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曾经辉煌今待涅槃重生 济南工业遗产的前世今生

06.01.2016  12:59
昔日曾经辉煌今待涅槃重生 济南工业遗产的“前世今生” - 山东华网
昔日曾经辉煌今待涅槃重生 济南工业遗产的“前世今生” - 山东华网
来源: img01.e23.cn
昔日曾经辉煌今待涅槃重生 济南工业遗产的前世今生

 

 

 工业遗产改造意向图

  英美烟草公司济南分公司,建成于1919年。该楼是一座以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为主的建筑,在商埠区众多的日耳曼风格的建筑中较为醒目。总体风格呈凹字形,造型讲究,设计大方,是当时济南较为壮观的建筑之一。

  铁道部机车工厂,1910年清政府向德国贷款始建,时称津浦铁路大槐树机厂。厂内遗存老建筑4处,分别为建厂初期的办公楼(现用于厂史馆),两处公寓楼(现用于办公楼)以及一处水塔,无老设备遗存。

  一个生命如果没有记忆,人生将有很多空白;一个城市如果没有记忆,必将留下太多遗憾。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日趋迅速,大批老工业企业搬离市区或拆迁改造,留下诸多工业遗产。可以说,这些企业见证了我们城市工业发展的历程,代表了这个城市的工业文化,这些工业遗产理应受到重视和研究。

  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的路上,泉城一直在努力。

  保护工业遗产只靠一个部门不行

  “工业遗产是城市重要的记忆。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对传承工业文明、彰显城市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探索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工业遗产保护机制,对有效保护工业遗产具有重要作用。”谈到工业遗产保护的话题,市规划局党委书记、局长贾玉良的语气沉重又充满深情。

  令人欣慰的是,在近日开展的全市工业遗产保护大型社会调查活动中,社会各界人士对这一课题表现出极大的认可和支持,很多市民通过打电话、发邮件等方式,提供济南工业遗产保护线索,表达个人见解建议。有的市民还特意把保存多年的老照片、旧报纸等送到规划部门,希望济南的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更快推进。

  家住天桥区工人新村的本报读者韩艳对市规划局工作人员说,“《济南日报》上刊发的关于老厂房、工业遗产如何保护向全体市民发问的新闻,我认为非常好。那些老建筑、老厂房、老院子,不仅具有时代印记,更有老济南人的共同记忆。厂房建筑保存完好的,要予以保留,可改做济南工业历史博物馆,也可作为机械工业等专业的学校学习的实验操作基地。有些比较旧的工厂大院环境好,可发展成艺术长廊,形成有特色的文化街区。机械设备、厂房院落整体风格突出的,这么好的活道具总比拍电视的来得真实。拍个咱济南老工人的微电影,老厂房就是不可或缺实景拍摄地啊。”

  在前年举行的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胡正春代表就提出“济南工业建筑遗产进行有效保护”的建议,市规划局进行了认真答复,表示将把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作为重要工作,积极衔接配合相关部门,科学规划,做好对工业遗产等的保护工作,承担起规划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历史社会文化美学价值“全都有”

  那么,什么是工业遗产呢?

  市规划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工业活动遗留下来的物质遗址和非物质表现,称为工业遗存。工业遗存中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部分,称为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具有多重价值,体现在历史、社会、文化和美学等方面。历史价值在于是城市工业文明和近现代工业进程的记忆和缩影;社会价值在于至今影响务实创新的价值观念、尚德诚信的经营理念、做强做大的竞争意识等;美学价值在于其独特的空间结构、‘工业语言’所表达的震撼人心的‘技术美学’。”

  工业建筑同其他一些民用建筑相比,结构坚固、体量较大、空间灵活、外观朴素,体现工业美学的逻辑性和秩序性,其建筑保护和改造利用,具有资源利用、保护环境和留存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可为城市特色的塑造提供资源和条件。

  济南的工业遗产主要包括近代工业产生、初步发展和迅速发展时期,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工业全面建设时期的工业建设所留下的工业文化遗存。具体包括建筑物、工厂车间、磨坊和相关设备,相关加工冶炼场地、仓库、店铺、能源生产和传输及使用场所、交通设施(如铁路)、工业生产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银行、邮局、医院),以及工艺流程、数据记录、企业档案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工业文明曾经很给咱济南“长脸”

  自洋务运动,济南揭开了使用现代机器生产的历史,自开商埠后,面粉、纺织、印染、化工、造纸、机械、五金等行业全面发展至鼎盛时期,解放后至“一五”期间,纺织、机械等行业发展渐成规模。

  ●近代工业遗存

  洋务运动促使济南近代工业的产生。此时的工业基本为官办,民族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尚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典型代表包括山东机器局,系我国早期著名军工厂之一,也是济南近代历史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机器工厂。

