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滦平易地扶贫:4口人住百平米 1年多挣4、5万

25.08.2017  19:37

    

 

  魏平开心地介绍果园。张 炜摄

  河北滦平易地扶贫搬迁5000户造福2万人

  政府算清账 百姓才买账

  “层高3米29,插座通电……”河北省滦平县质监站质检员正和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村民代表等一起,对两间房乡两间房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交房验收。乡党委书记康海稳说,安置区9月将迎来200多位新居民。

  “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是改善群众生活的重大机遇。”承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滦平县委书记蔡福浩说,“百姓买不买账,关键在我们能不能算清账。和群众算透对比账、算清工期账、算细资金账、算好产业账,百姓就支持,就能把好事办好。”

  “5年任务,两年完成。”滦平,一个接壤北京的国家级贫困县,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跑出了“加速度”,创造了“新经验”。2016年启动5805人易地搬迁,建成9个集中安置小区;2017年启动12909人集中搬迁;明年8月搬迁群众将全部入住,安置搬迁户5208户18714人。变化中的滦平人头富了、村头美了、心头乐了。

  人头富了

  魏平的故事

  付营子镇邢家沟门村

  穷怕了! 来个姑娘就想“逃”,孩子上学靠双脚

  3间土坯房,五十来平方米,斑驳的土墙,褪了漆的门窗,夹在邻居的砖石房之间,格外矮小简陋。进到屋去,堂屋也是厨房,一方灶台,一张桌子,墙壁早已熏黑。卧室一个大土炕,两个木箱,一条长桌,墙上糊满收来的旧书报。这就是魏平家。

  “前些年爹娘在时,身体都不好,在床上一躺17个月,看病吃药花销大。两个娃那会还都上学。”说起过去,魏平有些无奈,“家里六七亩地都种玉米,1亩地年收入不到1000元。我在建筑工地做小工,一年下来也就能挣1万多元。”

  “家里穷,儿子都娶不回媳妇来。”魏平说。

  魏平的大儿子今年22岁。“两年前,儿子领回女朋友。姑娘头天来,第二天就走了。谁愿意往这穷山沟里钻?”

  外面人不愿来,沟里人出去难,尤其是孩子上学。

  沟里孩子上学,都得到沟外的村小或镇上的中学。

  条件好些的,几家凑钱雇一辆面包车每天接送孩子。一个孩子每月220元,光一年车费,就抵得上一家人一年的取暖费。

  “一下雪,村里人就得早早起来,上路撒盐铲雪。有一年雪实在大,孩子们半个月上不了学。”魏平说,村子在沟里,每年10月底到来年3月都会有雪,“可没少花买盐的钱”。

  翻篇了! 4口人住百平方米,一年多挣四五万

  去年正月,魏平听说要易地扶贫搬迁。

  “我第一个报名!”

  根据滦平县的易地扶贫搬迁方案,搬迁户每人可至多建设25平方米住房。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每人只需自筹3000元,非贫困户每人自筹1万元。像魏平这样的贫困户,一家4口,1.2万元就能住上100平方米的房子。

  “一万二住100平,上哪找这样的好事?儿子再带姑娘回来,我也不怕了。”

  在安置点,22栋小楼正在内部装修。村民不时来看新房,心里疑云也慢慢消散。

  “邢家沟门村是全市首个整村易地扶贫搬迁试点村,全村将集中安置付营子镇408户,1346口人,预计今年取暖季前就能完工入住。”付营子镇镇长孟霜介绍说。

  魏平的底气不仅来自房子,还有收入变化。

  “村里引进了一家农业公司,嫁接珍珠油杏。”村主任邢俊和指着漫山的山杏树说。

  魏平将自家6亩地都流转了,1亩地年租金600元。自己到公司上班,看树、剪枝、整地、打药,月收入4000元。这一年就有了5万多元的收入,是原来的近3倍。

  “要让村民‘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就必须‘百姓出川、项目进山’,在产业发展上下足功夫。”蔡福浩说。

  滦平一方面发展现代农业园区,让村民收获租金、股金、薪金;一方面发展特色旅游,实现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动变运动、农产品变商品。此外还组织技工学校等培训力量。

  村头美了

  于淑云的故事

  付家店乡三道沟门村

  我要搬! 流转土地添收入,山楂树下笑开颜

  2016年,新房开工建设,于淑云常去工地转悠。安置区紧邻公路,学校、医院和商铺等配套设施也齐全。一座座新小院有模有样,钢筋水泥结构牢固,房屋宽敞明亮,于大姐动心了。

  “主任,咱第二批搬迁啥时候开始?我想搬,可还是放心不下那几亩地啊。”

  “种地不用愁,咱们村成立了合作社,建起了‘山楂树下’中药材种植基地。土地流转过来,再去合作社上班,又挣租金又挣工资。”

  村里成立了乐农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药用山楂10万株,间作黄芩1000亩,预计到2020年村集体收入可达20万元,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00元。

  “土地能流转,老房在招商后也能变成旅游项目园区,可增加两份收入。”付家店乡乡长刘国金说,村集体将搬迁户原有房屋统一收回并流转,和北京宋庄艺术园区合作开发建设,并优先雇佣原房主到园区工作。

  “这回我们得赶上趟。”于淑云给丈夫说。

  在滦平,像于大姐这样最初心存疑虑的搬迁户并不少。“能有这样的好事?”“不会又有什么变化吧?”“搬出去以后怎么办?”....。.

