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丨木兰溪巨变
莆田地处福建中部沿海,不仅有300多公里海岸线,还有木兰溪等三大溪流水系,既是滨海地区,又是水乡泽国,可以说,这里是因水而生,因水而兴。但是在过去,发大水也是莆田人心里的一个大患。一到台风季节,这里就会闹洪涝灾害,让百姓们苦不堪言。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上个世纪末。
莆田,历史上,这里海水漫灌,是蒲草丛生之地。北宋年间,木兰陂的修建,阻挡了海水倒灌,让这里成为一片良田。虽然莆田人在这里世代繁衍生息,可是水患并没有消除。过去,当地群众有一种说法,就是年年都要“提心吊胆过百天”。
莆田市城厢区下黄村 林国栋:我记得很清楚,在1956年的时候,我们隔壁村水灾的时候,政府组织撤离,因为水流很急翻了船,那一年死了11个人都是老人小孩。
莆田市城厢区肖厝村 谢金坤:我们那个时候每家每户都有这个木桶,腌咸菜的,遇到水灾的时候,也可以当做逃灾的工具,就是老人孩子都坐进来,差不多五个人能装得下,年轻人蹚着水把它给推着走。
群众所说的洪水来自流经莆田市的木兰溪。木兰溪被当地群众称为母亲河,可一到夏季,遇到台风暴雨,上游河水暴涨,下游入海口海水涨潮倒灌,两股水流共同抬高水位,洪水就会漫过河岸,流向平原低洼地区。洪水年年有,不仅直接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让村民的农业生产经常蒙受损失。
莆田市城厢区肖厝村 谢金坤:每年基本上都有四五次五六次,就是夏季的时候从6月到9月份,我们这个地区专门种蔬菜,小的水灾田里面都淹了,蔬菜全部都淹死了。
林国栋今年72岁,92年的时候,是下黄村村委会主任,区人大代表。当时,他与其他12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希望地方政府在木兰溪两岸筑堤,对木兰溪进行整治。
福建莆田市水利局副局长 陈东风:这个项目从动议开始应该是1957年前后,经过了五次的规划反反复复,两次的深入调研,又经过三次的上马下马,久久下不了这个决心。
从1957年到1999年,四十多年,围绕着木兰溪水患的治理,历届政府都想尽了办法,可是迟迟难以动工。最大的难题是技术。
福建莆田市水利局副局长 陈东风:总共(直线距离)只有8.7公里的河段,那么古河道在那边绕了22个弯,这样就造成洪水下去不畅,容易漫溢就造成大的灾害,裁弯取直之后,洪水就走得快了,但是第二个问题就出来了,软基上面怎么样筑堤怎么样挖河,也就是我们现在通俗所讲的,如何解决在豆腐上筑堤的这个问题。
木兰溪两岸,是河海相互作用的冲击平原,地表土层下有厚达数米的淤泥,含水量非常高,也很软,在这样的地基上筑堤,水流会不断侵蚀地基,甚至掏空地基,时间久了,堤防就会垮塌,不仅劳民伤财,还可能造成更大的灾害。所以这一难题被水利部门称作是“在豆腐上筑堤”,技术难度很大,40多年来,谁也不敢立项拍板。莆田市也因此成为全省唯一一座河道不设防的城市。
福建省水利厅原厅长 汤金华:应该要怎么搞,习近平同志来这里调研好几次,实地调研,就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这是第一,第二广泛听取意见,特别是专家行家的意见这个要听,第三就是尊重科学。
如何“在豆腐上筑堤”?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指示水利部门邀请国内顶尖专家进行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水科院窦国仁经过大量试验,终于在实验室成功构筑物理模型,攻克了这一技术难题。首先在河道淤泥上打沙井,使淤泥中的水分充分排干,再经过晾晒使之硬化,成为地基。然后在上面继续一层层堆积晾干后的淤泥,成为坝体,最后用土工布、混凝土块和绳索在坝体表面进行密封紧固,这样就可以防止洪水冲刷。
福建省水利厅原厅长 汤金华:模型试验认为可以,习近平同志他比较慎重,比较认真比较细致怎么办,搞一段就是施工试验段。
就在实验室试验取得成功,施工试验段即将开始的时候,1999年10月17日,莆田市又一次遭受了强台风和特大洪水的重创。
莆田市城厢区下黄村 韩立新:99年那一天雨下得特别大,水就开始涨起来,每家每户都进水了,半夜听见有的房屋倒塌的声音,噼里啪啦很害怕,到第二天早上浸泡比较久的还会倒,我们站在屋顶上漫天灰尘。
福建省水利厅原厅长 汤金华:灾后习近平同志看到,木兰溪莆田平原受灾现状,然后又根据试验的结果,他说了下了决心,是考虑彻底根治木兰溪水患的时候了。
1999年12月27日,木兰溪施工试验段工程开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习近平亲自参加了义务劳动。
在当时情况下,工程拍板需要担当,而在方案选择上,则需要智慧和远见。
福建莆田市水利局副局长 陈东风:当时我们的理念还没有那么先进,但是习省长我感觉,他的这种治水理念是比较超前的,裁弯取直之后旧河道保留下来,这是非常非常难得的。一般做法改了道,大家要把旧河道填掉要耕种要建设,各方面的利用就来了,但是他留下来了,(给)现在留下一个非常好的生态空间。
到2000年,施工试验段也取得了成功。从此,木兰溪全流域治理工程一步步展开。
福建省水利厅原厅长 汤金华:习近平同志当初拍这个板,我觉得主要有三条,第一就是深入了解认识这件事情的全过程,第二广泛听取意见特别专家意见,然后他自己综合思考,第三依靠科学科技治水,所以他对水利的认识,我认为是这样一个认识很到位,第二个就是关键(时候)有作为。
到2003年,原来下游16公里的河道,被裁直为8.64公里,2011年,实现了木兰溪全线两岸防洪堤的闭合,防洪标准一举提升到50年一遇。过去上游洪水流量每秒1000立方米,下游两岸就会漫溢,造成水灾,防洪堤建成后,多次台风暴雨,上游流量达到每秒3500立方米以上,沿江堤岸安然无恙,两岸群众再没有受到洪水侵害,从此可以安居乐业。谢金坤现在已经当了爷爷,说起这个大木桶的由来,孩子们总会问他。
莆田市城厢区肖厝村 谢金坤:为什么我们现在住在这个地方,都没看到什么洪水?你们那个时候为什么有洪水,洪水到底是怎样的?
