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擦亮齐文化品牌 推进文化名城建设

16.12.2015  10:15

  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为迎接“十三五”开局,围绕经济、社会及文化建设,转理念、变思路是各地的主旋律。山东省淄博市,是地处鲁中的一个老工业城市,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又面临如何转型以适应“新常态”的现实困惑。为破题发展、攻坚克难,今年,中共淄博市委、淄博市人民政府提出“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落脚点,以阐发齐文化时代内涵和打响齐文化品牌为主线”,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鲜活城市形象、鲜亮文化品牌的文化名城。以此为抓手,盘活齐文化、聊斋文化、陶琉文化以及名胜等资源,坚守历史底色,发挥当代活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建设与惠民发展之路。

  深挖齐文化,史迹活起来

  临淄,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故都,有着长达800余年的历史,被誉为“齐文化的完美解说者”,不仅《管子》、《孙子兵法》、《考工记》等历史典籍诞生于此,这里还是个庞大的“地下博物馆”,宫殿建筑遗址、田齐王陵、东周殉马坑等历史遗迹众多。

  “仅临淄就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有封土的古墓(台基)159座,230余处古文化遗址,历史底蕴深厚。”在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周茂松看来,源远流长的齐文化不能只躺在“故纸堆”里,而要适时展示、合理阐发和创造性应用。

  为了梳理历史流脉,让更多的历史遗存走入大众视野,在临淄,一个占地15.22万平方米的齐文化博物馆群在太公湖北岸拔地而起。在齐文化博物馆、足球博物馆等一座座展馆中,或专题陈列着齐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项目,或浓缩中国蹴鞠文化史、世界足球史,抑或集中展示了考古出土的钱币、文字等实物。“妈妈,我也要试试这样踢球。”11月19日,在足球博物馆展示古代蹴鞠技法的一组雕塑前,小朋友刘子凝看得入迷。该馆中,不光有“球不离足”的技艺模拟,还有不同朝代比赛规制的演示,也有将参观者幻化为“球员”的光影传送……集历史文化研发、产品开发、参观游览于一体的展示活动,让不少游客眼前一亮。

  政府主导,统一设计、规划,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模式为齐文化的挖掘、整理带来了新思路。在齐文化博物馆群中,占地7.92万平方米的民间博物馆聚落由齐国文字博物馆、世界钱币博物馆、红太阳珍藏馆等展馆组成,皆是社会力量参与的成果。走进齐国文字博物馆,树神纹、龙纹瓦当讲述了古代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形状各异的封泥反映了印信制度的历代变迁,一件件残瓦碎片背后,是对历史的鲜活见证。该馆馆长王也介绍,馆中3000余件瓦当、封泥、碑刻等,是他近30年的个人收藏,为将这些“宝贝”展出,他又筹资3000余万元投入馆舍的修建、陈列。“起初收藏纯凭个人兴趣,单件实物或许不成体系,但当手中的物件越来越多,价值也越来越不可估量,应该拿出来向大家展示。”王也说。在临淄区文化出版局局长毕国鹏看来,民间馆聚落在向观众展览、展示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带动了学术研究、艺术品交易等周边项目,不失为齐文化推广、应用的崭新尝试。

  不同形式的阐发,也让齐文化在当下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甫田》是《诗经·齐风》中的篇目,淄博市歌剧舞剧院2012年就以该诗为素材、以古齐国为背景打造了舞剧《齐风·甫田》,通过一对恩爱夫妻与儿子聚散离合的故事,展示了父子两代卫国安邦的社会图景。“齐风浩荡,韶韵悠长……”今年10月,该剧为第十届山东文化艺术节揭幕,也令古齐国的恢宏画卷走入观众心中。而像“齐文化的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等专家讲座及《齐文化研究系列丛书》、《齐文化廉政名言故事集锦》等专著,则为人们了解齐文化提供了理论与学术支撑。

  活态传非遗,遗产用起来

  在拥有大量“看得见”的遗产外,浓缩一方地域文化及精神价值的非遗资源,也是淄博历史文化底色的表征。现今,淄博有五音戏、蹴鞠、聊斋俚曲、牛郎织女传说等13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另有35个项目入选省级非遗名录。

  “文化名城建设中,深挖资源是必然举措,同时也要有创新、有融合。”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调研员李玉福介绍,近年来,淄博借助非遗博览会、山东文博会等促进非遗项目的展示与传播,还通过有选择地与科技、市场力量结合,推动诸多项目转型发展。

