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青岛供水演变史:民国时期已实行阶梯水价

16.09.2015  09:49

   1955年水票

  青岛是严重缺水的城市。最新统计显示,我市人均占有水资源仅为全国平均数的12%,提高居民节水意识尤为必要。今年以来,青岛遭遇严重干旱天气,使生产生活用水紧张,倡导节约用水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从9月1日开始,在经过前期调研、专家论证和公众听证后,我市新的阶梯水价正式实施。此次调价首次建立了居民生活用水阶梯价格制度,以更好引导居民节约用水。在此背景下,记者采访有关专家,对青岛百年自来水水价发展史进行了梳理,从水价和供水历史中了解青岛城市发展。   今年60多岁的韩绍江是岛城知名的收藏家,退休前他在水厂、加压站等单位任职。多年来,韩绍江致力于研究青岛自来水水价发展史,通过收藏各个年代的水票、文献资料等,梳理了较为系统完整的历史资料。   自来水阶梯性水价,是社会供给和需求发生一定矛盾时所形成的必然产物,在青岛百年供水史上曾多次实施。但与现在不同,在青岛历史上,一段时期内施行的是用水越多,价格约便宜的上行阶梯水价。当时供水较为充裕,因此鼓励居民、工厂消费水资源。   德占时期建立自来水厂   城市供水历经三个世纪   青岛在德国占领之前,基本上都是使用井水和河水,不存在水价。1899年,德国人占领青岛后,在河床丰水区挖井,利用虹吸管将井水引到集合井,经过消毒处理,用水泵输送到管道,最后送到水站和用户,形成早期的自来水。到目前为止,青岛城市供水已历经三个世纪。   经过勘测和查找,德国人在海泊河建立了最早的自来水厂,1899年开建,1901年开始送水。管道沿途设多处水栓、水龙头,免费向公众供水。经过免费的试用期,1904年,德国总督颁布法令,开始交付水费,公用水栓用水户每季交费大洋1元;接通入户有水表的每吨水价2角大洋。这是青岛首次出现的自来水水价。   1908年,李村河水源地(阎家山)建成,送水量增大。1914年一战爆发,德国人在撤退之前将李村河水源地炸毁。战后,日本人将李村河水源地恢复,并在白沙河下流兴建白沙河水源地。到1922年中国政府从日本人手中接收青岛时,全市已有海泊河水源地、李村河水源地、白沙河水源地三大供水厂,日综合供水能力超过1万立方米,满足了城市的发展和生活用水的需求。     青岛在德占时期,民众在公共水栓挑水   民国时期施行阶梯水价   用水越多水价格越便宜   1925年,属于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的自来水水道科,为扩大生产,鼓励用水,开始施行用水越多、水价越便宜的下行阶梯性水价。装有水表的用户每月用水3吨之内,按每吨0.45元征收;每月用水100吨之内,按每吨0.15元征收;每月用水超过100吨,超其量每吨按0.12元征收……。阶梯性水价的施行,鼓励了消费,促进了青岛城市发展的进程,青岛出现了历史上较为辉煌的繁荣期。   城市的快速发展很快给供水带来供不应求。1933年天遭干旱,供水不足,急需集资扩充水源。燃眉之际需要用价格杠杆调节供需平衡,时青岛工务局发布通告令,对每个阶梯的水价都相应加征了水费,但仍施行用水越多越便宜的政策。   抗战期间,日本人将自来水厂改为水道株式会社。按照建设一个人口180万大青岛布局,在白沙河中游黄埠村兴建日供水1.2万立方米的水厂,暂时缓解了供水不足。   内战后期,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水价飞涨。根据收藏的当时水票看到,1948年9月份每吨水0.36金元券,到1949年4月份,每吨水价已经涨到15650元。   建国初期水价参照粮价   水价25年间未变动   1949年6月,青岛解放,自来水价格定位在每立方米人民币110元。但由于不法分子哄抬物价,物价暴涨,9月份水价就涨了3倍。为巩固新生政权,人民政府借鉴早年在革命根据地实行的“折实”办法,自来水的每吨水价以粮食为单位进行折实换算。   现发现最早的一张折实水费单据是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个月收缴的9月份水费单。这张单据每吨水的单价为一等粉1.8斤,折合当日公布的粮价为389元。   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物价基本稳住,1952年自来水价格每吨定格在3000元旧币值(新币值3角),1955年新中国新版人民币发行时降到2角7分。   1956年,自来水厂改称自来水公司,到1965年青岛市先后建成流亭水厂、中韩水厂和崂山水厂。日供水由建国初不足2万吨达到10万吨以上,净水方式由地下水为主转变为处理地表水为主,实现了供水史上的第一次飞跃。自来水水价也在稳定中逐年下降,由1955年的二角七分调到二角五分、一角七分,到1965年生活用水降到1角3分。之后一直到1990年,一角三分的价格都没有发生变化。     民国时期水票   1980年代初水厂由盈转亏   供水成本逐年加大   自来水从建厂到1980年代前一直是一个盈利的企业。从1982年开始,由赢转亏。主要原因是自来水的处理成本增高,这又由天气干旱、水源紧缺送水量减少造成。   从1968年开始,青岛连续出现4次大旱,岛城百万军民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1968年、1977年、1981年、1982至1983年开展了4次大沽河引水工程。大规模引水工程,造成供水成本逐年加大。   1982年,自来水公司出现亏损。当时市领导决策者们从客观考虑、大局着想,并未提高水价,而是政府买单,每年适当给自来水公司一定数额的补贴,从而保障了市场价格的稳定,保证了1982年至1990年青岛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1989年,引黄济青供水工程竣工通水,在解决了青岛市供水短缺的同时,供水成本也进一步增大,为了确保持续发展和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水价自1990年3月1日起开始上调,市民用水由0.13元调到0.30元。   从1990年开始,我市的水价进行了1993年5月、1999年10月、2005年6月的4次调整。到2005年,居民生活用水综合水价2.50元。并在旅馆、饭店和其他单位用水中施行了阶梯式计量水价——用水量越多,价位越高。   经过近10年的阶梯性水价,价格杠杆促进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居民用水价格仍然单一,不利于倡导节约用水。另一方面,我市水价与成本严重背离,制约了供水生产和发展。2014年,全市供水定价单位成本核算为每立方米3.8861元,远高于居民用水2.5元的综合价格。   由于该水价,无法反映我市水资源的稀缺,也无法调动百姓节约用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在近年“城镇居民用水阶梯性价格制度”出台背景下,从9月1日开始,我市开始施行居民用水阶梯性水价,以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