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城市特色文化丛书采访组走进济宁汶上

11.04.2018  01:04

   中国山东网4月10日讯 (记者 马文文)汶上古称中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儒家文化、佛教文化、运河文化在此交相辉映,素有“千年佛都、儒释圣地”之美誉。4月9日,山东城市特色文化丛书采访组走进济宁市汶上县,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体验别样的鲁西南民俗和特产美食。

 

  来到汶上县不得不提的就是山东梆子了,山东梆子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深得广大戏曲爱好者们的喜爱。汶上县山东梆子保护传承中心主任张庆芳就带着采访团一行观看了一场精彩的大戏,只见村头的广场上挤满了前来听戏的村民,简易的舞台上,伴随着高亢的音乐,一群身着金灿灿服饰的群众演员来到舞台中央,随后,男女主角依次入场,演员的全程表演以汶上方言为主,演唱的梆子戏时而高亢、时而婉转,将梆子戏能抒情、能爆发的特点演绎的淋漓尽致。

  张庆芳告诉记者,汶上梆子和以菏泽为中心的“曹州梆子”合称“高调”,1952年,正式定名统称为“山东梆子”。由于都是源自山陕秦腔,河南的豫剧和山东梆子在乐器配置上基本一样,唱腔上上也基本类似,所以豫剧也可称为“河南梆子”。

  听完山东梆子,采访团来到素有“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的汶上宝相寺。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采访团成员参观游览了宝相寺塔院、中都博物馆、宝相寺建筑群、礼佛广场和礼佛大道。最令采访团成员印象深刻的,无疑是在供奉殿地宫甬道瞻仰佛牙舍利真面目的时刻。佛牙舍利,佛祖的一颗后槽牙,是佛祖真身经过焚烧之后形成的结晶体。瞻仰佛牙舍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采访团成员扶着扶手,艰难走下一个又窄又陡的楼梯。“朝拜时应遵守佛教佛规,顺时针左进右出排队瞻仰,顺应佛意”,讲解员介绍道,“甬道后方约2厘米宽,5厘米长,横放在中间,颜色发黄发暗的一部分就是佛牙,不断变化的灯光对佛牙起到了保护作用。”

  说起儒家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孔子,因孔子而享誉海内外的是济宁曲阜。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紧邻曲阜的汶上,是让儒家治国思想得以发扬光大的地方。采访团一行又来到汶上文庙,据史书记载,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任命孔子为中都宰,于是,时年51岁的孔子便启程来到了这里,开始了他的为官生涯。为了造福一方百姓,孔子用儒家思想实行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例如,“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途,路不拾遗,器不雕伪,市无二价。

 

  说起这汶上的名吃,不得不说芦花鸡了。芦苇苍苍、水面波平,汶上河畔的芦花深处,孕育着一种可爱的珍禽——芦花鸡,它一直被人们视为富贵吉祥的象征。汶上芦花鸡是当地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早在春秋时期,中都百姓就开始饲养芦花鸡,宋朝时它被当做贡品供奉至京都。因为这种鸡喜欢在汶水河畔的芦苇荡内觅食、成长,形成了天然的保护色,其羽毛呈横斑黑白花羽毛,与芦花的色泽相近,因而得名芦花鸡。这种鸡属于肉蛋兼用型鸡种,体型呈元宝型,又称‘元宝鸡’‘发财鸡’,羽毛丰满,尾羽高翘,体貌俊俏,擅长飞奔打斗,肉、蛋品质卓越,集观赏、食用、滋补于一体……

 

  山东城市特色文化丛书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山东网承办,它以山东地域特色文化为核心,深度挖掘一座城市背后的故事,市井繁华,时尚气息,动人的名胜美食,悠久的历史传说,通过鲜活生动的文字图片,深入反映山东各地的文化特色。该丛书目前已成功出版《济南,杠赛来》《潍坊,奇好啊》《来烟台,做“神仙”》《聊城,有水则灵》,广大读者纷纷点赞、留言,“因为一本书,爱上一座城”,成为该套丛书最好的写照。 

作者:马文文         编辑:李傲然        责任编辑:胡立荣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