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文化博山越做越强
日前,博山区再传捷报:第二届中国玻璃艺术大师评审揭晓,共评出的20位大师中博山区占了13人,博山琉璃文化艺术再次绽放耀眼光彩。
琉璃文化只是博山文化亮丽名片的一角,今年以来,博山区认真贯彻落实市“文化名城”建设要求,把加强文化建设作为推动老工业区转型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大举措,大力整合资源要素,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文化事业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贡献率不断提升。
博山,文化事业蒸蒸日上,文化名片越擦越亮。
文化活动越办越火
今年,第九届中国(博山)琉璃文化艺术节、第四届中国(博山)孝文化旅游节、博山百场广场文艺展演等精彩文化盛宴陆续展开,博山百姓尽享文化发展成果。
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博山区积极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指导各镇街、开发区开展文化娱乐活动3300余场次。切实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600万元升级改造区文化馆、图书馆,统筹规划和建设综合文化站10处、文化大院160余处、农家书屋200个,购置图书25万余册、书橱100余个充实农家书屋;为基层争取电脑及音响器材价值300余万元。大力推进文艺创作,设立博山文学艺术奖,去年以来全区文艺精品获省级以上奖项100余件。
博山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助推了广大群众文明素质的极大提升。今年1月,博山区在全市五区三县创建省级文明区县测评中,综合成绩列新申报区县第一名,荣膺第四届“省级文明区”,是继获“省级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区”之后的又一殊荣。
文化品牌越叫越响
今年,“人立墨彩”琉璃、西冶工坊琉璃先后在第十五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和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亮相,令人赞不绝口,再次印证了博山作为“中国琉璃之乡”的品牌实力。
博山区把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文化博山建设总体布局,每年都举办大型节庆活动,推动陶琉文化、孝文化、饮食文化等地域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在央视播出《幻彩琉璃》、《手艺——琉光璃彩》和《博山琉璃》等琉璃文化专题片;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山琉璃烧制技艺传承人”讲座等活动,深入挖掘保护博山传统戏曲“博山搭腔”、博山传统茶文化“博山正觉寺禅修茶道”等濒危传统文化,加快了文化博山建设。
博山区坚持把文化创意与工业、服务业、城建、生态农业等融合发展,依托中华陶琉文化城建设,加快培育“中国琉璃之乡”、“陶风琉韵 休闲博山”等标志性区域文化品牌,华夏孝乡、中国鲁菜名城、裕禄故乡等系列文化品牌在全国越叫越响。
文化产业越做越大
博山区是著名的陶瓷名城、琉璃之乡,博山陶琉文化源远流长,陶瓷和琉璃分别有5000年和3000年以上的生产历史。在国内既生产陶瓷,又生产琉璃的,唯有博山区。近年来,博山区在不断巩固发展陶瓷产业的同时,努力做大做强琉璃产业,全区琉璃产业年销售收入突破40亿元,博山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琉璃生产基地,产品销售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期,博山区盘活闲置资产、改建而成的山东工艺美院淄博陶瓷学院即将揭牌。今年,淄博人立实业有限公司荣获省重点文化出口企业和国家级重点文化出口企业。博山区按照“整合资源、突出重点、打造品牌、优化机制、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文化产业越做越大。
博山区大力培育陶琉文化、旅游文化、饮食文化、工艺美术、休闲度假、体育健身用品六大优势产业,逐步形成了陶琉产业、休闲度假、体育健身用品三个文化产业基地,构建起“一城三基地六大产业”发展框架。实施文化产业“四轮驱动”战略和“创意博山”建设工程,重点扶持淄博人立、西冶工坊、福泰陶瓷、爱美琉璃等区域性文化产业大项目和行业性龙头项目。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文化展馆,建成博山艺术展览馆、山东(博山)陶琉艺术研究院、春秋陶坊、博山陶瓷琉璃艺术中心、国瓷鲁玉陶瓷馆等20余处文化展馆。
博山区去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9.53亿元,占全部投资项目比重10.65%,同比增长33.84%。目前福泰陶瓷、翰墨文化传播和人和健身器材3家企业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淄博人立近期将在新三板上市。去年全区文化产品出口完成9648万美元,同比增长26.5%,占全区出口额的21.9%。
近年来,博山区荣获“全国模范文化区”、“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区”、“中华陶琉文化城”、“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全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