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丨实践是理论之源——领航(四)

03.03.2018  13:17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照例到基层调研,这次他去的是四川。2月12号上午,他来到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看望经营当地特产——千层底布鞋的商户,还买了一双布鞋。随后,他和商户赖淑芳有几句对话很有意思。总书记问,现在把这种千层底布鞋穿烂的机会是不是不多了?赖淑芳回答说,总书记您走基层很辛苦也很仔细。总书记说,我走基层倒是不穿这个,我穿球鞋。走基层不穿布鞋,要穿球鞋,为什么?我们来看下到战旗村的前一天,也就是2月11号,总书记去了哪里?

  地处四川西南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由于自然条件差和发展相对不足,是全国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17个县市中,11个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月11号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大凉山腹地的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和解放乡火普村,看望贫困群众。他察看村容村貌和周边自然环境,详细观看贫困户门前的扶贫联系卡,同百姓拉家常,询问生活过得怎么样,发展什么产业,收入有多少,孩子有没有学上,还和村民代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一起分析当地贫困发生的原因,谋划精准脱贫之策。

  上深山下农村,的确得穿球鞋。从几张总书记到基层调研的图片看,每次都是走得深、看得细,很多时候总书记都是穿着球鞋。

  2014年1月,他踩着大雪,穿着军靴,在部队视察。2016年8月,他穿着雨鞋来到青海,考察扶贫异地搬迁。事实上,这样的到基层深入调研,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经有50多次。而每逢春节,他都要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几乎走遍了全国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践出真知。正是在一次次的实地调研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人民大学教授秦宣认为,对于一个有八千万党员的执政党来说,如何来推动自己的国家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能够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能够实现我们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目标,必须面对实践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实践性。这种理论完全是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比如说关于精准扶贫,就是在考察贫困地区过程当中提出来的。

  贫富差距,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党的十八大设定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做到“全面”不容易。十八大召开的那一年,也就是2012年末,中国有592个贫困县,有9800多万贫困人口。这些人大部分都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不能全面小康,首先要看贫困人口能不能全部脱贫。习近平总书记用脚丈量,实践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之路。

  2013年元旦前夕,刚刚就任总书记一个半月的习近平,来到河北省阜平县调研扶贫开发工作。临行前习近平要求,不许安排,不能导演,要“看真贫、扶真贫”。

  在这次调研中,习近平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平均数会掩盖差距。我们不仅要看平均数,更要看大多数,尤其不能忘记困难户。群众的冷暖都是具体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具体问题上的。

  随后,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来到湖南湘西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调研扶贫开发工作。在这里,习近平提出了“扶贫要精准”这一科学论断。

  不仅仅是河北和湖南,在江西井冈山、安徽金寨、宁夏永宁、青海海东等地,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从大山深处到棚户陋室,总书记的扶贫调研路一步步走了出来,从变“面上掌握”为“精准到人”,从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从变“固定受益”为“精准进退”,从提出精准扶贫到六个精准到一系列深入阐释,正是基于实践和调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思想逐渐形成,并且变得越来越清晰。

  实践性,可以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性之一,而这种实践都是以问题为导向。

  8米多长的“万里长征图”,微缩的是一项社会建设工程从立项到通过政府审批的108个公章、799个审批工作日。 广州市政协委员曹志伟画的这幅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改革面临的困境。改革进入到了深水区,下一步,要不要改?怎么改?往哪里改?

  回答“要不要改?”2012年12月8日,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二十多天的习近平,在深圳,开启了他履新后的第一次京外调研。随后,他又赶赴珠海、佛山和广州。习近平作出“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判断,呼吁全党上下“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破解“怎么改”的课题,习近平在湖北武汉冒雨考察工作,深度调研,首次提出正确处理改革的“五大关系”问题。

  针对“往哪儿改”的困惑,习近平主持召开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成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大举措。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1500多项改革举措挺进深水区、敢啃“硬骨头”。

  “‘老虎’‘苍蝇’一起打”,史无前例的反腐风暴形成“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压倒性态势”。

  基于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完善和丰富。五年来,对生态文明的重视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深入人心,而“两山论”的思想形成却可以追溯到80年代。

  ​上个世纪80年代,习近平在河北正定工作的时候,就提出了“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的理念;在福建工作期间,就反复强调,资源开发要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效益的协调;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习近平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他还大力推动生态省建设,并直接推动当地“自然休养”、“生态补偿”等改革探索。担任总书记之后,习近平把生态文明观放在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位置。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内容。

  中央党校校务委员会委员韩庆祥认为,这个理念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了,总书记更加积极、主动、自觉地把绿色发展、生态文明这个理念运用到治国理政的实践当中。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频次之密、推进力度之大、取得成效之多,前所未有。人民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这也体现在权威部门的数据里。根据环保部门的数据,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10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2.7%, 74个重点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73.4%,比2013年上升7.4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比2013年减少51.8%。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郝立新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就是人民群众的实践,它不是抽象的字眼,实践是人民群众生动鲜活的实践。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这是我们衡量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标杆、标尺、标准。

  不仅仅是生态文明,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脱贫攻坚战也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以上,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这五年,我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人民大学教授秦宣认为,它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使我们党的面貌、民族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等等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实践证明,十八大以来,我们所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接受了实践的检验,它可以成为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伟大思想来自于伟大实践,又必须回到实践中接受检验,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中国进入到了新时代,新时代,有新使命,新挑战,新机遇,需要新理论指导。在实践中丰富发展起来的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显示出强大的思想力量,是指导各项工作的行动纲领,也会在未来的实践中继续发展。

        编辑:王翼莉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