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涪陵页岩气田:以环保的名义,为祖国“争气”
烟雨蒙蒙,山路曲折。
从重庆涪陵出发,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记者来到了全球除北美之外的第二个页岩气田——中国石化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田。隐匿在巴山渝水的清透翠绿中,一个个采气平台悄然运转,为最远至上海的用户采取着清洁而又高效的能源——页岩气。
页岩气是一种蕴藏广泛的非常规天然气,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于数千米地下的页岩层中,其成分以甲烷为主。在涪陵,页岩气储层丰度高,质量优,其所产生的页岩气甲烷含量超过了98%,不含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物。涪陵页岩气田2017年底建成100亿方年产能后,预计每年可减排1200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植树1.1亿棵。目前,涪陵页岩气田日销售页岩气达到了1600万方,相当于3200户居民每日用气需求。而就在前不久,涪陵页岩气田累计供气突破了100亿方。
如此清洁的能源在开采时是否能够做到干净、环保?“涪气人”用事实告诉了我们关于环保的真相。
中国页岩气商业开发第一井、重庆市政府命名的页岩气开发功勋井——焦页1HF井
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守护水资源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页岩气是如何从地下跑到地上的?通俗来讲,页岩气藏在岩石之中,要想取出就必须钻探打井,制造溢出通道,并在井下制造高压条件,用压裂液使岩石迸裂,形成网状裂缝,让页岩气喷薄而出。
“打井”、“压裂”两个步骤看似简单,却对当地水资源保护提出了极大挑战——首先要避免污染,其次要杜绝浪费。
涪陵属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暗河众多,钻探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对地下水资源带来污染。面对这一问题,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安全总监江建飞给出了答案:“我们在确定井位之前,对地下的水文情况进行了反复仔细的勘探,避开地下溶洞暗河。同时在浅层环境水体所处地层钻进过程中,一律采用清水钻进。”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辅以系统严谨的工作流程,钻探工人们在工作中几乎杜绝了污染的可能。“我们宁愿速度慢一点,成本高一点,也要尽力保护这里的山山水水!”
正在抄取数据的一线工作人员
上文提到,压裂环节要使用“压裂液”。曾有人统计:当井下遇到坚硬岩体时,单井用压裂液需耗水3万方左右,相当于15个标准游泳池!如此巨量的水如果全部采自地下,将会为当地居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不从地下采取,水从哪儿来?
俗话说,“远水解不了近渴”。但面对现实,要解近渴必须用远水。远水在哪里——磅礴浩大的乌江。于是,涪陵页岩气公司自建管道和泵站,利用白涛工业园区提取乌江之水,无数条管道穿越崇山峻岭通至各个施工平台,为其输送“生命之源”。在雄伟的乌江下游,这样的用水量仅仅是它“脉搏一瞬间的跳动”。
此外,钻井液、采气伴生水等废水的循环使用也让平台“一举两得”——既有效处理了废水,又增添了一部分量级可观的水资源。
要“轻轻地来”也要“轻轻地走”
记者曾以为,与高高耸立的钻井平台相匹配的,是重型机械隆隆的轰鸣声。而来到焦页84号钻井平台后,记者发现,现场不仅没有钻机刺耳的噪音,也没有内燃机工作产生的黑灰色废气。
正在记者讶异之时,该钻井平台的工作人员在一旁说道:“这里用的不是传统的柴油机,而是高压网电,又环保又安静。”正如该工作人员所说,“油改电”所带来的改变,并不仅仅是能源使用结构的不同,其更提升了周边环境的和谐度,大大缓解了工业生产需要与自然、当地村民之间的矛盾。
焦页84号平台上高耸的钻塔
提到村民,记者还采访了一位家住采气平台附近的住户。“(日常采气时)很安静,没有一点声音。”楠木村村民罗远亮用手指着不远处已经进入生产阶段的焦页5号平台,对记者说道。“那之前钻井时呢?”记者追问。“有响声,但不是整天响”,罗远亮笑着回答。
原来,钻井时容易产生噪音的环节工作时间,都被“涪气人”牢牢控制了起来。在之前,涪陵页岩气公司发布了全国首部页岩气开发“环境保护白皮书”,其中明确写道——“晚上10点至早上6点禁止动用高噪音机具作业”。站在页岩气田的角度,这一规定看似缩短了工作时间,影响了生产,但从发展的眼光出发,当下尊重自然,未来受益无穷。
村民罗远亮正在接受记者采访
曾经有一位重庆日报的记者这样形容涪陵页岩气——“页岩气为什么叫清洁能源?因为页岩气从‘娘胎’里出来就没有受到污染!”。在涪陵,我们目睹了“从头到尾”干干净净的页岩气从“娘胎”中呱呱坠地的每个瞬间,我们更看到了理解生态、尊重自然的“涪气人”,肩抗国家重任与社会责任坚毅前行的背影。他们以环保的名义,为祖国“争气”!(光明网记者 毕孝斌)
编辑:李悦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