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干部群众热议脱贫攻坚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14亿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这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结出的硕果!这是脱贫攻坚史上最温暖、动人的中国故事!”正在热播的脱贫攻坚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在我省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大家认为,多年来,齐鲁大地谱写了一曲战贫斗困的奋进之歌。大家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春节假期过后,鄄城县旧城镇三合村村民苏丽英走出楼房小区,到附近的扶贫车间上班。手指一绕、小刀一切,地毯就多打了一个结。在专题片里看到易地搬迁,她深有感触:“现在的好日子是‘搬’出来的!好政策帮咱挪穷窝、拔穷根,心里踏实了,日子有奔头!”同一时间,曹县邵庄镇白场村村民段其生正在自家大棚收油菜。这两年,曾因病致贫的他,学会了技术,又用了小额扶贫贷款搞种植,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就像专题片里说的,没有帮扶,俺不可能还清欠债、脱贫致富,是党让俺们过上好日子。”段其生说。
“看了专题片,全市扶贫干部产生了深深的共鸣。”菏泽市委副秘书长、市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蔡维超说,作为山东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菏泽聚焦“黄河滩”,锁定“老病残”,攻坚克难,精准施策,累计减贫170.15万人,并探索构建了扶贫长效机制。“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扶贫干部,用自己的辛苦换取贫困群众的幸福,彰显了我们党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的决心,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目标,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更足。“产业扶贫是最有成效、最有速度、防止返贫的最佳脱贫方式。”看过专题片后,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获得者、潍坊峡山区王家庄街道大圈村“第一书记”牛伟国更加坚信了这一点:产业扶贫不仅能带动当地富起来,还能激活贫困群众的“自我造血”能力。今年要进一步发展好猕猴桃产业项目,扩大种植面积和品质,做好土地流转和发展工作。
举国合力,众志成城。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守望相助、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专题片中,‘合力攻坚’的故事感人肺腑。作为科技工作者,能为脱贫做些事,我十分自豪。”在过去的几年中,山东农业大学教授陈学森和团队,把选育的20多个苹果、梨等果树新品种及配套技术免费给果农使用,“山农酥梨”在省内多地大面积推广,成为了农民群众的“致富梨”。“展望‘十四五’,我们要努力研发更多科技成果,为乡村产业振兴加油助力。”
泗水县微公益协会会长孙建涛在手机上观看了《摆脱贫困》后说:“能够亲眼见证、亲身经历这一伟大历程,我深以为傲、倍感荣幸。”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孙建涛带领志愿者们走访了泗水县596个村庄7000多个家庭,行程近70万公里,为2138名困境少年儿童逐个建立帮扶档案,并针对不同脱贫需求,创新实施“微爱1加N成长计划”项目,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公益组织社会扶贫新路径。“未来将继续发挥协会平台优势,做好政府得力助手,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县级党委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也是全县脱贫攻坚的总指挥部。“作为脱贫攻坚战线的‘一线指挥官’和第一责任人,看了专题片之后,倍受鼓舞、深感自豪。”莒南县委书记、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佃虎说,作为山东省20个脱贫任务较重的县之一,莒南县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奋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