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松作业——大旱之年显大威力
河北省深州市仁忠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告诉记者,今年虽然遇到大旱,但合作社采用深松作业技术种植的玉米,预计亩产可达1700斤,将比去年增产400斤左右。闻讯后,记者第一时间赶到深州市,与理事长孙仁中一同来到他的玉米对比田中。记者看到,一边是排列稀疏的传统作业田,植株叶片卷起,并呈暗黄色;另一边是经过深松作业的地块,玉米叶子依然油绿,棒子大且籽粒饱满。孙仁中笑逐颜开地说:“深松技术是今年丰产的幕后英雄。”
技术篇:增产与蓄水兼备
“很早以前我就注意到,传统耕作模式下的作物正在逐年减产,2003年我家的玉米地亩产1300斤,后来逐渐减产到1200斤,再后来能够达到1100斤就很不错了,这种情况让我非常担心。”具有多年种植经验的孙仁中告诉记者。相信大部分进行传统耕作的农民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原因很简单,由于拖拉机和人畜等年复一年的碾压、踩踏,土壤受重力作用,同时受过量不科学施用化肥及有机肥施用量过少影响,造成土壤板结,耕作层变浅,逐年增厚的犁底层严重制约了作物的根系发育,最终导致减产。不过孙仁中认为,一定有一种技术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恢复土壤活力,为农作物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2010年,合作社运来了4台深松机,路上好多乡亲们围过来看,不知道这是啥玩意儿,看着这种陌生的机器,我心里也在打鼓,谁知道这种技术靠不靠谱!”孙仁中回忆起当年初遇深松机的情形,虽然也是持怀疑态度,但与其他农户不同的是,他选择了尝试,如今他已摇身成为一位深松技术的专家。实践证明,使用深松技术后,孙仁中的地块当年亩产就恢复到原来产量,第二年平均亩产达到1480斤。
专家介绍,深松的根本目的是打破多年形成的犁底层,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蓄水保墒能力,旋耕机的耕深仅为10厘米左右,传统铧式犁耕翻深度为12—15厘米,而深松平均松土深度在25厘米以上,平均深度加深12厘米以上,耕层库容量可扩大2—3倍。
通过对深松增产效果的测定,深松同连年浅层垄耕和连年平翻相比,作物产量在深松当季可增加8%—10%,次年可增加10%—20%。同时能在雨季有效蓄纳天然降水,提高天然降水入渗速率5—10倍。据专家测算,耕层每加深1厘米,每亩可提升2吨多蓄水能力,储存3毫米降雨。
近年来,我国多省根据不同土壤墒情、耕层质地等情况制定适合当地深松的作业质量标准,各地作业深度有所差异,基本在25—45厘米之间,不宜过浅,以利于土壤水库的形成和建立。据吉林省农机局副局长郑铁志介绍,一般耕层深厚、耕层内无树根、石头等硬物质的地块宜深些,反之宜浅些;作业季节土壤含水量较高、比较粘重的地块不宜进行全面深松作业;深松作业时应把握土壤含水量在15%—22%为宜,水分过大、过小都不会取得良好的松土效果。
政策篇:购机与作业补贴双管齐下
“一项技术从推广到成熟大概需要10年时间,而深松技术在国家和地方的补贴政策推动下,可以说大大缩短了其成长期。”河北省农机局局长张连才如是说。自从国家对深松机和深松作业进行双重补贴后,其推广速度大大提升。许多地区的农机管理部门表示,深松技术推广速度如此之快,农机购置补贴和深松作业补贴政策功不可没。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大力推广机械深松整地”,中央财政将深松整地作业纳入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支持范围。此后,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积极落实专项补贴资金,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有关补贴对象、补贴方式、补贴程序和监管措施等内容。各省根据当地耕作模式、作业成本、农民意愿等实际情况,确定了相应的补贴标准,部分省的县市财政还相应进行了配套。同时,各地对深松机和配套大型拖拉机购置补贴予以政策性倾斜,购买用户优先安排补贴。
