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建设“海上粮仓”2020年水产品产量220万吨
3月27日,山东烟台在莱州召开全市海洋与渔业暨“海上粮仓”建设工作会议,分析我市海洋与渔业当前形势,研究部署“海上粮仓”建设和下步工作重点。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烟台制定了推进“海上粮仓”建设实施意见。到2020年,烟台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20万吨,为市民提供蛋白质当量相当于80亿斤粮食。
2020年,烟台水产品总产量达220万吨
推进“海上粮仓”建设,烟台将以生态、优质、高效、安全为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建设,坚持控制近海、拓展外海、发展远洋的方针,着力培育水产种苗业、水产养殖业、水产增殖业、海洋捕捞业、水产加工业、休闲渔业六大产业体系,推动海洋渔业向规模化、集约化、高端化、品牌化转型升级。
据了解,根据相关规划,烟台将建设全省优质高端水产品生产供应区、渔业转型升级先行区、渔业科技创新先导区、渔业生态文明示范区,到2020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20万吨,蛋白质当量相当于80亿斤粮食,为城乡居民提供50%的动物优质蛋白;渔业增加值达到230亿元,占全市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增殖渔业、休闲渔业等新兴产业取得显著发展,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万元,年均增长14.4%;建设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构建具有国际水准、国内领先的渔业科技创新高地;水产养殖面积达到300万亩,70%以上的养殖水域实现立体生态养殖;海洋捕捞强度与渔业资源再生能力相适应,海洋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
建设“海上粮仓”,烟台有先天优势
加快“海上粮仓”建设,既是发挥烟台优势、实现走在前列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全市海洋经济转调升级和增加渔民收入的现实需要。烟台将依托全市6处国家级、10处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建设牟平海带及海参种业集聚区、蓬莱海参及贝类种业集聚区、丁字湾虾蟹类种业集聚区、莱州湾海水鱼类及贝类种业集聚区、长岛海珍品种业集聚区5大渔业种业集聚区。重点培育东方海洋等10处“育、繁、推”一体化渔业种业龙头企业,建成全省海带、海水鱼、海参、海水贝类4大种业基地。到2020年,新增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和水产遗传育种中心10家以上,总数达到30家。大力推进渔业种业产业化,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的水产健康苗种供应基地。
加快“海上粮仓”建设,烟台还将优化养殖区域布局,从浅海滩涂向深海、底层和岸基利用拓展养殖空间,有序推进全市-50米以内4400平方公里海底渔业开发。在莱州湾、丁字湾、长岛北五岛、牟平养马岛东等海域建设10处海珍品底播增殖区;在北部沿海建设100万亩贝藻间养筏式养殖区;在沿海岸基建设300万平方米工厂化养殖区;在丁字湾、莱州湾建设10万亩标准化池塘养殖区;在莱州芙蓉岛、长岛大钦岛等建设5处深水网箱养殖示范区。
一方面加大育苗、养殖产业的发展,同时烟台也将加大渔业资源修复力度,加大虾、蟹、蜇等传统种类和黑鲷、许氏平鲉等岩礁鱼类放流,打造鱼、虾、贝、藻多营养层级协调发展的增殖放流新格局。到2020年,烟台每年增殖放流数量达到10亿单位,为渔民增收3亿元。(水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