  自开商埠催进近代工业发展。济南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自开商埠的城市。自开埠通商到抗日战争爆发这段时间,是济南近代工业的发展与兴盛时期,覆盖35个行业,涉及面粉、纺织、印染、化工、造纸、机械、五金等几大支柱性轻工行业,尤以面粉、纺织、火柴最为发达,曾鼎盛一时。据统计,此时期企业已逾500家,其中,机制面粉业10余家,纺织业200余家,印染业10余家,酿造业200余家,化工业90余家,火柴业10余家。

  这一时期典型代表包括:济南近代最早的机制面粉厂成丰面粉厂,山东近代著名的民族工业之一、山东省近代第一家印染厂东元盛印染厂,济南近代第一家较大规模的民族资本私营纺织企业成大纱厂,以及济南机车车辆厂、裕兴化工厂等。

  ●现代工业遗存

  1953年济南执行第一个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后,济南工业发展建设进入新时期,工业遗存众多。北郊集中分布纺织工业,如济南国棉二厂、济南针织厂、毛巾总厂等;西南郊集中分布机械工业,如试验机厂、山东建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

  现代工业遗存整体情况良好,厂区内经统一规划、路网系统完整、功能分区明确、建筑质量良好,至今仍有许多建筑能够满足现代生产的组织要求。但未来随着城市发展,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搬迁,原本沿河沿路、位于城市中心位置的工业生产逐渐向外围转移,及时保护有价值的工业遗产迫在眉睫。

  这么珍贵的东东可不能随意废了

  与国内很多城市情况类似,济南工业遗产保护也一度存在重视不足、家底不清、保护经验匮乏、措施不力等问题,使不少工业遗产成为当时城市建设发展的牺牲品,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工业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只有认定和保护工作先行,才能防止对其随意废弃和拆毁。”贾玉良介绍说,为此,市规划局围绕工业遗产这一特殊、亟需保护的对象,开展了一系列探索研究,并在规划工作开展实践探索,例如将原济南皮鞋厂改造为西街工坊文化创意产业园,通过赋予老工业建筑新的使用功能,使该处工业遗址重新焕发活力,也为开展下一步遗产保护工作积累丰富经验。

  开展工业遗产调研摸底工作,委托专业测绘单位,对二环以内的旧厂区进行全面细致的普查,了解旧厂区现状生产使用状况,对其中有保护和再利用价值的旧厂房将进行汇总登记,目前已初步摸清家底并形成三部分研究成果,明确保护思路与模式,提出保护策略,完善政策建议。

  结合规划管理工作,他们落实工业遗产保护的理念,以点带面,保护利用。在具体项目中,进行“工业遗产保护尝试”,结合厂区内特色工业建筑进行了保留与妥善利用。

  在建设项目规划策划和管理中将工业遗产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规划策划环节,对有保护利用价值的工业建筑,结合策划方案合理确定保护利用的方向,提出保护利用的具体要求。规划审批环节,严格按照规划条件的要求审查审批设计方案,确保新建建筑与保留工业建筑之间合理的间距要求,并在设计方案中吸收工业建筑的元素符号,使新建建筑与保留建筑外观协调,相得益彰。批后管理环节,根据规划审批的具体要求进行验收核实,对未按照规划要求保留或未按照规划用途使用的建设项目,坚决要求建设单位进行整改。

  为对工业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2015年10月,全市启动《济南中心城工业遗产调查与保护利用策略研究》,分为工业遗产现状普查调研、分类标准研究、总体保护规划研究、典型案例策划研究四个部分,邀请专业设计单位和业界权威专家参与。该研究将于2016年5月份完成,用以指导济南具体工业遗产保护工作。

  “我们愿与社会各界一道,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做法,深入探求符合济南实际、具有泉城特色的工业遗产保护之路,让工业遗产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让工业遗产在保护利用中涅槃重生!”采访中,贾玉良的语气中一直饱含迫切,又满怀信心。

  另据了解,去年5月,“星工坊”影视文化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济南,拟对中国重汽集团技术中心原有旧厂房进行改造,将其打造成一座儿童影视娱乐综合体,作为济南版的“环球影城”,为儿童娱乐、体验、学习、成长提供舞台。这可以看做是济南老旧厂房改造行动的一个缩影。我市各县(市)区也积极行动起来,例如市中区内二七新村、四里村、王官庄、白马山、陡沟5个街道辖区内共有闲置旧厂房11处,总占地面积866.6亩。对于这些闲置旧厂房,市中区已进行了发展规划。其中,重汽离合器厂拟用于发展集特色酒店、创意产业于一体的“Loft济南·慢生活”文化创意产业园,济南变压器厂拟用于发展集特色酒店、创意产业于一体的“红场·1952”文化创意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