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进城陪孩子过年 逆向春运:挡不住的"团圆"

15.02.2018  19:32
  原标题:父母进城陪孩子过年 逆向春运:挡不住的“团圆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工作的外地年轻人因为子女年龄小、春运交通拥堵、工作加班等各种原因,不得不留在城市过年。与此同时,他们的父母来城市陪伴孩子过年的现象越来越多。对此,专家表示,曾经的“父母在不远游”,变成了如今的“有亲人在的地方就是家”。虽然过年的形式在改变,但“团圆”的主题却从未改变。

  ●腊月廿六的感动

  腊月廿六,鹿虹父母凌晨5:00就从菏泽出发赶往济南,经历4个小时的路程,到达位于济南西部城区的一个小区。得知父母到了自己居住的小区门口,鹿虹一溜小跑来到小区门口迎接父母。没看清父母的脸庞,却已经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推着装满五颜六色货物的小推车渐行渐近。

  “那是一个一米长的小推车,里面装满了妈妈给我女儿买的零食、玩具、新衣服,还有给我和老公买的新年礼物”,鹿虹想起几天前父母从菏泽老家来到她济南住所时的场景,仍然激动不已。

  最令她感动的还是父母走进家门的一瞬间,正在家中玩耍的女儿听见门开了,回头一看,认出是姥姥,瞬间兴奋地又蹦又跳。鹿虹母亲也激动地抱起外孙女左右脸各亲一口。“那天上午,我妈就一直抱着我女儿,没有放下过。我女儿高兴得连午觉也没有睡……”鹿虹说,“倒是我父亲,一向失眠,那天却睡得很沉。

  腊月廿六这天,另外一家人也沉浸在喜悦之中。上午10:00,于大卫的父母从聊城阳谷老家坐了2个小时的长途车来到济南陪伴儿子一家过年。

  于大卫提前半小时就到达长途汽车站等待父母,天气冷,他却不愿坐回私家车上。“当我远远看到父母从汽车站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踉踉跄跄往外走的那一幕,所有寒冷都化为一股暖流。”于大卫说。他一个箭步迎上父母,接过他们手里的包裹。午饭时,母亲特地拿出一个花糕让于大卫吃,她说:“这花糕有年年高升的意义,图个好彩头。”接过花糕,于大卫深深地咬上一口,“那是最熟悉和香甜的味道。”他说。

  ●亲人在的地方就是家

  谈及父母来济南陪伴自己过年的原因,鹿虹表示,父母考虑外孙女还小,春运期间旅途颠簸,担心孩子受苦。她告诉记者,她从济南驱车回菏泽最长用了8个小时才到家,私家车后座上摆满了奶瓶、尿不湿、玩具等孩子的用品。“一路上孩子哭叫,大人难熬。”鹿虹说。

  同样受困春运高峰、老家在临沂莒南的魏雨今年准备留在济南过年,老家的母亲则从莒南坐火车来济南陪伴儿子。魏雨告诉记者,由于公司放假晚,耽误了买车票。2月12日,打开手机客户端的那一刹那,“软座、硬座、硬卧0张票”的提示映入眼帘。“我第一时间给母亲打电话,本来心情沮丧,却意外听到母亲说,‘你不必奔波,我来找你过年。’”母亲觉得在哪里过年都好,只要亲人在一起,哪里都是家。

  ●逆向春运成为新趋势

  或受制于春运交通,或担心子女奔波,家乡的父母选择逆向来到子女工作的城市过年成为了一种新趋势。

  近日,南都民调中心和奥一网发布关于春运期间留在一线城市过年而不返乡的数据显示,24.62%的人选择“父母来城市不用回家乡”。

  今年年初,光明网和一点资讯联合发布的春运报告则指出,随着异地就业、跨地区婚姻以及双独家庭的增多,春节有不少老人从家乡来到子女就业和定居的城市过年,如今,“逆向迁徙”成了春运新方向。

  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表示,很多年轻人打破地域的界限追求更多发展机会,曾经的“父母在不远游”,以及“落叶归根”的观念被打破。父母从异地来子女工作的城市陪伴过年,成为一种近年来常见的现象。“银发族”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到子女家过年,体现出“有亲人的地方就是家”的观念。由此可以看出,“团圆”这一中华民族精神仍然没有改变。

  记者 张帅

  转自大众网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