  “易地扶贫搬迁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要充分理解老百姓的顾虑。”蔡福浩说,“要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帮老百姓算清楚账,算账的过程就是宣传政策的过程。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收益胜过千言万语。”

  “住得新还要住得美。”副县长王建文说,把易地搬迁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做到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三道沟门村争取明年达到易地扶贫搬迁精品村、省级美丽乡村双重验收标准。

  我不搬! 小院老房刚修好,山沟住着也挺好

  “小于,你们想不想搬?”

  2015年9月,付家店乡三道沟门村60多岁的村委会主任王连友,来到村民于淑云家进行易地搬迁宣传摸底。

  “政府补贴在中心村盖新房。你们家4口人,每人1万元就能住新房。咱们村盖的是独门独户的小院,还是火炕,住着更习惯……”王连友说。

  于淑云给丈夫打电话商量。

  “当时真是纠结。”51岁的于大姐说,“我家不是贫困户,生活条件在村里还算可以。”丈夫和儿子都在北京打工,每年收入有4万多元。4亩玉米也有几千元收入。

  如果搬——

  装修费可惜了。两年前刚花了4万元装修,再出4万块换新房,压力不小。

  种地不方便了。4亩耕地都在老村里,搬到中心村后,地咋办?

  新房质量没底。要是还不如咱这小院好,那可就难回头了。

  如果不搬——

  交通问题咋解决?这个只有42户的小山村,买包盐、买瓶醋都得去中心村。冬天大雪封山,夏天大雨泥泞。

  吃水问题咋办?山村吃水靠水井。旱季水井缺水,天冷了水井结冰,吃饭、洗澡都不方便。

  儿子婚房咋办?4口人住3间80多平方米还凑合,再添人就紧张了。搬过去能住100平方米,还带100平方米小院....。.

  犹豫不决的夫妻俩,打算先观望一下,没有参与第一批报名。

  心头乐了

  曹海琴的故事

  安纯沟门乡李栅子村

  别不信! 一家四代七口人,危房一住30年

  90%民房都是危房,还说得过去的房子是村委会、学校“二合一”的小院。学校只有1个老师7个学生。

  “我们这儿有句话:就算来了老天爷,李栅子也难脱贫。沙包地,靠天收。594口人,300多劳力都打工走了。”村主任胡海龙边说边朝村民曹海琴家走去。

  “嫁过来快30年,儿子都28岁了,这房就没变过,也不知啥时候建的。经常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曹海琴说。

  屋里光线差,晴天也显得昏暗,曹大姐赶忙开灯。堂屋右边是88岁大爷(丈夫叔叔)的屋子,堆满了杂物。左边是儿子儿媳房间,也是“最新”的。一张大土炕和一个柜子占去大部分空间,房顶上糊的白纸有几处因漏水已发黄。“儿子儿媳和俩孩子,4个人在这炕上住。”

  “你和丈夫住哪?”

  “在堂屋凑合住,白天把铺盖收起来。”

  49岁的曹海琴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54岁的丈夫刘殿伍是主劳力,农忙时务农,其他时间在北京打工,一年到头能拿回3万多元。他去年被确诊为皮肤癌,做完手术很快返回工地。儿子在北京打零工,收入只够糊口。

  “家里7口人,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都需要钱。换房,想都不敢想。”

  不敢信! 搬出山区住小区,两套才花两万一

  “要说这搬迁,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提起易地扶贫搬迁,曹大姐顿时高兴起来。

  “我们家4代7口人,选了两套房,一共175平方米,才要2.1万。县里楼房便宜的也得五六千元一平方米,175平方米就得100多万元。”曹大姐说,“新房子方便得很,心里说不出的美,恨不能马上住进去!”

  “乡集中安置区位于安纯沟门乡中心村,距离乡政府1公里,靠近省道,离县城仅15公里。规划建设29栋住宅楼,安置713户2474人。安置区内配套建设幼儿园、卫生院、商业中心、村民活动中心等,集中供水、供电、供暖。”安纯沟门乡党委书记吴磊如数家珍,“去年9月开工,今年年底前就能完工交房。”

  高效率得益于“全员参与”。滦平县县长于山介绍,易地扶贫搬迁有县城安置、集中安置区安置、主村安置、分散安置4种方式,往哪里搬、建什么房、谁来建,都由村民说了算。以村为单位,由村民选举产生搬迁委员会,全程参与工程建设,代表搬迁户审议设计方案,选择确定施工单位,管理资金使用。

  “我就是搬迁委员会成员。”安纯沟门乡村民张庆福说着,掏出一个胸牌,写着“甲方代表”,“每天我都要去工地看工期、盯质量,还得联系县里、沟通村里,一个月下来话费700多、油费1000多,都是自己掏。给自己办事,乐意!”

中国战疫观察之三:党旗高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山东网
绿色中国 加速前行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中国山东网
全国“三区三州”海拔最高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
  记者从国家电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获悉:13日,随着平均海拔5049米的西藏措勤县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段导线展放工作顺利完成,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项目中海拔最高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顺利完成建设任务。截至目前,西藏“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工程主体进度已完成76.中国山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