肖厝村、下黄村,地理位置就在市中心附近,过去因为地势低洼,连年洪涝灾害,连蔬菜都种不好,就不要说其它发展了。现在,两个村庄都已经快速融入到城市建设中,成为城市的一部分。肖厝村过去没有集体经济,开发后,现在每年村集体物业收入就达300多万元。
莆田市城厢区肖厝村 谢金坤:每家每户都有他们自己剩余的套房,他自己住了一套还有两套。
十几年来,莆田市的经济也有了飞跃性的发展,过去的水患“洼地”都成为经济发展的价值“高地”。莆田的工业园区面积从1999年的19平方公里拓展到今天的170平方公里。
福建省莆田市市长 李建辉:这一条是我们的母亲河木兰溪,边上这片地就是我们的华林开发区,95年的时候它是一片低洼地,当时也规划申报想做一个开发区,但是因为内涝频发所以企业不敢来,一直没建成,2002年河堤就建成了,这个开发区快速形成,发挥了很好的效益,规模以上企业有60多家。
十几年来,莆田人秉承了对母亲河的敬畏之心,相继关停了2000多家小散乱污的企业,同时对蓄禽养殖污染进行全流域治理,重点打造了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产业,不断提升引进项目的门槛,谢绝了一批高污染、高能耗、高耗水的项目。
福建省莆田市市长 李建辉:就是我们从人均的水资源来比,一除以莆田的350万人,我整个平均数就在全省的平均水平以下,莆田的发展首先就是,因水而生因水而兴,但是我们对水资源历来是,保持一种敬畏,一种非常珍惜的这种理念,所以今后经济要再持续发展,必须考虑水资源不足的这个现状。我们要倡导一种节水的,生产方式跟生活理念。
水治好了,如何用好水?是十几年来莆田市始终慎重思考的问题。啤酒生产是高耗水行业,行业内吨啤酒耗水在5到6吨,国家节水型啤酒企业吨啤酒耗水4吨左右,而莆田的啤酒企业减少到了2.85吨。
福建莆田市某啤酒厂技术服务部经理 刘志泉:我们建立了包装水回收中心、动力水回收处理中心、酿造水回收中心、还有一个是我们中水回用中心,达到我们节水的目标。
当年,河道裁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水域面积超过了700亩,这为莆田市后来打造生态城市、绿化美化留下了无数想象的空间。如今,这些旧河道都变成了城市内湖、生态公园。
福建省莆田市市长 李建辉:十几年来我们就考虑,如何通过防洪保安生态治理,文化景观三位一体,来推动环境整体品质的提升,从污水的收集,从生物降解多种手法,来保证这个水体水质更清更好,让它成为一个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莆田市城厢区下黄村 林国栋:环境好了水质什么都好了,现在木兰溪的两岸,搞得好像公园一样,像我每天早晨5点钟起床,打打太极拳太极剑。
经过十几年历届政府的努力,木兰溪全流域已经变成了百里风光带,无论城市或者乡村,沿河两岸,风景如画。
福建省莆田市市长 李建辉:总书记提出的变害为利造福人民,这个理念是深入莆田百姓的心里面的,所以历届的市委市政府就坚持这个一张蓝图干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而且我觉得这个水的生态环境做好了,对我们无论是城市的发展,无论是产业的提升,还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都是很有意义的。
水可以浇灌良田,可以造就旖旎风光,也可以带来水患,威胁水边的村庄人家。关键就看能不能把水治好,让水听话。治水,既要有智慧更要有担当。古时候的大禹改堵为疏,因势利导,历经多年完成了治水大业;今天莆田治水也一样靠的是科学、远见和关键时刻的决断。治水,不仅要消除水患,让水不再危害乡里,更要变害为利,保护好水的生态环境。治好水不易,用好水更要久久为功,水乡的百姓才能长久享受到水的灵气和美丽。
编辑:胡立荣 责任编辑:徐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