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多数人少与父母通话 老人30天等来2分钟电话
“爸,过元旦了,给你打个电话。”“好。”“你干什么呢?”“没事,看电视呢。”“我妈呢?”“出去买菜了。”“你们晚饭吃什么?”“还不就那样。”“爸,你最近身体怎么样?”“管好你们自己就好了。”……元旦时给父亲打电话问候,孙承杰结束通话时下意识看了一眼通话时间,只有短短17秒钟。什么时候自己跟爸爸妈妈竟然没话好说了呢?昨天中午,记者采访了25名没回家过元旦的外地人,其中超过40%的受访者表示跟父母打电话的频率少于一周一次,跟父母日常通话时间超过15分钟的受访者不足三成。
多数人跟父母通话不到15分钟
元旦假期刚过,记者就“跟父母的通话时间和通话频率”的话题,采访了25名没跟父母在一起过元旦的外地人,他们中有大学生、公司白领、中年人,还包括了5名50岁以上的市民,其中九成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在元旦当天给父母打过电话问候,另外一成的受访者在元旦假期内也曾给父母打过电话。但受访者中,跟父母通话时间超过15分钟的不足三成;在10分钟之内的有15人,占受访者的六成;不足5分钟的有5人,占受访者总数的20%。25名受访者中,有超过40%的受访者跟父母打电话的频率要少于一周一次,但这40%受访者表示,其实自己经常有给父母打电话问候的意愿,但常常因为工作或者其他原因,没能及时拿起话筒。记者统计发现,在25名受访者中,男性受访者跟父母的通话时间和频率都少于女性。
5分钟大学生嫌父母唠叨通话短
“我跟父母打电话的时间基本上不会超过5分钟,但我基本上每个周末都会给父母打个电话。”青岛大学大一的方同学告诉记者,自己和身边的男生基本上跟父母打电话都是这个频率,主要是向父母讲述一下最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但一般父母问得比较多,自己回答得比较少。“可能是还不太适合向父母直接表达情感,而且我妈确实比较唠叨,还特别愿意打听我的事,还经常听风就是雨。”方同学称,自己上大学后希望能生活独立,不希望父母对自己有过多干预,受了委屈或者生了病也不愿意告诉父母,每次打电话时间都不会很长,基本上都是说完自己想说的话,就不会跟父母继续啰嗦。
11分钟女白领怕被逼婚速战速决
“我前几年跟父母经常打电话,每次打电话时间都很长,有时候还经常在网上视频聊天,但最近我父母每次打电话没别的事,就是说谁家谁家的女儿结婚了,我小学同学都生二胎了,话里话外就是在逼婚。”在岛城一家服装销售连锁店做销售经理的黄晓莹称,自己今年才28岁,就已经被父母逼着去相过4次亲了,但自己其实还不是很急着找对象结婚,所以每次跟父母打电话遇到这种逼婚的事就赶紧转话题,实在转不了话题,就只能找借口早点挂电话。黄晓莹称,自己找了对象会被逼婚,结了婚会被逼着生孩子,生了孩子还会被逼着生二胎,可能等到那时候,才能跟父母继续没有压力地煲电话粥。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