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阳湖再扩容今年增1万m2湖面
循环流程
水源以明湖北路为起点,经过西圩子壕、跨过经十路、流经玉绣河等输水管线,最后到达历阳湖;湖区的水再流向南圩子壕、西圩子壕,进入西泺河,最终流向小清河,实现大明湖水的循环利用。大明湖水除了流到历阳湖,还有一部分流到八里洼路附近,有利于改善多条河道的区域环境。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渗漏带的利用将得到加强。随着大明湖弃水工程建成,位于该循环回路最南端的历阳湖已成为一处“渗漏水库”。作为“海绵城市”建设中泉水“先观后用”的范例,历阳湖目前已建成2.3万平方米湖面,每天可实现湖水下渗补源7000至1万吨;今年4月,二期工程有望开工,将再扩建近1万平方米湖面,竣工后湖水日下渗量或可升至1.3万吨。
3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历阳大街北侧、历阳河源头的历阳湖,湖面波光粼粼,靠近历阳大街一侧的栈道绿道、景观平台等已基本建成,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散步和垂钓。市排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历阳湖水源来自大明湖,途中将经过3级泵站、4台水泵。
该负责人还说,今年他们还要在已有湖区基础上对历阳湖向北扩建,面积近1万平方米。“由于涉及征地拆迁和苗木补偿等问题,力争4月开工建设。”他说,如工程进展顺利,七八月份有望完工。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湖区每天能下渗7000至1万吨水,对地下水进行补源,全部建成后,下渗量有望达到每天1.2-1.3万吨。今年,历阳湖又承担起济南“海绵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内容,它的“上岗”,既能实现大明湖弃水循环利用、增加城区水生态景观,还能实现地下水为泉水补源等功能,最终实现泉水的循环再生。 (记者曹莫)相关新闻生态循环实现泉水“先观后用”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内容中,有一项是城市水系统建设,历阳湖等湖泊和河流改造就包含其中,这一系统是怎样实现水系循环的?
以大明湖兴隆片区试点区域为例,通过实施拦水坝、生态湿地、生态驳岸、河道拓宽、截污等工程,兴济河、玉绣河、历阳河、石青崖河、扳倒井河等水系环境得到了综合整治。建成后,降雨将进入河道水系,用于生态涵养、岩溶地下水补给及消减、延缓峰值。其中,补给地下水的部分雨水,可补源趵突泉等泉域,实现景观功能的同时,更可继续循环使用。一部分送入趵突泉滤站,对喷涌后的泉水净化后,通过加压站及配水管网送入百姓家;另一部分流入大明湖,并通过泵站及管线送入兴济河等河道水系,形成水资源的永续循环利用。
作者:曹莫   网络编辑:刘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