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非遗保护让聊斋俚曲焕发新生
近日,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月庄村文化广场上,“百场俚曲戏告捷庆典”的横幅格外引人注目。舞台上,聊斋俚曲戏《王六郎》正在上演。“到目前为止,这也是我们的第100场进村演出。”淄川区聊斋俚曲艺术团常务副团长李兰珉激动地说。在去年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活动中,聊斋俚曲艺术团承担了100场演出任务。“作为传唱在淄川300多年的聊斋俚曲戏,就是要让家乡人实实在在地听到乡音。”淄川区聊斋俚曲艺术团团长王世忠说。
2006年,聊斋俚曲戏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然有着300多年的历史和民间的广泛基础,但直至2014年聊斋俚曲戏才被正式确认为一个新戏种。如今,聊斋俚曲落实了蒲章俊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成立了淄川区聊斋俚曲艺术团,挖掘、抢救了一批聊斋俚曲的曲牌音乐,还根据蒲松龄著作中的人物故事编排了多部俚曲新戏,让这一“明清俗曲活化石”焕发了新生。
抢救性保护留下俚曲基因
说起聊斋俚曲这一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首先要提到的是来自于民间的力量。蒲松龄把《聊斋志异》里的数篇经典故事改写成方言土语,借着当时在本地流传的俗曲时调,填上方言土语的故事,口口传唱,聊斋俚曲也由此诞生。在当地百姓口中哼唱、传承了几百年,但由于历史原因,在近代几近失传。“上世纪六十年代,当地‘挖掘整理民歌小组’的8名成员到蒲家庄搜集俚曲音乐,整理出10余支传统曲牌,收录在淄博市艺术馆油印出版的《淄博市民间音乐集》中。成为现存最早的关于聊斋俚曲的资料。” 淄博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张囡囡介绍说,“在此之后,对聊斋俚曲产生了浓厚兴趣的蒲氏后人蒲先明,经过多年的积累和研究,在1999年整理出版了80万字的《聊斋俚曲集》,并对方言全部加了注释。这些文字资料对聊斋俚曲的流传和推广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在聊斋纪念馆工作多年的蒲章俊如今是聊斋俚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就耳濡目染聊斋俚曲的他,对聊斋俚曲的失传和复兴感触深刻,“聊斋俚曲的故事都来源于《聊斋志异》,只传唱于淄川地区,是一个很小的地方戏曲种类,鲜有学者会关注。”直到80年代末期,慢慢有学者来蒲家庄采风,了解聊斋俚曲。“从那时起,我们才逐步意识到聊斋俚曲的价值。但随着会唱俚曲的老人越来越少,抢救性地整理和发掘工作责任重大。”
作为蒲氏后人,又有多年学唱聊斋俚曲的经验,再加上前人收集整理的资料,蒲章俊把抢救聊斋俚曲当成了自己的责任。他以“景”融“情”,以“情”融“境”的表演,使聊斋俚曲洋溢着浓郁而娇痴的聊斋风味。目前,蒲章俊已正式收徒四人,如今均能演唱,并且其中一弟子已成立了演艺工作室,聊斋俚曲的抢救性保护初显成效。
终于有了聊斋俚曲剧团
2008年,在聊斋俚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年后,退休在家的蒲章俊、陈倩等几位老文艺爱好者为传承和保护聊斋俚曲走到了一起,组织起淄川区聊斋俚曲艺术团。“终于有了聊斋俚曲的专业剧团。”王世忠感叹道,“提议组建院团的老人,在年轻的时候就研究聊斋俚曲,可谓到了痴迷的地步。当时他们拿着俚曲资料和剧本找到我,说出了想为俚曲的保护和传承做一些工作的想法。”
作为团长的王世忠几经周折,拉起一支50余人的队伍。通过四处筹集赞助资金,争取政府财政补贴解决了剧团的生存问题。王世忠说,现在的艺术团“不差钱”,团员们专心投入聊斋俚曲的创作和表演。“聊斋俚曲的所有演出都是公益表演,当前的任务是要努力把戏做精做成品牌,获得专业的认可和人民的喜欢。”
7年多来,艺术团根据蒲松龄著作中的动人故事创编了《渔翁和城隍》《钟妹庆寿》《祯姑》等,根据淄川区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聊斋俚曲和孟姜女传说创编了聊斋俚曲戏《孟姜女》,用聊斋俚曲曲牌音乐创编了现代戏《带着奶奶做新娘》《丫头大主任》《环保卫士》等。迄今,共创编、排演聊斋俚曲戏12部。这些剧作,有的借古鉴今,惩恶扬善;有的嬉笑怒骂,抨击时弊;有的标新立异,褒扬孝道;有的讴歌先模,弘扬社会新风。
期待登上更大的舞台
2015年11月,在山东省群众文艺新创作品汇演上,淄川区聊斋俚曲艺术团编演的聊斋俚曲戏《求骂》,参加了这次复赛选拔,经过与全省各市22个优秀戏曲节目激烈角逐后胜出。经过进一步打磨提升后,有望参与角逐中国第十一届艺术节“群星奖”。
“聊斋俚曲能为观众认可,通俗性是首要因素。要将聊斋俚曲戏发展为有影响的剧种,剧目创作必须与当地的民风习俗相呼应。”蒲章俊说,“但是聊斋俚曲之所以称为聊斋俚曲,很大程度上跟《聊斋志异》有关。如今,聊斋俚曲戏的剧目选材,聊斋故事的改编仍是选材的重要依据。”
想要把聊斋俚曲发扬光大,蒲章俊认为聊斋俚曲还需要在戏曲主题和表现形式上有所创新。“应根据新形势,选取一些当下的热门话题进行创作。”蒲章俊说,“在《求骂》、《丫头大主任》等新剧目创排中,我们已经有意识地将‘跑驴’‘哭腔’等当地民俗元素融入演员表演中,以满足不同观众的审美习俗。下一步,我们将在这两个创新的方向上努力,让聊斋俚曲更具有通俗的观赏性,争取让聊斋俚曲走上更大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