  11月20日,在临淄淄博永昌鹧鸪演艺剧院,20来平方米的排练厅里挤满了人,在院长刘永昌的带领下,鹧鸪戏《宝莲灯》的响排正在进行,“二娇儿争相前去抵命”“昔日有个二大贤”等唱段经由鹧鸪鸣叫般清脆嘹亮的声腔唱出,别有韵味。这个传唱了近300年的剧种,“文革”后濒临消亡,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重获新生。“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遗后,剧种情况明显改观,近年来,我们重修了‘南北京’等旧本,整理了连台本戏《太公传》,还曾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了《宝莲灯》。”刘永昌介绍,作为独立注册的民营艺术团体,该院今年承担了17场惠民演出任务,每场享受政府补贴3000元,尽管目前仍存在办公场地、经费等不足,但只要鹧鸪戏不断代,一切困难都将迎刃而解。像鹧鸪戏一样,五音戏、聊斋俚曲戏等淄博土生土长的剧种,得益于非遗保护,有的走出了国门,有的走进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演出。

  非遗整理让一些濒危项目焕发了生机,而对于个别门类而言,能否依托核心技艺,有效地开发、应用,是一道需要破解的难题。博山窑陶瓷刻绘是在博山玉瓷坯料上,经成型、雕刻、彩绘、多次烧成等工艺制作陶瓷艺术品的技艺,自清代至今已传承150余年。但在上世纪中末叶的工业化生产浪潮中,该技艺几近失传。2014年,该技艺第五代传承人王延珠等组织成立了淄博依山堂玉瓷厂,在进行项目保护的同时积极寻求突破。走进依山堂玉瓷展厅,一件件光华朗润的瓷瓶上,或雕刻着花鸟虫鱼,或着墨于古代高士,不少访客来此观器形、赏釉面、品绘画,陶醉其中,一旁的工作室内,不同艺人循序完成瓶体雕刻、颜料填色、喷绘釉料等工序。提起眼前初具规模的创作、生产流程,王延珠坦言,这得益于一次转型尝试——调压器“调”出了这条产业之路。“随着原材料价格上升,当地老牌调压器行业利润压缩,但厂房和窑炉仍能使用。生产调压器的技术和标准,能大幅提升陶瓷烧成中材料配比的精确度。一次烧成高1米以上、直径50厘米左右的瓷瓶,技术难题得到了解决。”王延珠介绍,技术的融合还带来了经营的跨界,原先采购调压器的客户,也成为艺术陶瓷的购买者,其下单比率占据了重要份额。

  “依山堂”仅是一个缩影。像周村烧饼、淄博花灯等非遗项目,正逐步实现传统技艺保护与市场化探索的双轮驱动、融合发展。

  产业集聚化,招牌亮起来

  深厚的传统与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进程如何圆融?“淄博是个工业城市,也是个历史、文化之城。但我们不能安于传统、固步自封,应在把它们存续下来的同时,为发展助力。”谈及当前的文化名城建设,周茂松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盘活思路”。

  “盘活思路”的例子在淄博有很多,文化产业发展就是一大特色。位于淄博市高新区的山东世纪天鸿书业,20年前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短短10余年间,业务规模增长近百倍,并于今年9月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上市。董事长任志鸿的“生意经”就是突破单一的发展理念,进行产业化运作。现今,该书业不仅融合了民营、直营、电子商务等不同销售渠道,推动以教辅类为主的图书策划发行,还依托信息技术公司,开发教育软件产品。“教育行业进入互联网领域是大势所趋,接下来,我们还要逐步形成该领域内有影响力的产品,强化、提升服务水准。”任志鸿说。在淄博高新区的高科技创业园内,任志鸿和他的公司并非“单打独斗”,像山东长征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卓创资讯集团有限公司等一个个网络、出版类产业项目正迅速发展。

  资源集聚为文化产业化发展带来了“集群效应”。周村古商城街区纵横、店铺林立,是鲁商文化发源地之一,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古街,众多民俗、非遗、古迹汇集于此,各具特色。11月1日,游客李云在周村烧饼博物馆现场体验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周村烧饼制作技艺,在品尝了“劳动成果”后,她采购了满满两袋,连说,“还是这里的最正宗。”而在状元府、大染坊、瑞蚨祥等有特色的门店或宅院,不少游客纷纷停下来拍照留念。据淄博市周村区文化局局长丁秀霞介绍,以周村古商城的传统商业文化展示、古建筑文化群为依托,周村烧饼、丝绸、影视拍摄等一批项目或品牌实现了产业化发展,文旅合力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今,周村古商城先后荣获“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原生态影视拍摄基地”等称号,已签约国内外旅行社4000余家。

