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经济开发区积极开发人才资源
今年以来,潍坊市经济区围绕加快推进转调创和创新型开发区建设,把聚集各类优秀人才,作为提高区域创新力、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通过出台扶持政策、搭建创业平台、创新服务举措,做到培养和使用并重,内培和外引齐抓,在人才资源开发上取得了较大突破和进展。
构建较为完备的人才政策体系
开展人才工作调研,摸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出台引进扶持优惠政策,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进行重点扶持,逐步构建起较为完备的人才政策体系。
采取到高校招聘、举办企业与人力资源中介机构见面会、组织专场招聘会、到街道进村庄赶大集等方式,帮助企业招聘人才,共达成就业意向2400余人。实施大学生创业孵化计划,创建5000平方米、容纳100家创业实体、带动1000人就业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对入驻企业实行创业培训、创业指导、项目推介、融资支持、税费减免、发放创业和岗位开发补贴等“一条龙”服务。目前31家入驻企业中,有博士1人、硕士7人。
结合人才能力和需求进行专项培训
结合企业家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利用“专家讲堂”对“1020”企业负责人,进行应急管理、当前潍坊经济形势和任务等系列专题培训。
组织50余家重点企业负责人到清华、复旦以及浙大等著名高校举办企业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提升把握市场灵敏、想创能创的能力素质。
对30家企业人力资源部长,进行规范企业用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法律法规等培训。
举办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现已培训360余人。
与高校进行有效对接聚才留才
抽调专人先后到中国海洋大学等7所高校,就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技术转移中心、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破解企业技术难题等内容进行有效对接,取得了较好效果。
与济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组织46名专家博士与23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企业家代表,就有效破解43个技术难题进行分组对接洽谈,达成合作意向20项。
经与聊城大学对接洽谈,促成万胜生物与董惠钧博士就武夷菌素标准品提纯项目进行深度合作,科技成果已初见成效。组织长城建材、思达特测控、三江玻璃等企业参加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成果对接会,就成果转化、科技研发、人才需求达成了合作意向。武汉理工大学专家教授来区对接洽谈,达成在区设立研究院的初步意向。
与中国高科集团(北京)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该站现已向区内企业推荐3名博士。建立优秀人才项目库,对人才引进、载体建设、产学研合作等10类27项人才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做到以项目开发人才,以人才促进发展。
搭建创新创业网上公共服务平台
潍坊市经济开发区还将搭建创新创业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设置科技项目、网上引智、创新创业等七个模块,使其成为科技创新的源头,引才引智的高地,加快推进人才服务信息化建设。
探索实施“一企业一专家一助理”的“三一模式”。“三一”,即一名专家结对联系一个企业,企业同时为专家配备一名人才助理进行信息整合和后台服务,形成“人才支持+项目载体+服务保障”的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召开第八届海洽会为契机,举办重点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对筹备会议内容向区内企业进行广泛宣传,并组织专门力量对人才需求、技术难题、合作项目等进行重新调研、梳理和筛选,确保通过海洽会,成功对接项目、积极引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