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老人坐在家中板凳上去世 3天后才被邻居发现
离婚十多年,膝下无子女,57岁的康健独自居住在成都金牛区抚琴北二巷一栋老式筒子楼里。11月16日,因多日未缴水费且未现身引起邻居怀疑,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叫来开锁工人打开房门后,发现康健仰坐在家中板凳上,已经去世多日,凳子旁放着一个空酒瓶。
经过初步勘查,警方已排除他杀可能。据邻居介绍,大约3年前,这栋楼也曾有一位80多岁的老婆婆孤独死于家中。
华西都市报记者调查发现,婚姻破裂、丧偶、血亲联系淡薄、地域关联丧失……使得独居人群逐步扩大。据国家卫计委报告披露,我国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而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近10%。如何让他们老有所依,提供无缝衔接的养老服务,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当下,成为了一大社会课题。
蹊跷 老人多日未现身 邻居起疑心报告社区
11日是交水费的日子,收费员王女士连着几天敲康健的门却无人应答,楼下老头们都说好几天没见到他出门遛弯和喝酒了。
“几天不见他出门,很奇怪。”王女士住在抚琴北二巷筒子楼里已有30年,对上下的邻居都比较了解。她说,康健一直是独居的低保户,此前社区安排他做垃圾清理工作,以补贴生活。
考虑到康健一个人生活不易,邻居们提议让康健清扫楼道,并支付他每月60元的“辛苦费”,“其实大家都比较爱干净,一个月扫不了几次,主要是想帮帮他。”
每个月的11日是交水费的日子,王女士是收费员,她敲康健的门却无人应答,“以往哪怕他电视开得再大声,我只要重重地敲门,他都会应的。但那天敲了很久,都没人应。”
此后几天,王女士都去敲康健的门,但一直大门紧闭。她跟楼下茶铺里的老头们一打听,都说好几天没见到康健出门遛弯,也没看见他喝酒了。
11月16日上午,王女士觉得“不太对劲”,于是把情况反映给了社区。
悲剧 开门之后才发现 老人坐在板凳上死亡
“一进房间就闻到一股酒味,房间布置很简单,康健仰坐在客厅板凳上,只穿了一条裤衩,凳子旁放着一个空酒瓶。”民警说,老人大约死去了3天左右。
接报后,抚琴西北街社区工作人员和辖区派出所民警一起赶到康健的住处。
康健家位于筒子楼6楼,极少有阳光射进来,楼道里很幽暗。他家大门紧闭,从走廊望去,屋子的两扇窗户开着。
等到开锁工人赶来打开房门,大家才发现康健已经死亡。
16日下午,抚琴西北街社区书记陈勇这样向记者描述当时他看到的场景:“一进房间就闻到一股酒味,房间不大,布置很简单,康健仰坐在客厅的板凳上,只穿了一条裤衩,凳子旁放着一个空酒瓶。”
陈勇说,现场勘验的民警告诉他,“老人大约死去了3天左右”。
“他每个月有几百元的低保收入,考虑到他独自生活,我们社区工作人员每周都会去看他。”陈勇说,大概是上周二左右,还曾有工作人员去其家里探望,“当时还好好的,没什么异样。今天去,邻居才说他之前好像摔倒过。”
陈勇说,社区费了好大力气才找到康健的家人,“去派出所查户口,发现户口本上只有他一人;找到他的手机,发现几乎没什么通话记录,仅有的几个也是社区打给他的……”陈勇说,他们最后在房间的角落里找到了一个旧电话本,上面写着“姐”的座机号码。
陈勇一连打了十多次这个号码,对方终于接通了。
说法 5兄妹已经年迈 每次探望弟弟不进门
二姐说兄妹们都有家庭和儿孙的牵绊,平时没有太多精力照管独身的弟弟。姐夫说,每次来看望康健都在楼下聊聊或去吃个饭,“他的房间好几年没进去过。”
康健的二姐告诉记者,他们一共6兄妹,57岁的康健是年龄最小的一个。
“大姐已经72岁,我也快70岁了。”眼睛红肿的康女士说,兄妹们都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也有儿孙的牵绊,平时并没有太多精力来照管独身的弟弟。
“他婚姻不幸,结婚10多年,女方就抛弃他走了,也没有生儿育女。”姐夫张万均说,康健此前在面食公司工作了近20年,后来“下海”做生意失败,婚也离了,此后便没有再找到工作,靠低保维持生计。或许是借酒浇愁,康健一直酒不离身。
“我们几家人每个月都会来看他,有时候还会一起吃个饭。”张万均说着,领着记者往康健的住所走去,可走到楼道中,却在“究竟是哪一层楼”的问题上犯了难。他原本去了7楼,后来在邻居提醒下,才找到康健位于6楼的住所。
“他的房间,我们都好几年没进去过了。”张万均说,自己年近七旬腰腿不好,上6楼的楼梯对他来说已经是难事。每次来看望康健,都在楼下茶馆聊聊,或者就去饭馆吃个饭。
目前,家人们正在商量康健的后事。 如何老有所依?
三类老人可享政府购买居家养老
随着老年人寿命的延长和高龄老人数量的增长,当老年人丧偶或失能之后,对家庭照料的需求就迅速增长。那么明天,我们如何老有所依?
成都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副处长黎文强告诉记者,为了保障养老服务,将成都城区的“三无”老人、农村的五保户安排进入综合敬老院,或者交由社区监管看护。此外,在今年实现了“三项补贴制度”:即困难老人、失能老人和高龄老人的养老服务补贴、护理补贴和高龄补贴。
2014年,《四川省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办法》出台,各级政府及街道办事处可向养老机构、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会养老服务组织,以及有组织的公益性岗位社工等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这些服务内容包括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服务对象为60周岁以上的散居城镇“三无”老人、散居农村五保供养对象;60周岁以上的居家养老城乡低收入家庭中的失能老人、残疾老人和独居老人;城乡低收入家庭中80周岁以上居家养老的这三类老人。
“近年来兴起了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黎文强说,老年人在家通过终端连接服务平台(一般是手机拨打热线),平台调集机构或组织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健康管理、心理慰藉等服务。
据了解,目前成都有“长者通”、“孝行通”两个比较成熟的服务平台。今年成都财政已投入2000多万元,资助8万名困难老人进入“孝行通”平台享受服务。
权威数据
中国空巢老人占老年人一半
独居老人占老年人近10%
以往,三代人共同生活是极普通的中国家庭模式。然而如今经济条件变好,观念不同,很多人都以“小家庭”为核心,父母更多是单独居住。此外,随着“丁克”、离异之类的家庭增多,也使得独居现象变得更加普遍。
2015年5月,国家卫计委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 2015》。报告指出,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而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近10%。
据四川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发布的《2015年四川省养老服务现状及需求调查报告》显示,50.7%的受访60岁以上四川老人自己独立居住生活(包含 和 配 偶 一 起 生活)。成都尤甚,家庭中老人“独立居住生活”比重达到54.1%。
记者走访多个社区,与老人们交谈发现:婚姻关系破裂、丧偶;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血亲关联日益淡薄;长时间背井离乡,地缘关系被切断……这些进一步使独居老人人群逐步扩大。
这样的背景下,“老人孤独死”的不幸事件时有发生。