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大秧歌:粗犷又深情地扭出审美和历史价值

31.10.2014  12:49

  海阳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系民间社火中的舞蹈部分,流行于山东半岛南翼、黄海之滨的海阳市一带,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它遍布海阳的十余处乡镇,并辐射至周边地区。1983年北京舞蹈学院舞蹈系,把海阳大秧歌正式列为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必修教材,登上了高等学府的讲坛。1996年,海阳市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2006年5月20日,海阳大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海阳人民集体智慧和创造精神的体现,海阳秧歌鲜明地展现了海阳农村百姓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是一方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
  海阳秧歌源于汉,创于明,兴于大嵩卫城(今凤城)。清朝中期,即雍正十三年裁大嵩卫设海阳县以后。海阳旧县城凤城,依山傍水,海运方便,是当时海阳经济文化的中心,这势必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当地有这样一首民谣:“乡下秧歌进了城,先拜娘娘后耍景;正月十五不进城,过日来了撵出城。”说明秧歌当时已成为庆贺节日不可少的活动内容,而凤城已是四乡秧歌的活动中心。
  海阳秧歌得以逐步发展、日趋成熟,重要因素之一是它能不断吸收各种外来艺术的精华,如乾隆三十五年海阳柳树庄人陈英弼编写的秧歌剧《陈老喜劝子跑四川》序中所述:“余随胡公廷章供职邛州,甚爱蜀歌之美,仿做‘跑四川’。教秧歌班演唱”。由此可见,早在二百多年前,海阳秧歌的音乐唱腔就已经借鉴蜀歌了。另外,海阳秧歌中“乐大夫”俗有“螳螂门”、“八卦门”之分,即是指他的舞蹈基本动作汲取了不同拳术套路而形成各自的风格。
  尽管形式与内容不断变化,但海洋秧歌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却始终没有变,人们素以看秧歌、演秧歌为生活中一大乐事。正月间,每当秧歌锣鼓一响,男女老少便蜂拥而至,争相观看,墙头、屋顶、树上……处处挤满人群,“没有秧歌不叫年”,已成为群众的一句口头禅。人们的喜爱为海阳秧歌的延续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海阳秧歌也因而经久不衰,得以继承和发展。几十年来,海阳大秧歌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的重视和支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赋予了新的活力。
  海阳大秧歌素以粗犷奔放、感情充沛、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著称于世。在表演形式上,分大场子和小场子两种,大场子是群舞,锣鼓铿锵、万马奔腾,宛若大河滔滔。小场子多是双人舞、多人舞,恰似小桥流水,一波三折,美不胜收。海阳大秧歌独具的优秀民间艺术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吸引了大批艺术家、学者及国内外游客前来学习、观赏。中央、省、市电影制片厂、电视台多次将海阳大秧歌拍成影片和录像。1983年,北京舞蹈学院把海阳大秧歌正式列为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必修课程。
  海阳大秧歌既能走街串巷演出,也可到固定场地进行大型演出,是举办庆典活动的理想选择。海阳大秧歌专业秧歌队对外营业性演出,由海阳市文化局统一安排。如今,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为切入点红色年代传奇大剧《大秧歌》,讲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乞儿海猫回山东海阳寻亲,从而发生的一段夹杂家族恩怨情仇、惊心动魄的抗日热血传奇故事,正在海阳进行为期3个多月的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