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全社会协力向家暴说“不”
中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3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为人们在生活中遏制家暴提供了法律武器。让全社会形成“抵制家暴人人有责”的观念方能更有效地发现并制止家暴。在澳大利亚,民众反对家暴的呼声强烈,整个社会从执法者、社会团体到公民个人自觉参与,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反家暴体系。
澳大利亚统计局2015年的家暴调查报告显示,施暴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至34岁,多是男性对女性施暴。据当地媒体报道,2015年澳大利亚有至少63名女性死于家庭暴力。
为打击家庭暴力,澳大利亚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去年9月宣布拨款1亿澳元(约合4.7亿元人民币),用于在未来3年培养警察、社工和急救人员,在家暴多发地区设立能提供法律援助和医疗服务的反家暴服务中心,在帮助受害者的同时也帮助施暴者避免重犯。
在法律方面,无论是澳联邦立法还是各州立法,都设置了关于家庭暴力的专门章节,民刑结合,为受害人提供全面的法律救济。
澳大利亚法律认为,家庭暴力不仅表现在身体和心理伤害方面,经济控制也是家庭暴力的表现。让儿童听到或目击家暴行为,或将儿童置于各种暴力行为的影响之下也构成家庭暴力,法律都明确予以制止。
警察接到有关家暴的报警后会迅速赶到现场,讯问当事人及其他知情者,制作家庭突发事件报告。这份报告日后会作为证据供法庭使用。警察有权拘留家暴实施者,强制其离开现场。他们也有义务安慰、指导和帮助受害人。
如果家暴事件牵涉儿童,警察应将孩子送往家庭或青少年服务机构,让他们能够远离家庭暴力,直至父母被证明有合格的监护能力为止。
在司法救济外,澳大利亚社会各类组织,如教会、基金会、民间团体等,建立了妇女避难所、家庭暴力救济中心、受害人帮助中心、社区健康中心等一系列救助机构,帮助受害人克服困难,重新开始生活。这类机构为家暴受害人提供免费的短期住所、法律咨询与援助、医疗帮助、心理咨询等。社会工作者则会帮助受害人申请救济金、提供就业培训与指导,帮助受害人渡过难关,重新走向社会。
作者:赵博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