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中韩产业园打造中韩产业合作“升级版”
大众网烟台10月14日讯(记者 钟建)一份开放水平最高、贸易额最大、涉及领域最多的《中韩自贸区协定》给双边贸易带来了发展的红利,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烟台在其中找到了发展中韩贸易的新载体——中韩产业园。10月13日、14日,“新常态·新定位·新提升——第十一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成员采访了烟台中韩产业园建设情况。烟台中韩产业园将全力打造中韩产业合作的“升级版”,以此为切入点,努力把烟台打造成韩国企业投资中国的最佳目的地。
把烟台打造成韩国企业投资中国的最佳目的地
作为一座与韩国隔海相望的城市,烟台与韩国的经贸往来、民间交流由来已久。1993年,烟台市与韩国群山市开展友好交流,1994年11月双方正式签署了两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截至目前,烟台已与韩国的仁川、蔚山、群山、原州、安山等建立了友城关系。
来自烟台市商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烟台对韩国进出口109.7亿美元,增长20.2%,占全市进出口的20.8%,占山东省对韩贸易的33.4%,是山东省17个城市中对韩贸易额最大的城市。
而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签定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又为烟台带来了新机遇。2015年6月1日,烟台市委书记孟凡利在中韩两国签署协议的当天就在韩国首尔高调宣布:烟台中韩产业园将全力打造中韩产业合作的“升级版”,使其成为中韩自贸区合作的范例。
烟台中韩产业园建设全面启动始自2014年7月。烟台中韩产业园规划总面积349平方公里,包括新兴产业区、临港经济区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形成“一园三区”空间布局。其中新兴产业区,依托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海洋工程及海洋技术等新兴产业。临港经济区,依托烟台保税港区、烟台蓬莱国际机场和烟台港西港区建设,重点发展物流、商贸、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依托烟台东部海洋经济新区建设,重点发展金融保险、文化创意、医疗健康、养老养生等现代服务业。目前,园区各项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将与韩国中央政府重点推进的新万金园区探索开展“两国双园”合作模式,致力于建设成为中韩自贸区产业合作示范区。
烟台市相关负责人表示,烟台“将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努力把烟台打造成韩国企业投资中国的最佳目的地,韩国商品进军中国市场的最大集散地,韩国医疗、美容等优势产业国际转移的最优承接地。”
连接“一带一路”与“欧亚计划” 构建双向开放新格局
今年8月,第十届中韩高层财经界对话会在南宁举行,与会人员普遍认为中韩自贸协定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新动力。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会长许昌秀分析说,韩中自贸协定的签署意味着两国已经联合形成了12万亿美元规模的巨大经济共同体。如果能把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与韩国的“欧亚计划”有机连接,包括东北亚在内的泛太平洋地区将实现爆发性的经济增长。
作为古代东方海上丝路首航地,烟台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具有历史文化、交通物流、对外开放等多方优势。在这些优势叠加发力之时,烟台的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并焕发出新的优势和活力。
目前,烟台已拥有10大港区、5处一类开放口岸,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港口直接通航,并成为世界化肥出口第一港,以及中国进口铝土矿第一港。而在新划定的“一带一路”版图中,烟台港口已经积极在沿线中布局,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不仅仅是港口发展,随着一系列重大交通设施的建设和规划,烟台在“一带一路”版图中正发挥出独特的地理优势。今年5月28日,烟台蓬莱国际机场投入使用,可以满足旅客年吞吐量1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5万吨、年起降10万架次的要求。烟台蓬莱国际机场与烟大铁路轮渡、龙烟铁路、烟台八角港和荣乌高速、206国道相互依托,构成海陆空三位一体的交通枢纽,货承载能力和保障能力将大幅提高。再加上开工建设中的铁路线以及已有的烟台港航运,烟台真正实现了海陆空立体交通的跨越式发展。
烟台中韩产业园建设,将促进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和韩国“欧亚倡议”构想的相互对接,从而形成日本、韩国经烟台至中亚、欧洲的新亚欧大陆桥,构建起东西双向开放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