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灵感来自生活 自强不息才能创业成功

22.03.2015  22:05

  王世栋身上发生的变化,对他的高中和大学本科同学来说有些不可思议。在他们印象中,这个1989年出生的大男孩从未做过班干部,内向腼腆,也很少说话。但现在,这个大男孩已成为带领30多人团队的大学生创业者,与客户打起交道来娴熟自如。

  3月21日,在东南大学召开的“2014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颁奖典礼上,这位清华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研三学生站在讲台上,面对2000多名学生,自信地介绍创业经验。

  在这次评比中,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逐渐成为评选的“热门词”。王世栋说:“创新创业让我们内心更加强大。”

  创新源于生活

  30多项国家专利让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2012级本科生范云鹤成为校园里著名的“发明家”。

  在大一的物理课上,范云鹤做了与众不同的事情。他发现一个实验仪器因存在构造问题,产生了不可避免的误差。当时很多人认为这个误差在实验可以接受范围之内。

  但范云鹤作了一个不同的决定,分析了原因后,他用5天时间改进思路,发现这个误差是可以避免的,并重新研制了一个物理仪器。后来,他申请了两项国家专利,其中一项已获得授权。

  他说,自己保持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通过钻研和努力的态度,可以使他对问题看得更加深入,他也很享受这个过程。

  四川省是地震高发地区,一些地震、火灾事故经常导致在高楼中的人们无法有效逃生,于是他就运用工程训练课程中所学到的轴承知识设计了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范云鹤很多发明的灵感都来自生活。一次乘坐公交车,发动机因质量问题突然停止运行,当时车上乘客慌张逃生,后方有名乘客用安全锤砸玻璃,但多次锤击都未砸碎。

  尽管没有酿成大的事故,但范云鹤一直对此“耿耿于怀”。回学校后,他分析了安全锤不能有效破窗的缺陷,并基于此发明了一种取代安全锤的车内逃生装置以及一种弹射式固定破窗器。

  还有一次,他发现乘客使用小型行李推车下楼梯时会不慎摔倒,就有所“触动”,发明了一种爬楼搬运车。

  生活也为另一名“自强之星”张海龙输送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有一次他看电视新闻报道,一辆车因为后视镜的问题,倒车时造成了严重车祸,这对他触动很大。

  后来,他带领团队通过近一年对传统后视镜盲区进行理论分析与计算,成功研制出专利《可扫除盲区多角度调节的后视镜》,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消除传统汽车后视镜盲区。

  当时,为了尽快完成项目,他索性和队友住在了实验室,饿了就吃碗泡面,累了就喝点咖啡,实在撑不住时就在地上铺张凉席小憩一会儿。

  当看到新闻报道多个城市内涝导致车毁人亡时,他就想设计一种让车可在水中行驶、及时定位、方便救援的装置,从而挽救更多的生命,于是专利《带水情自救装置的汽车》新鲜出炉。

  被逼着前进的创业路

  2012年,王世栋在德国工业展看到3D打印机时,就对这种新型的制造方式着了迷。他2007年进入清华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学习,有制造专业背景的他,看到了“这是制造方式的革新”。“为什么这么好的东西没有走入百姓的生活?”

  回国后,王世栋就开始调研,查询文献,暑假也没回家,一直躲在实验室捣鼓,准备做一台机器出来。

  他和团队从网上淘来很多机器零件,实验过程中换了很多次方案,最终做出第一个打印产品“小章鱼”。尽管精确度不够高,但小章鱼“诞生”时,王世栋形容那种成就感是从未有过的,“高兴得睡不着觉”。

  2013年9月,王世栋和团队研发的第一代3D打印产品进入市场。当时国内这方面的厂家比较少,并且生产的打印机价格较贵,在3万元左右,而他们的第一代产品售出价格是3200元,很有市场竞争力,一下就卖出去200多台。

  2014年3月,他们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公司,产品更新到了第四代,价格也降到2300元。

  对王世栋来说,创业最大的压力是创新。他们每次生产更新一代产品之后,就考虑下一代产品。他们的产品努力方向是,提高“精度”“速度”,减少成本。

  创业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坚持。

  王世栋和团队研制的激光固化3D打印机,能把精度提高10倍以上,但这个领域对他来说一开始几乎是空白,后来,他就吃住在实验室,坚持了1个半月,才把打印机做出来。到目前为止,他的打印机已卖出了1000多台。

  创业表面上很顺利,但无时无刻不存在风险。

  为了能让顾客更了解产品信息,他们会在淘宝上把产品信息写得很详细,但没想到他们的产品信息很快被其他商家复制抄袭,而自己的产品也分流了很大一部分,盈利空间也减少了。“后来被逼着加班加点去改进机器,研发新产品,比别人要快一代机器,这才有竞争力。”

  自强的人更容易创业成功

  范云鹤的发明也带动了校园里的创新氛围,他所在的四川大学给予他很多帮助,如果有好的创意,学校也会出钱让范云鹤把模型加工出来,还会利用社团帮他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

  这也给范云鹤自己带来了改变,原来他特立独行,喜欢独自工作。但是后来发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他就尝试着与别人加强合作,主动走出去。

  “越创新越发现自己的不足,要不断地汲取各种养分,才能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范云鹤说,自己设计的产品离商业化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我一定会坚持下去”。

  谈到创新创业与自强的关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说,不自强的人无法创业,自强与创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自强的人更容易创业成功。“创业很多时候就是坚持出来的,很多时候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他同时认为,性格很多时候是外界条件激变出来的,在创业创新过程中,通过不断坚持与磨砺,会让一个人更加自强,在不断激变中成长。

  本报南京3月21日电 

  原标题【 创新灵感来自生活 自强不息才能创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