记者了解到,对深松作业进行补贴的省份基本遵循“先作业后补助、先验收后兑现”的原则。首先,开展深松整地的农民,可自主雇用农机合作社为其提供深松整地作业服务,并签订作业合同。待作业结束后,农机合作社与农户填写《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验收单》,上报县级农机部门。然后由乡镇政府负责组织力量对作业面积和作业质量进行核查,县级农机、财政部门组织力量对各乡镇完成的作业面积和作业质量进行验收和抽检。最后将验收确认的作业面积逐级反馈到村委会,并在村务公开栏中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县财政部门将补助资金直接兑现给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农机合作社或农户。
在整个补贴环节中,最难操作的要属作业面积与质量的核实工作。因深松作业往往与耕整地、播种等环节时间衔接较紧,加之基层农机管理人员少,对于每一块土地,核查人员无法做到立即跟踪并对面积进行核实,即使跟踪核实,较大范围的土地,受测量工具等因素影响,也难免出现误差,一旦遇上阴雨天,更难核实。
据了解,为保障补贴资金安全,加大核查力度,河北省、山东青岛等地引入质检员机制,专门负责检测深松面积、质量,兑付补贴资金时需要三方签字,即农户、机手、质检员,对验收合格的,质检员按照不高于1元/亩的标准进行补助。此外,河北省农机部门还特别出台了“专职质检员检测和实施劳务补贴”政策,开创了农机作业市场规范化、作业质量检验职业化的先河。
效益篇:一次作业多年受益
有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辽宁省朝阳市农机管理办公室主任蒋士娟认为,深松作业是一项毋庸置疑的增产技术,一直以来,推广的瓶颈问题就在于农民的意识。大部分农民只愿意接受自己亲眼看到的技术,而深松技术恰恰不是一场演示会就能看到其对土壤与作物的长期滋养作用,需要农民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它。总结起来可以说,深松技术是“一次作业,多年受益”。
针对深松作业,孙仁中算了这样一笔账:“从产量来看,在两季作物种植地区,深松作业对小麦、玉米的增产幅度分别在15%、8%左右,全年平均亩产可增收300元左右,而深松作业价格为30元/亩,若享受作业补贴后,农民只需支付10—20元不等,其增产效果可以持续2—3年。从效果来看,除增产外,深松过后的作物每时每刻受到储蓄水的滋养,生长从不间断,平均一季作物可以少浇一遍水;而没有深松过的土地,如果间断浇水,作物立即停止生长。若遇到大旱之年,水源匮乏,灌溉成本就会大幅度增加。以今年合作社的灌溉价格来看,往年60元/亩,今年灌溉价格疯涨至160元/亩,这种不可控的成本着实让人难以接受。这样看来,农民何乐而不为呢?”
值得一提的是,深松作业的增产效果在玉米种植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记者了解到,在2012年8月,山东省武城县农机局在当年雨水充足、品种相同的情况下,对武城县丰茂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的玉米深松播种和普通精播进行了对比试验。测量显示,带深松效果的播种机播种的玉米株茎粗壮、高为2.52米,主根长为0.63米,根系发达,平均单株1.8个玉米棒,而由普通精播机播种的玉米株高在2.34米,主根长为0.40米,根系一般,平均单株1.1个玉米棒,对比尤为明显。
与此同时,深松作业在抗寒、抗旱、抗涝、抗倒伏和抗病虫害方面都有显著效果。在2008年东北旱情极为严重的情况下,吉林省梨树县使用深松技术的地块基本没有出现黄叶植株。今年,在黑龙江省依兰县进行的深松蓄水测试,松土深度达到30厘米以上、打破犁底层的地块,亩增加蓄水70余吨,有效应对了旱情。
记得一年前,记者对话了遭遇东北洪涝灾害的吉林省榆树市田丰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卓,当年春天的一场连续降雨之后,未进行深松作业的地块中大量积水难以排出,一段时间内机器无法进地作业,生产节奏全部打乱。今年记者再次连线陈卓,得到教训的他当年便将合作社的全部地块进行深松,雨水与灌溉水直入地下并进行储蓄,今年夏季出现干旱对其影响不大。陈卓风趣地说:“深松是真正让农民旱涝保收的技术!”
