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非洲政策:深化和扩大人文领域交流与合作(节选)
(五)深化和扩大人文领域交流与合作
1.拓展文化、体育交流与合作
保持文化高层交往势头,实施双边文化合作协定及其执行计划。鼓励并支持非洲国家开展汉语教学,继续在非洲国家增设孔子学院,鼓励和支持中非互设文化中心。支持在中国和非洲举办“国家年”活动。丰富“中非文化聚焦”、“中非文化人士互访计划”和“中非文化合作伙伴计划”等活动内容,提高文化交流实效,尊重彼此文化多样性,促进中非文化兼容并蓄、共同繁荣,增进双方人民彼此了解和友谊。推动双方文化机构和人员往来,加强人才培养和文化产业合作。
根据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原则,加强与非洲国家的体育交流和务实合作,继续提供援助,支持非洲国家体育事业发展。
2.扩大旅游合作
继续为公民赴对方国家和地区旅游提供签证、服务等便利,支持对方在本国、本地区境内举办旅游推介活动,鼓励双方航空公司开辟更多中非间航线航班,扩大人员往来。中方欢迎具备条件的非洲国家提出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的申请,并将予以积极考虑。支持双方企业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互利合作,改善和优化旅游环境。
3.扩大新闻和广播影视合作
大力推动中非新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为此创造条件并提供指导和便利。加强政府新闻主管部门对话与磋商,就深化新闻合作、加强网络空间管理、处理与媒体关系交流经验,优先支持非洲媒体加强能力建设。支持办好中非新闻交流中心,加大对中国与非洲各自发展以及中非关系信息传播力度和全面、客观报道,增进双方人民彼此了解和认知。鼓励中非媒体加强新闻研讨、人员培训、内容互换、联合采制和新媒体领域等合作。加强中非广播影视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鼓励中非广播电视机构互联互通。继续支持非洲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提供融资、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鼓励中非企业开展合资合作。
4.鼓励学术和智库交流
鼓励中非高校开展合作研究,壮大中非学术研究力量。积极实施“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和“中非智库10+10合作伙伴计划”。积极支持中非学术研究机构和智库开展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研讨会、著作出版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优先支持双方开展治国理政、发展道路、产能合作、文化与法律异同等促进中非友好合作的课题研究与成果分享。
5.增进民间交流
继续加强中非民间交往,促进民意沟通,推动民生合作。落实《中非民间交流合作倡议书》,鼓励实施“中非民间友好行动”、“中非民间友好伙伴计划”等,支持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友好交流和公益活动。
着力推动中非青年交流势头。推动双方政府青年事务部门和政党青年组织交往。积极开展双方社会各界青年杰出人才交流活动。鼓励和引导中国青年志愿者赴非洲国家服务,开展扶贫、支教等活动。
继续加强中非性别平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妇女机构和组织交往,加强妇女问题高层对话,保持在多边妇女事务上的良好协作,共同促进中非妇女事业发展。继续向非洲国家提供必要妇幼领域援助,加强技能培训合作。
开展残疾人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政策等方面的交流。加强在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扶贫开发等领域合作。
加强中非工会组织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