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林业生态旅游拓宽农民致富路

17.10.2014  00:31

滨州市在产业发展与生态旅游相结合中,特色林果也是一笔宝贵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春天如雪的梨花、夏天金黄的水杏、秋天硕果累累的梨桃、初冬玛瑙般的冬枣,无不令人流连忘返。阳信县观赏梨花、惠民县桃园游、邹平杏花林,均已成为新的生态旅游热点。“粮丰林茂、北国江南”已经成为滨州城市的又一大亮点,也彰显了滨州生态城市的特点。国庆长假期间以来,枣乡风情自驾游、冬枣生态采摘游、滨海湿地温泉垂钓休闲游、无棣黄河岛湿地风景游、邹平鹤伴山国家森林公园文化旅游等形式多样的生态游,吸引了来自京津冀以及省内的大量游客,为发展滨州市农村特色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基础,丰富了生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多方位需求。

 

滨州市生态旅游产品丰富,邹平山杏、阳信鸭梨、沾化冬枣、惠民蜜桃、无棣金丝小枣等生态采摘活动都极大的吸引了广大游客的广泛参与。近期,阳信县水落坡民俗文化旅游区举办了第三届古典家具博览会暨民俗文化旅游周活动,邹平县鹤伴山国家森林公园举行长生院祈福法会,中国滨州第十六届沾化冬枣节开幕,使滨州市生态旅游市场火热进行。省级湿地公园三河湖风景区举行的浑水摸鱼、元宝湖寻宝等活动让游客流连忘返、笑声一片;阳信富硒鸭梨、“波姬红”无花果、麻大湖湿地公园荷塘挖藕等采摘品尝活动,都吸引了大批游客的积极参与。“吃农家饭、干农家活、赏农家景”的田园式、体验型乡村旅游度假活动,越来越受游客的喜爱。

 

眼下,正值秋高气爽、果蔬飘香的金秋时节,沾化冬枣生态旅游景区已是游人如织,万亩枣园、生态湿地、休闲娱乐、游园采摘。国庆黄金周期间,沾化冬枣生态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0万人次,以下洼生态旅游园、北陈浩华农业产业园为中心,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部分时段呈现出井喷效应,实现的直接经济效益达360万元。借助乡村生态游日渐升温的有利时机,沾化县依托丰富的冬枣资源优势,将沾化冬枣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两大特色产业有机结合,以冬枣特色文化为魂,着力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使沾化冬枣产业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无棣县田园风光、特色林果、湿地文化都独具魅力的优势,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工作思路,大力加强林业产业体系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创新产业运行机制,提升林业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不断加强林业专业化、市场化发展,突出林业发展特色。无棣县依托林业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千年古桑旅游文化节、金丝小枣采摘文化节、大齐黄金杏采摘节、八里(村)绿洲葡萄采摘节,这些具有特色的无棣县生态乡村采摘游,让八方游客在参与劳动中体验和谐之美,同时也鼓起了农民群众的“钱袋子”。自由采摘绿色有机水果所占的份额逐步加大,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给当地农村带来客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滨州市本着自然、生态的原则,建设绿色廊道和原生态湿地公园,把森林引进城市,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依托国家4A级风景区鹤伴山、沾化冬枣生态旅游区、国家级湿地公园博兴麻大湖、无棣黄河岛、省级森林公园孙子故里森林公园、打渔张森林公园,挖掘、整理、升华森林与湿地文化,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滨州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滨州市依托森林、湿地资源优势,以打造黄河文化产业品牌为主题,不断延伸和加粗增长林业经济产业链条,突出资源特色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释放绿色湿地效应,让游客亲身体验绿色生活、感受湿地文化、享受垂钓休闲、沐浴自然风光,全力助推旅游业发展,推行种、养、游、乐有机结合,一、二、三产业联动,多功能拓展,发挥林业生态整体效益,辐射带动林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