记者观察
合作社应成为深松推广的重点
近年来,伴随着常规机械作业面积的扩大,土壤板结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北方大部分地区的粮食产量,为此,因地制宜发展与推广深松作业迫在眉睫。然而,与传统耕作模式相比,深松技术是在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利用机械松动土壤,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在推广过程中,大多数农民对整个作业过程“不翻土”的操作有很大的疑虑,使得这些年诸多省份在深松推广这条路上步履缓慢。
从各省的经验来看,由合作社领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的方式最有利于推广。仁忠农机合作社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孙仁中在合作社划出一块对比田,一块进行深松作业,另一块只进行传统耕作,待第二年,他拉着村里的农户看自己的玉米对比田,在场所有人都一眼看出了哪个是深松过的田块。一垄之隔的深松田,玉米长势与常规田有很大不同,田里的玉米秆明显比常规田的高出一截,而且颜色呈深绿色,再近距离观看,不仅玉米秆高,而且穗大、果实颗粒饱满,长势十分喜人,看到此情此景的农户当即要求合作社为自己家的地进行深松。
由此可见,深松技术推广和合作社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以河北省为例,今年全省农机服务组织新增近千个,承担农机作业量超过80%,目前累计安排实施深松补贴作业3100多万亩,占全省适宜深松耕地面积的57%,推广进度加快。
缘何深松技术推广与合作社发展一荣俱荣呢?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农机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合作社可以说是当今农村新型农民的聚集地,对新技术更易于接受,加之合作社的作业辐射面积大,更易于将新技术推广成规模化作业。二是合作社具备购买深松机和与之配套的大马力动力机械的能力,能大大提升作业效率,最大限度发挥深松效果。
近年来,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和江苏等省区市特别加强对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的培育,利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技术、装备、信誉等优势,积极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了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在山东省和吉林省的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工作实施方案中,还将补贴对象锁定为项目区内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农机合作社,其中包括开展土地规模经营的农机合作社和实施深松作业的农机合作社。
链接
什么是农机深松技术
农机深松技术是指通过拖拉机牵引深松机或带有深松部件的联合整地机具,进行行间或全方位土壤耕作的机械化整地技术。该技术可在不翻转土垡、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打破坚硬的犁底层,加厚松土层、改善土壤耕层结构,从而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防涝能力,能有效改良土壤、增强农作物基础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机械深松的种类
一般情况下,机械深松可按两种形式分类,一类是按照作业形式划分,可分为全面深松和局部或间隔深松两种;另一类是按照深松机具结构划分,可分为凿式深松、铲式深松、振动深松等。
不同深松机具因结构特点的差异,作业性能也不尽一致,适用土壤及耕地类型也有一定的变化。一般来讲,以松土、打破犁底层为作业目的的常采用全面深松法;以打破犁底层、蓄水为主要目的的常采用局部深松法。有些种类的机具兼有局部深松和全面深松的特点,如全方位深松机、振动深松机、翼铲式深松机等,具有犁耕阻力小,松土效果好,蓄水保墒能力强、松土深度大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
深松深度
深松深度是深松沟底距该点作业前地表面的垂直距离,也可以理解为深松沟底到未耕地面的距离,而不是深松沟底到深松(或深松旋耕联合)作业后地表面的距离。
由于深松深度在深松旋耕联合作业后难以直接测量,所以引入暄土厚度、浮土高度两个概念。
暄土厚度(T):土壤耕作层上表面距深松沟底的垂直距离。
浮土高度(H):土壤耕作层上表面距未耕地表面的垂直距离。
深松深度(D):计算公式:D=T—H
深松深度的确定
农业部要求的深松深度是大于25厘米,深松铲间隔小于70厘米。由于农机深松的主要目的是打破犁底层,所以在确定深松深度前,首先要对深松地块进行调查,测量出犁底层深度,并保证深松深度要大于犁底层深度l—3厘米。一般来说,对常年旋耕深度在10—15厘米的地块,深松深度达到25厘米即可,但是对常年旋耕深度在15厘米以上的地块,深松深度要相应增加。
深松的抗旱节水效果
深松作业后,能够有效促进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增强抗旱防涝能力。以河北省试点为例,在5—9月降雨376.6毫米条件下,深松作业后贮水深度达到110—150厘米,而有封闭式犁底层的土壤贮水深度只达60厘米。深松作业后不但贮水容量能增加15%左右,形成地下“土壤水库”,减少浇地次数1—2次,而且底土层贮水多,使土壤水分分布较平稳,有利于次年雨季前的抗旱。同时,深松作业后,土壤能迅速地接纳降水,在降暴雨、急雨时,减少了水的径流和表土流失。
深松作业的田间管理
深松作业后土壤较暄,小麦播种后必须进行镇压,防止跑墒与冬季冻苗。
小麦、玉米深松播种后,都要求浇蒙头水。浇水的目的一是为了增加墒情,二是为了踏实土壤,防止架空,确保出苗。深松作业的地块在第一次浇水时用水量较大,但水分储存在土壤内部、形成“小水库”,可以供应作物后期生长使用,总体节水效果明显。(摘自:中国农机化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