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度融合打造非遗传承保护升级版
“七寸竹笔千斤重,落在文官的衙门中。若是落在清官的手,下笔判案鬼神惊……”第一次登上大学讲台,国家级非遗四平调传承人刘玉香唱起了经典剧目《陈三两爬堂》,唱腔婉转动听,余音绕梁,赢得大学生们喝彩。
民间曲艺家走进大学课堂,大学生不出校门学习非遗地方戏,已成为颇受曲师大师生欢迎的教学“新常态”。近年来,曲师大整合挖掘智力资源和学术优势,打造非遗传承保护的升级版,实现了大学教授、民间艺术家和大学生之间的深度融合互动,逐步构建起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新生态链。
民间艺人收大学生高徒
“老师在讲台一招一式,一板一眼,无论是唱腔还是身段,都给看惯了3D大片的同学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从首次非遗传承课开始,靳洋就爱上了这项民间艺术。他大二时拜师山东快书非遗传承人王明霞门下,如今已是文学院研一的学生。3年的学习,靳洋不仅掌握了山东快书的基本功,学习了一些经典曲目,偶尔也会与师傅一起登台亮相,赢得了不少“粉丝”。
非遗传承人不仅以民间艺术家的身份在舞台上表演,更以客座教授的身份走上了大学讲台。山东渔鼓传承人刘炳金、山东落子传承人张青敏、山东坠子传承人魏香玲、简板大鼓传承人王西伟等6人被聘为曲师大文学院客座教授。学校专门设置了艺术表演、戏曲鉴赏等小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定期来校授课。这些非遗民间艺术家们在大学课堂上边唱边教,已经收下了20多名大学生徒弟。
看到这些变化,刘玉香感慨万分。“我没啥文化,15岁开始学习四平调,咋也没想到有一天能到大学里给大学生讲课。”她说,从前看着四平调日渐衰微,心里非常着急,没事的时候她会悄悄地到小学校门口“抓人”,看见哪个小孩儿不错,就上前问人家爸妈的联系方式,回来挨个儿打电话。“现在好了,有高校这个大平台,我的心里总算是踏实了。”
教授推动非遗艺术走向“显学”
“将非遗艺术引入大学校园,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文化艺术课堂,改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靠家族传承和地域传承的状况,更拓展了非遗艺术的生态空间,让非遗艺术由被动保护走向主动传播。”文学院院长单承彬教授告诉记者。
曲师大文学院设立专项课题,划拨专门经费,组建专家团队,逐步构建起非遗传承发展的“新生态链”,推动非遗艺术走向“显学”。由徐雪辉教授领衔的7人博士团队,常年活跃在山东农村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他们与民间艺术家们合作,在曲阜、嘉祥、微山、金乡、邹城等地,调查端鼓腔、四平调、山东渔鼓、山东落子,开展非遗地方曲艺的搜集、整理、保护和推广工作。学校还通过本科生科研项目的方式,引导鼓励本科生参与到调查保护工作中,激发了大学生投身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极大热情。
3年来,曲师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戏及民间曲艺)保护小组”,抢救性搜集和整理了几十万字的文字资料和影音资料,建立起地方曲艺剧本文字资料库、音乐唱腔唱段影音库、地方曲艺传承谱系库等五个类别的数据库,拍摄制作了《金乡四平调》、《山东渔鼓》、《山东落子》等近十部艺术专题片,并通过网络社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向社会进行推广和宣传。
校地协同带来倍增效应
大学教授以“沉潜”的姿态,对地方曲艺进行研究、传承和保护,破解了地方文化部门的工作瓶颈,为地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开辟了新路。
曲阜、金乡、济宁等地的文化部门主动上门,与该校联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研究中心”,校地协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为保护性开发非遗资源带来了倍增效应。
曲师大与金乡县成立的协同研究中心,录制了金乡四平调优秀唱段,对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全面记录并举办培训班,并组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和山东快书、山东渔鼓等一系列表演专场。10余位非遗传承人和20多位民间器乐演奏者先后登上大学舞台,表演了原汁原味的非遗地方戏,既有艺人传承数百年的经典小段,也有展示社会新风尚的创新曲段,为高校师生带来了民间艺术文化大餐。
在曲师大协同研究中心的支持协助下,渔鼓等三种地方曲艺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取材自民间曲艺,曲师大音乐学院创新编排的群舞《大鼓小妞》,一举捧得中国舞蹈荷花奖银奖,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曲师大与金乡县的这一模式被评为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程。
谈到校地协同开发非遗模式,金乡县文广新局的一位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高校学术研究力量和青年大学生的积极介入,有力地推动了非遗艺术从民间认可走向科研考察,便于挖掘保护非遗艺术的传承脉络、艺术价值,发现民间文化艺术中蕴含的民族文化之魂。仅从这一点来说,曲师大的探索是富有开创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