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着力打造“1316” 粮食市场建设工程
全省推进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现场会议召开后,滨州市及时召开局办公会议,学习现场会精神,结合滨州实际,研究提出着力打造“一三一六”工程的总体思路,加快粮食市场体系建设。
作为粮食生产大市,特别是粮食加工转化大市,滨州市常年粮食加工转化量在1045万吨左右,且所需加工原料大豆、玉米主要靠进口和区外采购解决。滨州港作为交通部审批的农产品转运特色港口,为滨州建设大型粮食仓储物流和批发市场开辟了广阔空间。为有效对接“粮安工程”和“十三五”建设规划,滨州市计划“十三五”期间,依托滨州港,沿疏港铁路,从北向南着力打造“1316”工程。即规划建设“1”处大型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3”处粮食仓储物流经济园区、新增粮食仓储能力100万吨,项目建成后粮食年吞吐量达到600万吨以上。
一是升级改造建设黄河三角洲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 滨城区粮食局依托德大铁路、黄大铁路和疏港铁路在滨城区交汇区位优势,建设黄河三角洲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市场是国家发改委2003年首批重点扶持建设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属国有独资企业。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棚厅、仓储交割库、电子交易大厅45万平方米,建成后年可实现线上交易、线下交割农产品600万吨。该项目已经国家发改委列入第三批银行债投资计划,总投资15.5亿元,其中国家注入资金本0.4亿元,地方配套资本金2.7亿元,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2.4亿元。项目可于2015年底前开工建设,2017年全部完工。
二是建设滨州临港粮食现代产业园区。 滨州港是山东海上的北大门,是济南都市圈唯一的货物进出口岸,依托港口优势,学习日照临港产业经验,大力发展临港粮油产业,为东北玉米北粮南运、实现散粮运输提供便捷通道。作为国家“北粮南运”的粮食物流节点,该市计划申请国家、省在滨州港建设30~50万吨的临港粮食现代产业园区。通过鼓励和扶持大型粮食流通企业或者加工转化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和股份制改造,积极发展第三方粮食物流,形成一批跨行业、跨地区,集粮食收购、储存、中转、加工、贸易等业务于一体的大型粮食物流园区。
三是建设滨州粮食仓储物流经济园区。 滨州粮食仓储经济园区被省局确定为北粮南运散粮运输的重要节点,滨州港的开通,将实现东北玉米散粮运输到滨州港、沿205国道到滨州粮食仓储经济园区的北粮南运通道。依托滨州国家粮食储备库铁路专用线优势,建设滨州粮食仓储物流经济园区,使其在现有11万吨粮食仓储能力的基础上,增加到30万吨以上,打造现代化综合粮食物流经济园区。项目总投资6.5亿元,其中国家注入资本金0.5亿元,地方配套资本金0.8亿元,农发行贷款5.2亿元。该项目已被国家发改委列入第四批银行债投资计划,年底前开工建设。
四是建设香驰综合物流园区。 以小清河复航契机,建设香驰综合物流园区,规划定位于打造博兴黄河三角洲公铁水联运枢纽基地,构建“一园区两平台、两港五基地”的功能地位,即一个现代物流园区;物流公共信息服务与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区域公路物流港、区域河海联运港;多式联运枢纽基地、第三方物流总部基地、物流金融服务基地、电商物流服务基地、大宗商品期现货商贸物流基地。该物流园区规划占地2652亩,位于滨州市博兴县湖滨镇小清河沿岸,粮食储备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投资3亿元,占地200亩,建设30万吨粮食仓储能力及配套设施。目前已建成10栋粮食仓库,仓容8.5万吨,正在建设6栋粮食仓库,仓容5万吨,十三五期间将建成30万吨的仓储能力。
此外,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大量增加,主城区至今没有一处成规模的粮油批发市场,按照省局“重点发展17市政府驻地成品粮市场”的要求,滨州市依托市直滨州粮食仓储经济园区托福食品基地,充分发挥粮油加工产业优势,积极争取政府扶持政策,着重建设滨州成品粮油批发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