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深山里的“摆渡人”:载起村民们的期待出发
每天天刚蒙蒙亮,当南部山区玉水村的乡亲们还在睡梦中时,从玉水村开往仲宫的济南公交815路车驻点上已经亮起了灯光。驾驶员刘恒金早早起来给爱车做“体检”,准备开始一天的忙碌。这条线路只有一辆车、一个人,刘恒金常年守在驻点上,日复一日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串起延线30个村庄的村民出行的期待。
风雨无阻保出行,他是深山里的“摆渡人”
7月9日10点左右,记者来到了位于仲宫镇的济南公交二分公司八队停车场,见到了正在忙碌的815路公交车驾驶员刘恒金师傅,他从早上6点多就开始忙活,现在已经跑了两趟车了,准备发11点的车。11点准时发车,沿着崎岖的山路行驶,中午11点45分,车辆抵达了终点站——玉水村。对于很多市区的驾驶员来说,到了终点站应该是最幸福的时刻,可以到休息点休息一下。但对于刘恒金等这些大山里的驾驶员来说,这个时间段就比较难熬了。这条线路只有一辆车、一名驾驶员,刘恒金必须每天在岗,风雨无阻。因没有休息场所,接下来,刘恒金还要在这里等上一个多小时,为方便周边村民出行,等到1点继续发车,他也只能在站牌附近暂作休息。
2016年,为了加大帮扶力度,助力村民脱贫致富,解决大山里的居民出行难的问题,济南公交决定开通从仲宫镇开往玉水村的公交线路。线路开通前,由于道路窄,车辆无法在当地掉头。车队积极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多次实地进行调研协商。为了方便车辆调头和停车候客,玉水村专门在河道一侧整修一处场地并临时修建桥梁辅设水泥板,这样,车辆有了掉头和停放的地方,线路初步具备了开通条件。2016年12月28日,815路正式开通,填补了济南南部山区玉水周边等偏远地段的公交空白。
由于815路是纯电动车辆,为了保障电力足够,顺利完成营运任务,刘恒金驾车到终点站后没有开空调。到了晚上,车辆倒车停放也是个大问题。郊区道路很少有路灯,玉水村更是这样。特别是冬天,到了晚上一片漆黑,驾驶员倒车都心里打鼓,为此,公司专门配备了四个安全爆闪灯,白天放在车上,晚上在玉水村终点站车辆调头时,再将安全爆闪灯放在桥梁四周,确保车辆安全运营。
虽然条件艰苦,但刘恒金坚持为村民营造舒适的乘车环境。每天早晨早早起来检查车况,确保没有问题才发车;晚上收车后,他及时给爱车“洗澡”,确保车内环境干净整洁。在沿线山区群众眼里,这条“孤独”的公交线承载着他们出行的希望,而刘恒金则被他们誉为深山里的“摆渡人”。每当他把乡亲们送出大山或接回村庄的时候,心里总有一种成就感。
坚守深山服务群众,他是乡亲们的“贴心人”
刘恒金已经从事公交驾驶工作七年多的时间了,当时是因为家在柳埠,离始发站玉水村比较近,才被分配到了这条线上。刚来的时候,刘恒金也很不适应,甚至有过放弃的念头。“觉得要在这儿靠着,连个休息的地儿都没有,很不适应,就想换条线路。”
不过一来二去,善良、朴实的村民打动了刘恒金,尤其是村民们渴望的眼神和坐上公交车时的喜悦,更是给了刘恒金继续下去的动力,他已经和玉水村及周边村里的居民成了朋友。看到行动不便的老年乘客或者残疾人上下车时,他会去搀扶;对路线不清楚的乘客,他会铭记于心到站提醒;下雨天时他会轻车慢行提醒乘客小心地滑。他总是微笑服务每一位乘客,关切的话语象一缕春风,带给乘客丝丝温暖,也拉近了他和村民的距离。“下山货的时候,许多村民会早早外出,扛着大包小包的农产品坐着我的车去卖山货,坐公交对他们来说是最省钱、最方便的出行方式。他们也会给我带些水果什么的,让我觉得很暖心。”
不仅如此,刘恒金还全力为有困难的乘客提供帮助。6月8日11时40分左右,刘恒金驾驶815路行车至终点站时,看到后排有位乘客没有下车,就喊了一声“老师终点站到了,请您下车”。但乘客并没有反应,刘恒金走近一看,一位60多岁的大娘浑身发抖,满脸虚汗,晕倒靠在座位上。刘恒金赶紧将车开进车队驻地,迅速拿出矿泉水让老人喝水,并赶到车队驾驶员休息室寻求帮助,全力营救乘客,驾驶员帮忙将乘客平放在车厢内将衣服垫在她头下,并拿来毛巾、风油精防暑药品。同时,刘恒金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在老人的身上找到手机,联系到她的家属。120急救人员赶到后,刘恒金与急救人员一起将乘客送到历城区医院。经抢救乘客脱离危险,乘客家属赶到医院后连连向刘恒金道谢。
下午发车前,车队的工作人员大老远赶了过来,给刘恒金送来了解暑的西瓜和一把临时休息的躺椅。车队副队长吴震告诉记者,像815路这样的线路,队上一共有18条,支线有21条。驾驶员都非常辛苦,但他们都像刘恒金一样,为了更好的服务村民,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不仅用敬业与坚守诠释着一名公交驾驶员的责任,也用热情与爱心成为乡亲们的贴心人。(张帅)
[ 责任编辑:秦来玲 ]欢迎下载新华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