  淄川区昆仑镇是全省百强示范镇,日用陶瓷、机械制造两大产业占全镇工业比重60%以上。当地拥有1954年建厂的淄博陶瓷厂老厂房,也有生产日用陶瓷的现代工厂,还曾走出了一批工艺美术大师。在具备资源、区位优势的前提下,总投资7.5亿元的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正在规划打造,其中,大师工作室、陶琉艺术长廊等项目已对外开放。走进该园区,映入眼帘的是有着六七十年历史的建筑群,斑驳的青石小路,红色的砖制外墙,室内有的保留了窑炉、石碾等旧物;也有的以玻璃、钢筋架构,现代感十足,随处体现着“修旧如旧、新旧结合”的整体设计理念。“一期工程去年已投入使用,在此我们接待旅游参观团队,为孩子们提供陶瓷拉胚体验基地,还定期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淄川区文化旅游局局长唐加福介绍,目前已有28位陶瓷艺术大师入驻该园区,政府为其免费提供工作室,并发放生活补贴(省级大师提供150平方米房屋,生活补贴1000元/月;国家级大师提供200平方米房屋,生活补贴1500元/月),而对来此进行陶瓷艺术创意、研发的青年团队,享受3年内免费使用指定场地的政策优惠。淄博茶文化体验馆就是在该优惠政策下由艺术大师与企业共建落户,游客可在此体验茶文化、香文化,购买茶器、茶宠,据介绍,在吸引游客观赏、体验的同时,每天营业额8000元。

  惠民出新路,实惠享起来

  “建设文化名城是推动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在更高意义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周茂松坦言,淄博着力打造具有高知名度、美誉度的文化名城,归根结底,是一项惠民工程、民心工程。

  11月21日,在淄博市淄川区松龄路街道综合文化站,沈其荣正指导着夕阳红合唱团排练曲目《凤凰飞》,满头银发的团员们手拿乐谱,唱得神采飞扬。沈其荣介绍,这支合唱团从1996年就着手组建,人员换了几批,现有50余人,年纪最大的86岁。“之前是‘散兵游勇’,现在街道为我们提供了排练场地,每遇街道、社区的大型活动,我们都承担相应的演出任务。”沈其荣说。在该区将军路街道,还有一支活跃的志愿者队伍,他们有个响亮的名字——五彩志愿者。“五彩”是指红、黄、橙、绿、蓝5支队伍,分别服务于文化艺术、基层党建、治安调解等不同领域,通过组织文艺活动、尊老敬老、普法宣传等日常

  作,提升了群众文化的幸福感、搭建了传播政策的连心桥,还探索了一条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子。吴会兰是该街道志愿吕剧团的负责人,去年,因为日常活动较多,担心一些演出资料保存不下来,她自掏腰包为剧团购置了摄像机、照相机等器材。“文化活动开展起来后,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提升了,邻里矛盾明显减少了。”她说。

  以“建、管、用”为抓手向街道、文化站、文化大院普及文化的同时,结合地域特色,创新思路惠民、便民的举措,正让淄博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上一个台阶。五音戏、聊斋俚曲、鹧鸪戏等非遗剧种长期深入区、镇、村演出;载有博物馆馆藏展品图片及解说的“流动博物馆”定期在社区、街道巡回展示……这些想百姓所想的做法,既盘活了地域文化资源,又让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文化服务。

  淄博市桓台县有“戏窝子”之称,但受制于缺人才、缺舞台、缺辅导交流平台等因素,民间一批喜爱看戏、热衷表演的群众“英雄无用武之地”。找到“病根”之后,桓台县文化馆创新“开门办馆、以馆带团”的办法,短短几年间就发展起70多家民间剧团,培育起合唱、舞蹈、京剧等14个文化团队。

  11月23日,在桓台县文化馆多功能厅的舞台上,伴随着喜庆欢快的乐曲,吕文英等正在排练舞蹈《欢聚一堂》,灵巧的舞步、舒展的身段,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动感之美。“文化馆每天一早就准备好纸杯、热水,开门迎接我们。排练有了舒适的环境,我们更有干劲了。”吕文英介绍,自己所在的舞蹈团是桓台县文化馆以“开门办馆、以馆带团”方式组建的第一批群众艺术团,成员平均年龄50岁,该团的成立还填补了桓台县文化馆馆属艺术团舞蹈门类的空缺,通过每年定期排练、演出、比赛,不仅丰富了团员的晚年生活,还活跃了城乡文化。为了破解基层文化活动中参与者多为老年人的现象,今年桓台县文化馆还组建了一支年轻化的电声乐队。“随着电声乐队、摄影、绘画这些新团队的组建,城乡文化活动真正实现了‘多面开花’。”桓台县文化馆馆长张奎说。

  “文化应是包容的、开放的,通过文化名城建设,不仅要让最基层的百姓享受到文化福祉,还要让每一个提起淄博的人,都能想起齐故城、聊斋园、陶琉艺术。”淄博市副市长张庆盈说,文化是驱动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淄博将在对外宣传推介当地工艺美术、陶琉艺术大师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文化人才培养、引进机制,以更开放的姿态吸纳外来文化、培养储备力量,为城市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