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川奈那子:一个日本年轻人的中国印象
涩川奈那子
涩川奈那子在写寄语
涩川奈那子在寄语中写道:“大家好,我在济南已经学习半年多了,一直想要认识更多的人,和大家一起交流。我希望大家身体健康,一切顺利。祝大家新年快乐。 ”
二战结束已经整整七十年,作为战后出生的第三代人,21岁的日本人涩川奈那子,在中国短暂的留学经历,便烙上了中日交往中无法抹去的痕迹。如何看待中日战争?如何看待日本与中国的交往?成为涩川奈那子在中国生活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中国缘分:来自雪国的日本女孩
涩川奈那子来自日本新泻市,这是一个不被中国人熟悉的地方,既被人们称为“雪国”,又被称为“稻米之乡”。川端康成的《雪国》,写的就是新泻。
就像大多数中国人都不了解新泻一样,涩川奈那子对于中国的了解也少之又少,除了听说过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以外,对于她后来要去留学的城市——济南,涩川奈那子几乎一无所知,甚至闻所未闻。
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涩川奈那子看到了一则通知,新泻市招募到中国交流学习的成员,只要年龄在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都可以报名。此次交流一共六个名额,涩川奈那子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与她一起来到济南的,还有另外两名日本人。
在北京师范大学进行了半年的语言学习之后,涩川奈那子来到了济南大学,开始了为期一年的留学生活。在异国他乡生活并非易事,尤其对一个女孩子而言。宿舍没有暖气、经常停水、电费动不动就超额支出、方言听不懂……在涩川奈那子看来,作为山东的省会城市,济南跟北京、上海非常不一样,生活上的困难让涩川奈那子无所适从,大部分的时间,她的生活局限在与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交流。
当然,在济南生活期间,难忘的记忆并非全是困难,也有快乐和收获。
最直接的快乐莫过于语言上的进步。涩川奈那子说,刚来的时候上课完全听不懂,如今,随着认识的汉字越来越多,她能阅读的内容也越来越多。记者随手指向窗外某品牌的广告语,想考考她,涩川奈那子用生涩的汉语一字一顿地读出:“不管几比几,不要转基因。”“转基因什么意思,不明白。”涩川奈那子羞涩地笑了笑。
尽管来中国的时间不长,对于中国人喜欢厚待外国人的心理,涩川奈那子也颇有感触。涩川奈那子经常和法国、非洲朋友一起出去逛街,有人会热情地问法国人和非洲人是哪国人,而在一旁的涩川奈那子,则会被忽略,鲜有人“问津”。“他们把我当成了中国人,我会有一点点伤心。”涩川奈那子说,有时候会羡慕法国和非洲的朋友,能得到别人的热情关注,而法国和非洲朋友则说会羡慕她,他们不喜欢被当作老外“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