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体育设施开放学校要达百所

24.12.2015  10:59

  12月,淄博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意见》。该意见从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目标、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夯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础。

 

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该意见指出,要广泛深入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在全市中小学深入开展班班达标活动,不断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确保合格率达到95%以上。

  继续深入开展校园“四操、四球、一拳、一游”普及活动,同时带动其它体育项目开展,实现“校校有体育特色,人人有体育特长”。积极推进学校体育设施面向社会开放工作,力争全市“山东省学校体育设施面向社会开放单位”总数达到100所。

  要全面开展体育工作评估,如实填写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自评结果报表,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监测点校”和“示范学校”要充分发挥实验示范作用;各区县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编写本区县和各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实行局长、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创建和管理,到2020年,力争全市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达到7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达到60所,普通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达到200所。

 

2020年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增加3至5所

 

  淄博将结合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推行县级竞技体校多元化办学模式,强化选材训练功能,加强县级竞技体校规范化建设。各县级竞技体校在校生不少于200人,开设项目不少于6个,场馆器材设施和教练编制达到项目开设所需训练要求和数量,每年向上级训练单位输送后备体育苗子达到在校人数的20%以上。

  要积极创建各级各类体育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争取到2020年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达到4至5所,其中有2所县级竞技体校达到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创建标准;省级后备人才基地达到15至18所,3至5所县级竞技体校创建成省级优秀运动队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同时要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管理,到2020年全市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在现有基础上增加3至5所,积极创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户外营地。

 

加快建设现代化新体校

 

  意见指出,淄博将加快市新体校建设,打造一所学习、训练、生活三集中的现代化体校。加快构建运动员文化教育新体系,落实九年义务教育政策,保证运动员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逐渐扩大专科和本科学历教育比例。

  大力实施“奥运争光计划”,以在奥运会、全运会、省运会上争创优异成绩为目标,巩固和加强全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调整优化运动员项目布局,加大对优势项目的投入力度,积极培育拓展新上项目,增强省运会竞争优势。

  积极创新训练管理体制,遵循竞技体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力争新体校运动员规模达到1800人,带动全市青少年业训工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