“装修”。
改造后的山谷内设置了巨石形状的拦水坝,在汛期可产生水流层叠的景观效果,还能实现雨水拦蓄促渗。在山谷北岸,还建设了一个小型花园,既有人行步道,也有植草沟等“海绵”设施。
在二环南路的“海绵”快速路建设中,还有一个重要结构是植草沟,主要功能是收集山体雨水。在山东大学兴隆校区路段人行道北侧,就结合山体坡度修剪了一处植草沟,沿山体流下的雨水进入沟内可实现存蓄的作用,不会直接流到路上。
此外,隐藏在机非隔离带和树池带等区域的石笼、渗水过滤井等,也能起到防冲刷和截污净化的作用;人行道上的透水花砖,更让道路吸水无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