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环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环保工作情况
7月22日,2015年上半年淄博市环境保护新闻发布会在市网通大厦新闻发布会议室召开。淄博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洪兴主持,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于照春发布了上半年全市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和下半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
今年1至6月份,淄博市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天数为65天,同比增加10天,良好率35.9%,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为90天,同比增加14天,增幅列全省第10位。
今年共新增加了两项排名,分别是重污染天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排名。其中重污染天数,上半年共有15天,列全省第11位,改善幅度列全省第3位。综合污染指数9.52,列全省第17位,改善幅度列全省第9位。
细颗粒物平均浓度、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分别为87微克/立方米、159微克/立方米、89微克/立方米、60微克/立方米,改善幅度分别为14.8%、9.3%、26.7%、6.4%。上半年共获得生态补偿资金693万元,列全省第6位。
1至6月份,全市8个省控以上河流出境断面化学需氧量(COD)平均浓度32.1毫克/升,同比升高4.2%,氨氮(NH3-N)平均浓度1.61毫克/升,同比改善32.5%。
1237项重点工作开工率98.06%
今年以来,淄博市委、市政府创新工作体制机制,着力强化对生态环保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调度督导,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工作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完善了生态淄博建设工作的领导机制,市委、市政府调整了生态淄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机构,增设了8个专业工作组,强化对生态环保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了调度督查机制和考核验收办法,建立了“三级督查”体系,分别由市生态办、“两办”督查室和组织、监察等部门牵头,强化对环保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督查力度。上半年,全市确定的1237项重点工作任务,已完成584项,试运行12项,开工619项,开工率为98.06%,完成率为47.21%。
调度督导力度日趋强化。市委组织开展了生态淄博在行动系列活动,每月召开生态环保工作调度会议,王浩书记亲自参加,对全市重点工作进行安排调度。
上半年安排部署了36项重点工作任务,应于6月30日前完成的共9项,已完成6项,正在推进3项;各区县和有关部门承诺应于6月底完成的事项45项,已完成34项,正在推进11项。
信息公开力度明显增强。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组织参与生态淄博建设工作的10个区县和17个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公开表态承诺,明确了各自生态淄博建设的工作任务、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
九大专项行动进展顺利
今年上半年,九大专项行动进展顺利。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顿、煤炭清洁利用、边界联动执法、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设施规范化运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扬尘污染防治、城市建成区燃煤锅炉整治、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以及环境信访突出问题整治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关停取缔违规建设项目447个,依法取缔边界“土小”和重污染企业12家,整治污染严重企业28家。所有国省控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关键参数实现固化,消除了数据造假隐患,共调查了313家畜禽养殖场。完成了建筑工地、道路冲洗、物流园区等重点扬尘污染源的摸底调查,每月定期开展露天矿山及商品混凝土企业扬尘污染防止夜间专项监察。中心城区的露天烧烤基本全部更换使用无烟烧烤炉具420台。全市共有70多家企业开始动工或已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任务。另外,受理环境信访事项2156件,同比下降5.5%。
下半年推进两项重点工作
下半年,淄博市环保系统对企业要下决心关闭一批、治理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另外,下半年该市将推进两项重点工作,按照编制的《淄博市孝妇河流域“治用保”水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市区联动,深入“治”、突出“用”、完善“保”,利用2年左右的时间,实施6大类46个工程项目,确保黄土崖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提高“清水润城”工程效果。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开展空气异味治理工作,实行部门负责实施、市区镇村联动、企业强化治理管理的工作模式,组织“向异味宣战,改善空气质量”专项行动,治理化工异味、焚烧异味等7大类空气异味,保障群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