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淄博市图书馆新馆开始试运行

20.12.2015  18:06

  2015年12月16日上午九时,淄博市图书馆新馆开馆试运行。这座承载着众多期盼与希冀的文化新地标揭开面纱,盛装绽放,于清晨的霞光中迎来第一批读者。据初步统计,新馆试运行首日借阅量近5000册次,接待读者近4000人次,共办理借书证800余个。

  淄博市图书馆是国家一级图书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民阅读示范基地,为综合性公共图书馆,始建于1953年11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首批设立的地市级公共图书馆之一。原馆址位于今淄博市博山区范公祠,1976年9月搬迁至张店区共青团西路10号,2015年11月搬迁至现馆址。截至2014年,共有各类馆藏文献130.7万册(件),其中中文普通图书、报刊合订本、视听文献等 86.2万册(件),电子文献42.2万册(件),古籍2.3万余册(件)以及清华同方全文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超星学术视频等数字资源20TB。

  淄博市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23800平方米,是一座体现淄博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品位的地标性建筑,于2010年10月奠基,2011年开始土建施工,2013年11月竣工交付使用,位于市文化中心D组团。地上建筑共五层:一层包括总服务台、多功能报告厅、24小时自助图书馆、采编中心、少儿活动室、低幼阅览室、视障阅览室、读者休息区等;二层为文学借阅室、综合借阅室、少儿借阅室及自习室等;三层是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处、过报过刊库、基本书库等;四层有地方文献阅览室、参考文献阅览室、古籍阅览室(国学阅览室)、古籍书库、尼山书院、视听文献室、多媒体培训室等;五层为行政办公区域。新馆宽阔开放的建筑格局、安静平和的外观设计突出了适宜读书、学习、研究的氛围。建筑内部布置温馨、时尚,且灵活的空间设计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扩充和调整;外观主要以玻璃体结构呈现,为内部提供清晰的视野和充足的采光,体现出高效、节能、便捷、环保的设计理念。

  新馆全年开放,试运行期间首批开放的部室包括:文学借阅室、综合借阅室、少儿借阅室、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自习室和总服务台7个窗口;开馆时间:周一13:30至17:30,周二至周日9:00至17:30,中午不闭馆。自习室开放时间9:00至20:30;读者证分为成人证、少儿证和家庭证。

  新馆服务设施全面更新,实现了图书馆服务的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在业务管理与服务中采用Interlib智能图书管理系统与RFID相关设备相结合,实现了自助办证、自动查询、自助借还服务;采用大型电子触摸屏报刊阅读系统、电子图书借阅机等现代化设备;无线网络全覆盖,为读者提供免费上网服务;移动图书馆使读者享受到零时差、零距离公共文化服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馆的开馆试运行,标志着淄博市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未来的发展中,淄博市图书馆将致力于建设全市知识信息集散地、市民终身教育的学校、淄博地方文献宝库、地区图书馆总馆和服务中枢以及高雅的文化休闲场所,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为广大读者打造一座集优雅环境、优良设施、优质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